
整個6月,上證綜指累計下跌了13.97%,全月僅有三個交易日上漲。7月的第一周卻實現了開門紅,一周有4個交易日上漲。
但是對后市而言,困擾A股市場的負面因素較多,諸如經濟復蘇預期降低、IPO重啟、投資者信心低迷以及監管層態度等,這些都會導致投資者對股市預期看淡。7月開門紅,但難言樂觀。
在目前的股市,表現最好的仍然是創業板。上周三,在滬深兩市都下跌的情況下,創業板創年內新高,盤中最高觸及了1108.48點。推升創業板指數的依然是信息服務、信息設備和電子等。
看不懂的創業板
年初至今,創業板指數和中小板指數明顯跑贏大盤,兩者與主板指數形成背離。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上周四收盤,上證綜指累計下跌了11.59%,深證成指累計下跌了14.40%,滬深300指累計下跌了11.93%;但是創業板指卻累計上漲了52.40%,中小板指累計上漲了10.98%。
長江證券分析師表示,創業板如此屢創新高,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從海外市場而言,美股頻創歷史新高主要是受以3D打印、網絡科技、新能源汽車等新科技產業的引領,在此帶動之下,國內與此相關的諸如移動互聯等創業板行業個股受到資金的持續追逐;其次,在國內調結構的主導思想下,未來發展勢頭較好的新興產業個股表現出了很好的成長性,這一點亦導致機構“棄周期、追成長”,來抵御經濟下滑的風險。
但是,市場人士表示看不懂創業板,創業板存在高管減持、IPO批量發行、流動性差等風險。在“錢荒”之后,便立即出現了再創新高的市場表現。這讓很多市場人士表示無法理解。源源不斷的資金涌入創業板,個股股價不斷創新高,板塊的整體高估值亦讓投資者開始有所擔心。
上周的再創新高是源自公募基金和散戶對創業板的新一輪加倉。可一些追求絕對收益的投資者,雖然仍然在參與創業板,但已經嚴格控制了倉位。
即將公布的中報可能是良好的試金石。創業板屢創新高,并與主板背道而行,市場人士表示看不懂的情況,在中報業績公布之后可能會明朗。
后市難言樂觀
上周是7月的第一周,出現了開門紅的好現象。但“錢荒”的后續效應、宏觀數據以及半年報業績情況等負面因素仍然對市場產生影響。短期股市的反彈,并不代表著A股市場現在具有了參與意義。
上個月中國股市快速大幅下挫,主要是由流動性緊張造成,隨著中國央行以及美聯儲表態平復市場情緒后,投資者對流動性的擔憂有所緩解。繼6月末中國央行表態后,美聯儲兩位決策人士亦在各自的講話中表示,希望投資者不要誤以為貨幣寬松政策將很快結束的論調。
但“錢荒”的后續效應依然長期存在,本報上周封面《“錢荒”何時休》提到了下半年流動性偏緊的局面依舊難改。
上周一,中國官方公布6月制造業(PMI)為50.1,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當天,匯豐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PMI)6月份數值錄得48.2,低于上月(49.2),創9個月最低,顯示制造業運行小幅放緩。
中金公司發布研報表示,市場短期流動性緊張局面緩解,但未來數量型收緊將倒逼去產能和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預期將繼續下行。
半年報預告以及披露拉開了序幕,這不僅意味著以題材、概念炒作的績差小盤股將面臨考驗,同時那些周期性行業,由于經濟前景趨于暗淡可能導致公司盈利預期進一步下滑。這些都會對整個市場的估值水平造成影響。后市難言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