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師準確度回顧
該周市場波動劇烈,市場受資金流動性持續緊張等影響,當周第一個交易日大幅下挫,次日上證指數探底1849點,后受益于回購市場利率回落等因素略有回升,當周上證指數整體下跌4.5%。
在上周我們給出的5份預測中,資金流動性的緩解程度成為分析師判斷市場的共同指標,但對流動性和股市的走向判斷,只有平安證券和招商證券的策略師做到了準確,其余幾位或多或少有所偏差。
其中開源證券的分析師對大盤的預判過于樂觀,認為A股經過一波較大調整后,后市不會悲觀。
策略師預判
積極的因素正在顯現
策略分析師:羅春鵬、張治
市場預判
市場恐慌情緒趨于平穩,流動性擔憂將暫告結束,A股市場在三季度將趨于活躍,緩慢回升,但難以回到年初高點。
主要邏輯
市場已經反映出經濟疲弱和流動性風險,因此有了較大調整,只要這些因素不再惡化,市場情緒就不至于悲觀。
7月后,資金利率將從高點回落,預計隨著銀行季末考核結束,銀行間利率還將顯著下滑。
目前市場改革、經濟轉型和機構調整的行業不缺乏熱點。
短期反抽,中期走勢震蕩
策略分析師:黃學軍
市場預判
短期股市將繼續反抽,但中期震蕩可能性較大。
主要邏輯
短期內根據匯金增持,以及新增資金入市的力度加大,和央行出手穩定貨幣市場等因素判斷,短期股指仍會反抽。
但是由于二季度經濟難見樂觀且市場受到QE退出的影響,上行壓力較大;流動性雖然暫時得到緩解,但是由此引發的底線在哪里還不明確;IPO重啟的消息會不時造成擾動。
基本面下行制約反彈空間
策略分析師:肖世俊
市場預判
市場低迷主趨勢難以扭轉,受美國年內縮減QE及A股IPO重啟等多重負面因素制約,市場反彈幅度有限,以震蕩為主。
主要邏輯
在管理層連續釋放維穩信號后,市場恐慌與悲觀情緒得到安撫與緩解,短期存在反彈要求。
經濟數據持續疲弱。從宏觀先行指標匯豐PMI預覽值連續3個月下降,且創近9個月新低可以看出,內外需低迷疲軟。當前經濟處于轉型期,經濟增速放緩已是必然。
資金面緊張情況短期難以實質性改善。本質原因是新一屆政府在推動結構性改革中率先開展金融整頓,借此優化金融資源配置與激活貨幣信貸存量,為實體經濟發展與轉型服務。其他因素還包括法定準備金補繳、銀行理財產品集中到期、銀行外匯頭寸下限考核等。
病去難抽絲
策略分析師:陶敬剛、劉成
市場預判
6月份上證指數堅定跌破年線,正式步入熊途。雖然央行月末出面緩解流動性緊張,導致A股市場反抽,但大勢難改,上證指數已經見底的判斷很難得出。
主要邏輯
1849點的低位和2008年的1664點僅僅相差10%,考慮到盈利的增長,其實靜態估值已經更低。
市場的低估值來源于銀行和地產,雖然我們不否認銀行和地產在中國經濟中的支柱性地位,和其行業超額利潤產生的制度性因素是使其依舊具有一定盈利能力和股價彈性的原因,但我們認為,這二者的壞日子剛剛開始,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速下滑、利率市場化造成銀行資產質量下降,和信貸萎縮壓制地產等。
A股頹勢難改
策略分析師:陳文招、孫倩倩
市場預判
急跌告一段落,但頹勢難改。行業配置推薦醫藥和環保。
主要邏輯
經濟基本面未見好轉,中央堅定結構轉型。
結合央行對流動性管理的初衷和態度,商業銀行改變自身資產配置結構的壓力依然存在。社會融資增速下滑和實體資金利率上行的風險極有可能演變為現實,下半年市場仍將面臨資金和業績的雙重打擊。
當前階段行業配置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選擇具有長期成長能力的,二是在中短期內中國發生系統性金融和經濟風險情況下,選擇具備抗風險能力的板塊,推薦醫藥和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