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所具有的復雜性和專業性特點決定了保險消費很容易引起糾紛。而造成這些糾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投保人在投保后,沒有仔細閱讀那些與他的保障利益息息相關的內容。
定奪保險糾紛 簽字是關鍵
曾在保險公司擔任過專業理賠員的上海國創律師事務所李軼超律師介紹說:“不管保險條款怎么變化,保險業如何發展,認定保險賠償責任的關鍵還是你最后簽字的書面合同。對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來說,該自己簽字的地方一定要自己簽,千萬不能讓別人代簽字。尤其是涉及被保險人生命的保險更是必須由被保險人簽字,絕不可由投保人代勞。
還有像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上的“我已了解所有風險”這句話,一定要仔細看清所有條款后再簽字。反過來說,如果這句話不是你本人簽字的,而是由業務員代簽的話,根據新《保險法》的規定,這也可以成為你退保的合理理由。”
增強維權意識 注意保留證據
長期從事保險糾紛審理工作的上海浦東新區法院金融審判庭副庭長林曉君則建議消費者,在投保時要慎重選擇適合自身需要的保險產品,綜合評價本人對產品收益的需求和風險的承受能力,決不能單純依靠營銷人員的片面推銷做出錯誤的判斷。
為了盡可能減少誤解,在簽訂合同時,還要對保險范圍、免責范圍、除外條款等保險條款一一進行詳細了解。尤其是那些約定不明確條款可要求保險工作人員解釋說明,并以更加明確的語句將這些條款加入保險合同的附則中。
此外還要加強維權意識,要完整保管好相關證據資料,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要求其簽收材料,或者自身保留原件,在醫療過程中注意收集相關的憑證以備訴訟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