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兩市2013年半年報預約安排出爐,上市公司年中考又成焦點。根據《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院統計,截至7月1日,A股市場已有939家上市公司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因此,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亦沒有驚喜。
在業績預警的公司中,深受H7N9影響的農業首當其沖,周期性行業,如有色金屬、機械等也是表現糟糕;在“報喜”公司中,受行政保護的公共事業日子顯然最好過,食品飲料、商業貿易等非周期性行業也相當不錯。
在939份業績預告中,預警企業為349家,占比37.2%,分別為102家預減、100家略減、52家首虧、79家續虧和16家不確定,按照披露的最大凈利潤跌幅進行算術平均,這些公司預告凈利潤平均跌幅達到126.05%。
近千家預告公司中,其中凈利潤預增企業590家,數量占比62.8%,包括了108家預增、281 家略增、41家扭虧和122家續盈。
十大預虧企業股價月跌幅20%
上市公司在發布預警公告時,披露了上半年的業績同比降幅,Wind資訊對此進行了統計收錄,結果表明,截至7月1日,在發布2013年半年報預告的939家A股上市公司中,珠海中富、中船股份、山西三維、中原特鋼、華控賽格、民和股份、寶德股份、精功科技、常鋁股份、宏達新材凈利潤同比降幅排名居前十位,預告凈利潤平均降幅高達1447%。
除去華控賽格、精功科技、宏達新材為續虧,其余均為首虧。續虧企業預告凈利潤平均降幅1780%,首虧企業平均降幅670%。
這10家公司的股價在過去一個月平均跌幅為19.38%,盡管近20%的跌幅不算少,但相比于業績的大幅下滑,我們認為,大部分公司的股價尚未反映出業績預警形成的利空。
從行業分布來看,排在首位的珠海中富凈利潤下降5463%,屬輕工制造行業。中原特鋼、寶德股份、精功科技三家公司均為機械設備行業,山西三維、宏達新材兩家公司均為化工行業。
再看預增情況,截至7月1日,預告凈利潤增幅變動最大的10家公司為大連電瓷、金鴻能源、比亞迪、上峰水泥、世榮兆業、彩虹精化、鼎漢技術、友利控股、南國置業和新安股份。這10家公司凈利潤平均漲幅2262.46%,在大盤下跌14%的情況下,股價近一月平均只跌了8.12%。
暫為“預增王”的大連電瓷,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實現扭虧,雖然凈利潤絕對數額不高,約800萬元,但同比增幅卻達到4811.29%。
行業分化:農業憂,消費喜
在“報喜”的公司中,公用事業、食品飲料、商業貿易三大行業報喜比例位列前三位。
公用事業行業發布業績預告的17家公司中,近九成的公司均是“報喜”,其中以環保企業和電力股居多。國電電力、黔源電力等預告業績增長50%以上或扭虧,國電清新、三維絲、巴安水務等從事環保業務的公司業績表現也相當不俗。
其中,食品飲料行業“報喜”企業中,承德露露以凈利潤65%的增幅居首位,而備受關注的酒類公司發布業績預告的不多,目前僅青青稞酒和洋河股份預告略微增長。商業貿易中預增幅度首位的是扭虧的愛施德,而人人樂超市、海寧皮城等緊隨其后。
這些預增股向來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資金圍獵的對象。“在最近幾個交易日,預增股成為資金圍獵的對象。”東莞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曦表示,“但是這并太好把握,什么是超預期市場并沒有一個標準出來,因此大家要做的還是深挖行業。”
接下來,我們重點關注一下預警公司的情況。
在總共29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我們選出預警公司數量超過15家的十個行業,計算這些行業預警公司數量占發布預告公司總數的占比,從而判斷該行業在2013年上半年的業績變化趨勢。
統計結果表明,在預警企業數量最高的十大行業中,農林牧漁行業發布業績預告的有32家,其中預警企業18家,占比近六成,成為預警占比最高的行業。32家農林牧漁公司中,圣農發展、民和股份、華英農業等受禽流感疫情沖擊的公司更是預告“首虧”。
由此可見,農業應當是上半年業績表現最糟糕的行業,從二級行業來看,家禽養殖企業有7家。其中,家禽養殖企業民和股份凈利潤降幅最大,達到680.48%,受行業景氣度不振和H7N9流感事件影響,該公司主營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降,股價近一月跌幅達到21.78%。
農業的糟糕表現顯然是受到了上半年H7N9肆虐的深度影響,除此以外,有色金屬、化工、信息設備等行業的情況也不樂觀。
毫無疑問,預警公司數量和占比反映了一個行業在2013年上半年的總體運行狀況,下面,我們對預警公司數最多的十大行業進行逐一分析:
第一位:農林牧漁
預警企業18家,“報憂”比例56.25%,凈利潤平均降幅約為172.17%,股價月平均跌幅達17.09%。
H7N9的肆虐是導致農業整體運行狀況糟糕的首要因素,這一事件對家禽養殖等子行業構成了嚴重的沖擊。
再加上,自今年2月底生豬養殖虧損至今并未出現規模淘汰母豬現象,生豬后期供應量也將處于較高水平,而當前的高溫天氣,更使豬肉消費將進入一年中最清淡的時期,生豬價格持續低迷概率較大。
不過,不少機構指出下半年養殖景氣回升對飼料企業的影響也將由負轉正,預計2013 年水產品價格回升將拉動單位養殖利潤恢復,旺季來臨后的單位水體投喂飼料量恢復性增長將帶來水產飼料股最佳投資窗口期。
第二位:有色金屬
預警企業18家,“報憂”比例54.55%,凈利潤平均降幅約為80.63%。股價月平均跌幅達22.00%,在預警行業中股價跌幅排在第二位。
上半年,美國經濟復蘇強勁,引發量化寬松退出預期,在全球其他主要貨幣再寬松背景下,美元大幅走強;中國通脹回落,但經濟刺激政策預期一再落空,經濟復蘇進程低于預期,在A 股風格偏向成長的外圍環境下,有色金屬由于價格低迷、業績探底原因,股價出現大幅下跌。
下半年,有色金屬在需求持續疲軟,寬松退出的大格局下仍將維持低位運行,行業難現轉機。
第三位:化工
預警企業55家,“報憂”比例45.08%,預告凈利潤平均降幅約為132.50%,股價月平均跌幅達19.59%。
從2013年上半年化工行業運行情況看,需求是現階段抑制化工品價格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化肥、聚氨酯、化纖、橡膠等板塊均受制于此。
從產品價格來看,資源品價格下降,帶動下游產品價格下滑,只有少數產品受供需矛盾影響,出現價格上漲的情況。綜合來看,需求低迷導致產品價格走低,企業開工率偏低,生產成本上升是行業盈利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
2013 年下半年宏觀經濟的復蘇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基礎化工行業面臨著巨大的去產能的壓力,下游房地產調控政策仍將繼續,家電下鄉補貼政策結束,化工產品需求難看到較大的改善,產品價格和開工率都難以提升。
第四位:信息設備
預警企業17家,“報憂”比例47.74%,凈利潤平均降幅約為28.82%,股價月平均跌幅達14.98%。
信息設備行業的低迷,表明硬件市場依然處于買方主導,下游需求不振使得行業的量和價都沒有好的表現。不過,子行業通信設備上半年顯著強于大市,行業持續走強主要是市場對行業未來業績的預期。
通信行業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其依靠投資驅動的特點依然沒有改變。具體來說,2013年中國移動資本支出1902億元,同比增長將近50%,其中對LTE的投資達417億元,對4G投資的大幅支出使得4G上下游產業鏈成為通信行業增長的動力和資本市場投資的熱點。
第五位:交運設備
預警企業17家,“報憂”比例37.78%,預告凈利潤平均降幅約為272.01%,股價月平均跌幅達14.05%。
行業表現不理想,很大原因是汽車下鄉補貼取消、部分省市限制購車等不利因素影響,當然了,深層次的原因來自消費意愿降低。
不過,近期乘用車市場表現相對優異,但零部件和商用貨車指數下挫幅度較大。1~5 月,國內汽車銷量累計增長12.5%,其中乘用車終端需求表現明顯好于過去兩個年份,商用車需求觸底反彈,重卡銷量累計增速轉正。
第六位:紡織服裝
預警企業16家,“報憂”比例34.04%,預告凈利潤平均降幅約為46.49%,股價月平均跌幅達16.57%。
服裝類企業仍然處于艱難的去庫存階段,上半年收入不達預期、費用壓力猶存,這導致整個行業業績糟糕。
下半年期待消費回暖帶動服裝類業績彈性釋放。
第七位:機械設備
預警企業57家,“報憂”比例33.93%,預告凈利潤平均降幅約為115.46%,股票月平均跌幅達18.24%。
6 月份導致市場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銀行“錢荒”。錢荒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是長期的,尤其是對財務杠桿需求大的工程機械行業。
由于基建恢復較弱且混凝土機械等存量過大,工程機械企業的盈利能力仍有可能大幅下降,下半年資金面緊將進一步影響工程機械的銷售。
2013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維持在20%以上,基建投資增速維持在24%,地產新開工增速在零左右徘徊,宏觀經濟仍舊低迷,機械行業整體表現不佳。強周期子行業估值低,但業績難有起色,而優質成長個股整體估值較高,需要時間消化。
總體而言,機械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低于市場預期,預計下半年仍難以突破弱勢震蕩格局。
第八位:建筑建材
預警企業19家,“報憂”比例31.67%,預告凈利潤平均降幅約為49.07%,股價月平均跌幅達18.54%。
由于梅雨季節、夏季高溫、農忙、高考等季節性因素影響,水泥和玻璃行業在六七月份均將相繼進入傳統小淡季,下游需求的季節性、暫時性下滑將導致企業產銷量及市場價格的下跌。
該行業預警企業包括秦嶺水泥、福建水泥、耀皮玻璃等。
市場有觀點基于估值下行認為水泥大勢已去,未來行業增速放緩,彈性缺失,但水泥的區域性意味著彈性的缺失是結構性的,中西部區域,特別是新疆仍然存在較高彈性。
對于全國性布局的企業來說,東部增速放緩,但從產能轉移的角度來看,未來彈性仍將逐步回升。
第九位:輕工制造
預警企業15家,“報憂”比例30.61%,預告凈利潤平均降幅約為485.38%,股價月平均跌幅達9.56%。
2013年以來,在宏觀經濟弱勢復蘇的影響下,造紙行業需求持續較弱。短期內,受制于經濟復蘇并未企穩,造紙行業需求增速改善空間有限,整體仍將處于較低水平。供給方面,企業擴張意愿的減弱及淘汰落后產能政策與環保政策的趨嚴使得2013年造紙行業產能增幅將小于去年。
第十位:電子
預警企業20家,“報憂”比例29.85%,預告凈利潤平均降幅約為113.58%,股價月平均跌幅達13.64%。
電子行業分很多子行業半導體、光學光電子、電子制造、原件、其他電子。
電子類上市公司之所以上半年有大量報憂公司,核心因素不是整個行業缺少機會,而是這些公司缺乏創新能力,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在全球市場的競爭中難以取得優勢。
當前,Ultrabook(超極本)正帶來新機會,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普及趨勢不減,這實際上利好國內廠商。
在這一輪浪潮中,我們只能期待國內電子上市公司能把握住機會,不過,這需要上市公司進一步提高技術和創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