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仁妃崩潰了。在一年中,這位25歲的韓國人連奪4項大滿貫賽事冠軍,并成為女子高爾夫球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但最近幾個月她有些不在狀態。英國公開賽,美國球手斯塔西·劉易斯擊敗了樸仁妃奪冠。“我終于松了一口氣,這項賽事終于過去了。”樸仁妃坦承,“我對這場失利的感覺與其說沮喪,倒不如說是如釋重負。在此前的4項賽事中,我承受著從未有過的壓力,現在我解脫了。”
在依云高爾夫錦標賽開始前,樸仁妃至少可以避開那些不斷重復讓她厭倦的問題了:“為什么韓國人主宰了女子高爾夫?”樸仁妃是韓國兵團的領軍人物,在世界排名前十的球員中有4人來自韓國,這還不算韓國裔的新西蘭球手高寶(Lydia Ko)。在世界排名top50的球員里,有19個韓國人,top100中有42名韓國人!
女子高爾夫在韓國開展得很早,1988年,具玉姬就成為第一位贏得職業公開賽冠軍的韓國人。遺憾的是不久前她因突發心臟病離世,享年56歲。樸世莉的出現開始真正帶動了高爾夫在韓國的發展。1998年,20歲的樸世莉成為第一個奪得LPGA錦標賽的韓國人。“正是她在當時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讓我走上了職業高爾夫的道路。”樸仁妃回憶道。當樸世莉震驚女子高爾夫球界時,樸仁妃年僅10歲。
如果說樸世莉影響了數以千計的韓國女孩,她父親樸浚哲則影響了很多家長。樸浚哲為了鍛煉樸世莉的膽識,讓她在晚上訓練后一個人穿過恐怖的墓地。為了加強她的小腿肌肉,禁止樸世莉使用電梯,而他們家住在16層樓!盡管韓國的高爾夫球場少得可憐,但全國仍有400萬的高爾夫愛好者,這項運動也成為了韓國在國際社會最好的名片。韓國文化體育旅游部長劉仁村最近公開表示:“我們國家的女性比男性更具競爭力,她們清楚自己有潛力在各個領域成為世界頂級。”
法國高爾夫教練萊格利斯更具體地解讀了韓國女子高爾夫取得成功的原因:“韓國女人有勞動的傳統,遵守紀律,服從權威,信守諾言。”世界排名第20位的法國球手伊舍爾補充道:“12歲時,韓國人每天訓練8小時,14歲就成為職業選手,參加韓國巡回賽。18歲時就開始參加LPGA的比賽。而作為同齡人,我們只能參加級別較低的歐洲巡回賽。”
技術上,韓國女選手揮桿很棒,推球技術精準,這是反復練習的結果。“由于從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她們的基本功非常完美,揮桿動作簡潔,容易重復,她們的抗壓能力也很強。”萊格利斯解讀道。有了良好的基本功,韓國女球手們開始在世界各地參加比賽積累經驗,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韓國的策略是把17、18歲的球手輸送到美國的大學里。她們在美國都有父母的陪伴,幾乎不會說一句英文。但她們很好地利用了美國的訓練設施,從而成為高水平球手。”還有些人很小就開始移民,比如樸仁妃10歲去了美國,高寶5歲去了新西蘭,并獲得了新西蘭國籍。
除了對技術嘆服外,伊舍爾還很欣賞韓國人的意志。“她們都很安靜,大多數人練習瑜伽或者太極。高爾夫是一種需要長時間思考,短時間操作的運動。”萊格利斯說道,“大家都會思考得太多,回想之前犯過的錯誤,這會產生一種負面情緒。韓國人?她們從來不會患得患失,即使感到失望她們也能迅速回歸平靜。”
韓國人對女子高爾夫的統治看起來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她們的主宰地位只會越來越牢固。”萊格利斯分析道,“看看韓國人的人才儲備以及訓練方法,我看不出誰會威脅到她們的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韓國人的壟斷是否會阻礙女子高爾夫的發展?對此依云錦標賽的總經理雅克·邦熱爾說:“這對于女子高爾夫的發展是件好事。今年有四大洲26個國家的選手來報名參賽。”
一直以來語言問題都是韓國選手的瓶頸,這阻礙了她們更好地融入到賽事當中。目前LPGA要求選手必須學習英語,在接受采訪時要用英語回答。“跟韓國人一起打球很有趣,她們總是很安靜很抱團。我們從未發生過不快,她們都很職業。”伊舍爾笑著說。
在武裝嚴密的韓國女球手面前,萊格利斯仍能找出破綻:“她們缺少高爾夫的傳統和文化。她們甚至被當做軍人來培養,正因如此她們雖然有自己的打球風格,但缺少一些創造性和個性。”
收入百萬,被人追捧,韓國的高爾夫女選手們清楚除了打球別無他法達到今日的成就,她們是這個國家的明星,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