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一滴汗水打造成一個帝國。菲利普·米爾斯,高瘦,光頭,牙齒潔白,肩膀很寬,這個米爾斯國際健身集團的老板看起來很平常,絲毫沒有健身之父的范兒。他為人低調、舉止穩重,聽多于言。
米爾斯的生意遍布全球,在80多個國家有15200家健身俱樂部,雇傭的教練人數超過了10萬人。龐大的健身王國并沒有讓米爾斯飄飄然,他和我們席地而坐,在半明半暗的角落里,觀察著一堂BODY ATTACK訓練課,這是米爾斯健身俱樂部獨創的訓練模式,火遍全球。在健身室里,有六名教練不斷跳躍并有節奏地扭動身體。在他們面前,上千名汗流浹背的學員也在效仿著扭動腰肢。“我會分析教練們消耗的能量。”米爾斯承認對教練在進行非正式的挑選。最出色的教練將會在新一季的米爾斯健身DVD中出鏡。
上個月,在巴黎舉行的簽售會上,有4000多人參加。當一對夫婦希望與米爾斯留影合念時,這位身高1.93米的壯漢彎下腰身,露出了和藹的微笑。一個臀部曲線迷人的女年輕教練不斷向他暗送秋波,米爾斯則回以禮貌的微笑。此前他從新西蘭奧克蘭途徑倫敦飛到巴黎,盡管24小時的飛行和10小時的時差讓米爾斯有些疲勞,但他仍盡力滿足每一個健身迷的要求。巴黎簽售會結束翌日,他又飛赴西班牙,接著是瑞典,然后是美國。據估算,美國市場大約有6000萬-8000萬的健身參與者,米爾斯健身俱樂部和新西蘭橄欖球國家隊一樣出名。
米爾斯的起點很低,1968年開始在奧克蘭維多利亞街頭的一家健身俱樂部打工。“我那時13歲,每小時賺5毛錢,主要是打掃更衣室的衛生。”兩年后,他晉升為健身教練。“那時,我們的健身設備只有啞鈴和老款自行車,上面有小里程指針。”米爾斯回憶道,“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負責給騎自行車的客人遞雜志。那種環境太無聊了,客人們很難在車上堅持5分鐘。”

年輕的米爾斯更喜歡戶外運動:足球、板球、橄欖球,特別是田徑,他們全家都是田徑愛好者。米爾斯家臨近奧克蘭的大體育場格雷·林公園,“我看過皮特·薩內爾(上世紀50年代新西蘭長跑明星)和吉普·凱諾(上世紀50年代肯尼亞長跑名將)在跑道上的對決。”有些比賽甚至就是米爾斯的父親萊斯利主辦的,他曾是1960年東京奧運會新西蘭代表團的旗手,還參加過1968、1972的奧運會。1974年,米爾斯一家都參加了在新西蘭第三大城市基督城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當時媽媽科林出現在400米的賽場上,姐姐多娜參加了跳高,菲利普本人則參與了110米欄的角逐。由于體育成績出眾,菲利普·米爾斯獲得了赴美深造的獎學金,“我獲得了參加蒙特利爾奧運會的資格,但我沒法拒絕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的機會。”
在1974-78年,米爾斯一直呆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校園里。最初他的專業是經濟學,后轉為哲學,最終選定管理專業。“畢業后我的第一份真正的工作是給一個名叫‘Hello Sailor’的搖滾樂隊做經紀人,他們是5個來美洲冒險的新西蘭男孩。”這是份表面風光私下吃苦的工作。“不到一年我就發現這個活兒并不適合我,有太多不健康的東西,好在我從沒抽過一根煙。”
回到新西蘭,米爾斯萌生了一個想法,希望讓健身更有樂趣。他的處女作是“娛樂訓練”,將訓練與娛樂結合在一起,這一理念讓米爾斯健身俱樂部走向了世界。“我希望運動能更有樂趣,這在新西蘭引發了一次小的革命。”米爾斯開始利用自己的關系網尋找舞者和演員,“來學學健身吧,你們會感到樂趣的。”他要求旗下的教練學習一些戲劇表演課程,掌握說話和移動的藝術,他開設的第一家米爾斯健身俱樂部成功了。
預感還是運氣?無論如何環境是個載體。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國人珍妮·豐達掀起了一股有氧運動熱潮,而喬·維德爾則雇傭了阿諾德·施瓦辛格來吸引大批男性健身愛好者。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米爾斯發明了Body Pump,這種集體課程更具競技性,對于搶占男性市場大有幫助。
憑借著走在市場潮流之前的出色預判以及極具天賦的營銷策略,米爾斯的健身王國開始初具規模。其實米爾斯什么都沒有發明,他只是知道如何將訓練科目發揚光大,成體系化、理論化、標準化。他思考問題的重點始終是“客人在期待什么?”由此他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動力提供者”。“那些想鍛煉的人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在自家花園里可以踢球或是劈柴。但我們會提供不同的東西:激發你鍛煉欲望的集體課程。”
米爾斯健身集團采取了連鎖俱樂部的經濟模式,一些管理者只管收取客人的費用,而不考慮對方的滿意度以及鍛煉的持續性。米爾斯對此提出了改善計劃,教授大家使用管理軟件,能更好測評每堂課的上課人數,以及課程取得的鍛煉效果。對于教練來說,這是份苦差事,對于客人來說則有著積極的影響。
米爾斯需要提防一個暗礁:安故重遷,
這通常會導致客人不再續訂,進而生意走向
毀滅。對此米爾斯依然有辦法:他的健身俱樂部不斷推出新賣點。每個季度都會有13項新課程供客人選擇,其內容的設計都是經過藝術總監和編舞者精心研究設定的。米爾斯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很多細節:“我們會研究客流量,課程安排的節奏,運動生物力學以及音樂對運動的影響。”最終敲定的課程會被錄影,然后傳遍全世界。
單是在法國,米爾斯健身俱樂部的數量就已達到了1200家,但米爾斯本人仍保持著謙遜的態度:“跟耐克相比,我們太微不足道了。人家的年營業額可以達到200億美元,我們連5億都到不了。”不過他們的增長前景卻十分可觀。今夏,米爾斯健身集團與運動裝備商銳步簽署了合作合同,對方將在5年的時間里為米爾斯集團提供5000萬美元的贊助。明年他們還準備在全世界組織健身大賽,預計將會有1萬-2萬人報名參加,屆時頂級的教練、DJ和流行歌手都會出席。
米爾斯希望他的公司能變成家族化產業,目前他27歲的女兒迪亞娜成為了計劃設計師;兒子萊斯利JR.負責“GRIT SERIES”訓練的計劃安排;曾是體操運動員的妻子杰姬現在放棄了產科醫生的工作,全力投入到米爾斯健身集團的發展中。在幫助起草“身體平衡”訓練計劃后,杰姬開始鉆研“生命的杰作”計劃,這是針對2-11歲兒童設定的健身科目。
在事業取得成功的同時,米爾斯還很關注公益事業。他將2012年的薪水(約為24.5萬歐元)全部捐獻給了環保組織。他還和妻子合寫了一本名為《對抗肥胖》的書籍,在書中他們闡述了健身對健康的幫助,以及如何對抗過度飲食的方法。總而言之,多出點汗沒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