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職電影編輯,業余自由撰稿。沉默若失語,多言如八婆。一直忠于理想,堅持面對現實。
可能多數人都看過那篇新聞了,故事的主人公王大媽,因為在大洋彼岸的紐約某公園內熱情組織海外華人同胞大跳廣場舞,被紐約警方強行拷走了,罪名為“在公園內沒理由地制造噪聲”。某門戶網站在登出這則消息的同時還做了一個民意調查——你覺得廣場舞擾民嗎?結果招致大批網友熱烈回應,其中竟然有超過7成受訪者對廣場舞持否定態度,儼然一副借此機會算總賬的架勢。
不過,在分清紐約警察和王姓大媽孰是孰非之前,我們有必要先搞明白一下:究竟什么是廣場舞?
據不少藝術史學家考證,人類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就是舞蹈,好不容易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當然要手以舞之、足以蹈之。這種農業社會的慶祝活動從無規律演化為有規律,從物質性趨向精神性,直至到最后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藝術形式。
至于廣場舞,它只是一種表演形式,而不是一個單獨的舞種。廣場舞廣場舞,顧名思義——在廣場上跳的舞。至于你跳的什么、怎么去跳,全看自由發揮。根據大部分人的生活經驗,廣場舞的誕生方式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廣大的中老年離退休大媽們則是廣場舞的主要創作者、推廣者以及表演者。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刨去那些能歌善舞的蒙藏壯苗維吾爾,光漢民族自己就孕育了千千萬萬個廣場舞套路,花樣比中小學生的幾套廣播體操豐富多了。
從目前各小區、操場盛行的廣場舞來看,大多數舞步均簡單易學、動作幅度小但鍛煉效果好,充分滿足了廣大中老年人士“輕健身”的鍛煉理念。不過,廣場舞的核心競爭力并不在于形式多樣,而在于它是“歌舞一體、天下無敵”,《傳奇》《忐忑》《傷不起》《月亮之上》《愛情買賣》《最炫民族風》《哥只是個傳說》等節拍簡單、節奏上癮的“神曲”則成為伴舞曲目中使用率最高的歌曲。正所謂:沒有民族風,何來廣場舞?
可是,既然本身并不具備害處和侵略性,廣場舞又為什么會被“人人喊打”呢?客觀、公正地來說:首先,這與廣場舞的主要當事人即中老年大媽們脫不了干系,活動腿腳、鍛煉身體固然無可厚非,但大放吵鬧音樂、不分時間地點就是制造噪音;其次,對旁人的善意勸阻毫無悔改之意反倒有變本加厲之心,行為素質本身不討人喜歡;再次,廣場舞大多情況下像害蟲一樣侵占了整個廣場,沒有給其他有意鍛煉身體的人留下丁點兒活動空間,霸道而且蠻橫,這就是妨礙了國家體育總局多年來“全民健身、人人有責”的宗旨了。
至于紐約警察拷走中國大媽是否涉嫌種族歧視,法律專家可以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毫無關系。在紐約州的地方法律中,在公共場所長時間、無理由地制造噪音本身就是違法行為,而再三勸阻、毫無悔改更是罪上加罪。這一法律適用于任何種族的團體和個人,不只中國大媽被拘捕過,紐約街頭游行的藝術家們、在紐約公園玩滑板的叛逆少年們、在大型商場滯留喧鬧的墨西哥游客們……他們統統都被紐約警局拘留過,罪名就是在公共場所騷擾、妨礙甚至侵犯了他人的空間和自由,中國大媽們并不冤枉。
美國有一檔人氣爆棚的舞蹈類真人秀節目叫《舞魅天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直接意思可以理解為‘所以你覺得你會跳舞,是么’),其中某年的冠軍是一位上了年紀的黑人大媽。在發表冠軍感言的時候,大媽喜極而泣,感謝了自己的丈夫、兒子、女兒以及母親,認為他們給了自己尊重、尊嚴和自由——每個人都有手舞足蹈的自由,不分年齡、性別和種族。所以你看,其實中國大媽和美國大媽是一家。
曾有網友這么開玩笑:“什么時候窗外沒有跳廣場舞的了,中國人離近文明社會就不遠了。”竊以為,此言實為謬論。畢竟廣場舞的初衷是好的,它不應該成為廣場和小區里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是繼續以其質樸的表現形式、良好的互動氛圍、高效的健身效果受到各年齡段舞蹈健身愛好者的認可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