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
冬天是一年中最容易通過“吃來之食”吸收營養、強健身體的時候。民間素有立冬補冬之習俗。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于體內,有助于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根據“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
立冬當養腎
中醫認為腎含真陰和真陽,五臟之陰非腎陰不能滋,五臟之陽非腎陽不能養。腎陰為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腎陽則是活動的基本動力;腎陰是腎陽的物質基礎,腎陽是腎陰的功能表現。
冬天天氣寒冷,寒與腎相應,最易傷害腎的陽氣。這對身體造成了兩個傷害,一是容易發生腰膝冷痛、易感風寒、夜尿頻多、陽痿遺精等疾病;另外,腎陽氣虛又傷及腎陰,腎陰不足,則咽干口燥,頭暈耳鳴疾病也隨之而生。所以說冬天對腎的保養十分重要。
養陽補腎精
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中醫認為:此時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衣著過少過薄、室溫過低極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于侵入,人體將會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立冬養腎 逢黑必補
在中醫的五行學說中,黑色和腎臟對應的都是水,它們同為一行,黑色能補腎是理所當然的。《素問·六節臟象論》里講“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意思是說腎的首要功能是藏精。腎是人體的藏精大戶,也就是先天、后天之精的貯藏之地。黑色既能補腎,又對腎精有很好的固攝之效,內外相加,自是養腎、養精的上好選擇。
黑米
也被稱為“補血米”、“長壽米”,古時候還是宮廷御用的“貢米”。中醫認為:黑米滋陰補腎、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肝明目。
黑豆
黑豆味甘性平,不僅形狀像腎,還有健脾利水、活血解毒、滋腎陰、潤肺燥、止盜汗、烏發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患者,被古人譽為“腎之谷”。
黑棗
有“營養倉庫”之稱。性溫味甘,有補中益氣、補腎養胃補血的功能。
黑木耳
這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著名食用菌,有涼血止血、和血養榮的作用。
黑芝麻
性平味甘,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對因肝腎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暈、白發、脫發、腰膝酸軟、腸燥便秘等有較好的食療保健作用。
TIPS:
揉耳增腎陽
耳朵上穴位密布,且通四肢百骸,中醫的耳針療法就是在耳廓的一定部位,特別是反應區進行針刺或理針,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例如,針刺耳穴圖上相應的“腎”的部位,可以起到強腎健身的作用。而對于因腎氣不足所引起的失眠、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等,搓揉按摩耳廓的療效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