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一文綜合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使得蘇州園林以更加形象生動的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蘇州園林》中用到了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等多種說明方法。
在介紹蘇州園林布局的時候,作者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把蘇州園林跟宮殿和一般住房進行比較,一個絕不講究對稱,一個講究對稱,“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樣一比較,蘇州園林不對稱的布局特點就更加鮮明了。文中介紹園林中的花草樹木,“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這既是比喻,又是跟外國花園相比較,寫出了我國傳統的審美觀點,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特有風格。在介紹蘇州園林建筑物的色彩的時候,又與北京的園林相比較,“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突出了蘇州園林色彩的清淡。在多重對比中更加凸顯了蘇州園林各個方面的鮮明特色,讓人印象深刻。
在布局構思時,作者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整個蘇州園林比喻成一幅完美的圖畫,從而讓讀者在閱讀文章時產生“人在畫中游”的審美錯覺。在介紹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的特點時,作者又用圖案畫和美術作比喻,強調蘇州園林在布局上所追求的是自然之趣:雖為人工建造,卻盡量任其自然,不露斧鑿的痕跡,這又提醒讀者應如何進一步欣賞蘇州園林,欣賞“這本畫冊”。
在寫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觀賞池沼里養的金魚或各色鯉魚時,作者引用了《漢樂府·江南》里的詩句:“魚戲蓮葉間”,短短五個字便勾勒出一幅富有情趣的圖畫,同時還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內涵。
此外,作者還運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使得宏大的蘇州園林的每個景點都有條不紊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在總述園林特色的(3~9段)7段文字中,分別從建筑布局、假山、池沼、花草樹木、花墻和廊子、角落、門窗、顏色等方面介紹了各個景點,使我們對蘇州園林的全貌有了完整具體的印象,為我們提供了鑒賞蘇州園林的角度和線索。
想一想
1.窗的藝術性在中國園林中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窗在園林中的妙用,主要通過漏窗和空窗來體現其“借景”功能。開在園墻上的漏窗,又稱花窗,多用磚瓦空砌而成。框中構圖,形式多樣,千變萬化。圖案內容多為花鳥、山水或幾何圖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內窗外雙向“借景”,極盡“漏”之能事。不裝窗扇的窗稱為空窗。空窗有方形、長方形、圓形、六角形、扇形、葫蘆形等多種形式,在大面積白粉墻的襯托下顯得十分典雅優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叢、芭蕉之類,形成一幅幅小品圖畫,正如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所說:“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設之前,僅作事物觀,一有此窗,則不煩指點,人人俱作畫圖觀矣。”
以上片段用到了哪些說明方法?請列舉出相關例子,并說明其作用。
2.試著向大家介紹一件你喜愛的物品,介紹時要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答題紙自備)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