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邯鄲市永年縣看到了一座宛如趙州橋的姊妹橋。它叫弘濟橋。此橋已默默無聞地聳立在滏陽河上大約1400年。①
遠遠看去,弘濟橋像趙州橋一樣,外觀真好看,給人一股瀟灑飄逸的感覺,的確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一種奇思妙想的結果,好像是天外飛來的彩虹。弘濟橋不算大,整體感極佳,仿佛是一件可以用眼細品的藝術品,瞧著特別舒服。它是那樣的既穩重又俏皮。頭一眼的感覺就是特別勻稱,特別空靈,在安詳中不失靈動,在敦實中不失柔媚,透著一股東方美的神韻。
它的確是一件大藝術品,是人類工程界的一絕。
趙州橋已維修過多次,而弘濟橋卻突顯得更原汁原味,除了在明萬歷年間大修過一次,主要是換瞭望柱和護欄板,其余皆是原狀原樣原物,呈現出十足的原真性。一看那橋面就知道,完全是滄桑的原態,總體起伏不平,石塊都缺了棱角,而且由于常年被車輛磨壓,被穿流的人群踩踏,每塊石料的表面都變得很光滑。幸虧所選的石料異常結實。石料里以一種青色砂石為主,間或也有花玉石,還有海底沉積巖,居然還有一些古生物化石露出表面,上面有清晰可見的三葉蟲和蛤螺!
絕對是世上獨有。
大石料都用腰鐵連接,當年沒有水泥呀。腰鐵又名鐵蝴蝶,也都完好,仍起著連接作用,而且比比皆是,透著一種有歷史感的真實和悠久。
弘濟橋甚至比趙州橋還多著一些細節上的精致,比如,石塊之間有內藏的榫卯結構,在每個橋拱上都有半圓狀的石質勾連線,宛如突出來的眉額,增加了橋側面的立體感和層次感。橋體兩側都有頗為復雜的浮雕,除了中央部位的大獸頭之外還刻著四爪龍、奔馬、連理花紋等等②。勾連線除了在結構上的加固作用之外,可能還有為側面精美浮雕遮雨的作用。橋面上還有一個小小的“潮音孔”,發大水時隨著水流和氣流的加速會發出警報聲。這些都使弘濟橋顯得更加精美。
兩側橋肩的四個腹拱除了減少筑橋的用料和橋的總重之外,又有輔助泄洪作用,減少了水的側壓,非常科學,同時又很好看,很有圖案美和幾何圖形的靈機妙算,而且給纖夫打開了穿橋的通道。這種設計在世界上領先了好幾百年。
橋拱由半圓形變為小于半圓的一段弧形也是一種工程創意的突破,橋高降至6.02米,而不是半徑那么高,減少了橋面因過高的橋拱而帶來的上下不便,縱向的十八道細長拱券石既增加了橋拱的穩定性和施工的方便,也是一種革命性的設計理念的突破,在筑橋史上都是了不起的進步。
現在,在四個腹拱的下方,明顯有纖繩在橋拱表面石料上留下的磨痕,不止一條,說明在這座古橋下曾有不少大船通過,纖夫們可以穿過腹拱,在岸邊上來回拉纖。
那時河中有南北向的船經過,可直達天津,而橋面上東西向有車輛和行人經過,是通往山東和河南的咽喉要道。弘濟橋的存在證明了古代邯鄲的繁華和重要。
(選自《人民日報》2013年6月10日)
賞讀
本文用邯鄲弘濟橋和《中國石拱橋》中的趙州橋相比,寫出了兩橋的共同點,也指出了不同點,進一步印證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在寫法上,本文也和《中國石拱橋》一樣,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和修辭手法,使說明對象既準確又形象。在內容上,兩文都介紹了橋的歷史、構建原理、形狀裝飾,使讀者對作者筆下的橋有了全面的了解。
思考練習
1.為什么說弘濟橋是趙州橋的姊妹橋?
2.弘濟橋與趙州橋相比,哪些細節上更為精致?
3.試以畫線句子①為例,分析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特點。
4.畫線句子②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張明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