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導入】
2013年6月,中國第五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號”成功發射。在“神九”標志我國突破和掌握了載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術的基礎上,“神十”進行載人、天地往返系統的首次應用性飛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老百姓實現飛向太空的夢想,將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人類交通方式的變化:從步行到使用畜力交通工具,從機動運輸工具的傳入到郵政、電信的誕生和發展,再到航空航天的進步,人類的交通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不僅是在交通方式上,生活方式上也有顯著的變化,人類的才智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不僅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也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還為后人留下了豐厚的物質文化財產。
同學們,針對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們有何感想呢?
【寫作引路】
一、生活包括衣、食、住、用、行??梢詫懹洈⑽?,也可以寫說明文。不論用哪一種文體寫,寫前必須對自己所要寫的對象,反復、仔細、認真地觀察,了解它的構造。
二、要抓住特點。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它本身的特點,都有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如:我國古代建造的趙州橋和現代建造的南京長江大橋,無論是建筑規模,還是構造、藝術風格,都截然不同。趙州橋全部用石頭砌成,沒有一根橋墩,屬于石拱橋;南京長江大橋,是用鋼鐵建造的,體現了現代建筑的特點。要想寫出特點,首先在觀察時就要善于抓住特點,然后才能寫出特點。
三、關注寫作背景。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它產生的時代背景。寫作前了解相關寫作對象的產生背景,能更好地抓住特征,突出主旨。如余秋雨的《信客》中講了一種已經消失的職業,如今通信技術發達,當時當地產生信客這一職業,有其特定的年代背景。
四、要言之有序。記敘或描寫,可以按照自己觀察的順序,也可以按先總述后分述的順序,使文章具有鮮明的條理性。如《巍巍中山陵》,這是一篇介紹陵園建筑的說明文,文章有條不紊地介紹了中山陵的方位、環境、設計特色、修建過程和規劃特點。第一部分總體介紹中山陵的墓主及地點。第二部分以方位順序依次介紹各部分的建筑特點,突出陵園的莊嚴肅穆,側面烘托孫中山先生精神的不朽。第三部分寫出中山陵的社會價值,脈絡清晰,值得借鑒。
【佳作欣賞一】
家鄉的樓房
□朱小陽
大豫,算是個小鎮,遠沒有那些古城名鎮的名氣,就巴掌大的地方養著為數不多的人。由于這里是近代圍海造陸開發出來的,也就注定了歷史不會在此多留痕跡。沒有古樸的建筑,沒有傳聞中的小橋流水人家,似乎這個地方愣是少了些文化氣息……
其實用心去看,你就能發現平凡中暗藏的大美。
站在家門口,略抬頭,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座農家樓房。這里不像城市,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房子和院子。盡管房子外形各異,但風格,我想是大同小異的。
仔細看看,每棟樓房都有自己的風格,但不變的是屬于這個地方的風格。大多數樓房都是長方體的“身形”,頂著個三角形的“帽子”。屋頂的瓦片有黑色和紅色兩種,顏色質樸大氣。唯一眾房屋都具備的特點是在樓頂的尖處,都有幾個像“回”字形的正方體塊疊起的東西,下層三個,中層兩個,上層一個。這不像北京建筑的尖角直接翹起,反倒有點像俄羅斯方塊了。墻身大多是白色,在歲月的沖刷下,白中也帶出了點黑,就像白幕上凝出條黑色的飄帶。
再仔細看看,也很難找出這些房屋的特別之處了,真的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杉幢闶亲钇胀ǖ男〔菀灿袆尤酥帲亦l的樓房也是。單體瞧上去,并不起眼。但若你站在村中小路的一頭,向遠處放眼望去,那一棟接著一棟的樓房無盡地向遠方延伸,這不會感染你嗎?是的,在這一片樓房群中,尋到自己的那棟,那份歸屬感,我想也只有在這鄉土之間才能體會到吧。
人們常說大智若愚,而我今天想說平凡方顯大美。
點評
作者著眼生活,從家鄉常見的樓房中捕捉到平凡中的大美。緊扣這個主題,作者飽含感情地介紹了家鄉的樓房的外觀和美麗之處。樓房雖然普通,但因為是家鄉才平添了更多的情感。
【佳作欣賞二】
我家的交通工具
□葛扣婷
小時候,我最喜歡爺爺的自行車。雖然不會騎,但每次爺爺都會騎車帶著我去趕集。那可是兒時最快樂的時光了。我坐在爺爺自行車的后座上,聽著爺爺嘴里哼的小曲兒,看著美麗的鄉村風光,那可真是別樣的享受啊,至今都難以忘懷。
那時,自行車在我眼里可是個大家伙,身高比我高,體重比我重,不管我用多大的力氣都很難抬起它。現在想想都感到好笑,怎么一輛自行車就讓我敬畏三分了呢。
現在,這個兒時的大家伙成了任我搬弄的交通工具。我每天都騎著自行車去上學。學習的壓力讓我無心去看什么風光,但騎車的那種快感卻讓我感到了快樂和滿足。
漸漸地,家里又多了電瓶車。
直到有一天,爸爸開回來一輛嶄新的汽車。爺爺特意買了鞭炮和煙花。晚上,家里像過年一樣熱鬧,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要知道,在農村,能開上汽車可是一件很風光的事情。
于是,我的自行車就擱置在家里,漸漸蒙上了灰塵。那天,我照例喊爸爸送我去學校,爸爸卻讓我自己騎車。坐慣了汽車,我有點不情愿。爸爸笑著說:“你不是經常說,要過低碳生活嗎?自己用實際行動支持一下?!迸?,對了,石油資源、環境污染等等都是問題啊?!昂冒?,請出我自己的坐騎吧?!?/p>
是啊,現在雖然科技在飛速發展,但是人們又開始倡導步行、騎自行車、坐公交車等交通方式。這是社會的倒退嗎?不,這恰恰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人類對自然、對自己負起了更多的責任。
以后,就多騎自行車吧。
點評
作者描述了自己家中的各種交通工具,從自行車到電瓶車,再到小汽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再從汽車到自行車,是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文章寫作時運用了時間順序,也考慮了交通工具產生的背景,真實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