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開了,
你是何時開的花呢?
花落似白鳥飛下,白色的鳥一直在飛,
你可能很累很累了,
是否想停下來休息,
還是你喜歡飛去,
很遠很遠的地方?
——尼泊爾經典情歌《Resham firiri》

尼泊爾被稱為山國,也被眾多挑剔的登山愛好者評為最適宜徒步的國度,論起資歷來,全世界8000米以上的高峰尼泊爾境內占有14個席位,世界10大徒步線路中有兩條都在它的轄區,至于一些短途線路更是不用說。
如果你不是在雨季到達尼泊爾,從飛機上就可以俯瞰到綿延的雪山,你甚至分不出哪一座是聲名昭著的珠穆朗瑪。其實,經常行走的人會發現,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對于在路上的旅人會表現出難以置信的友善和樂于助人,這時候的你不再是一個旅游團隊中面目模糊毫無個性的一個,你變成一個純粹獨立的個體,你所有的交流和所有友誼的產生,都由你自己去和另一個人直接發生關系,于是在路上徒步的旅者可以和背夫在夜晚一起起舞,和路上遇到的每一個人說你好,喊一聲加油。
第一次看見魚尾峰,會于心底里產生一種莫名的畏懼感。尼泊爾的雪山是不能用美麗或者壯觀就來形容詳盡的,他們起初仿佛巨大的神一般隱藏在云中,不動聲色,毫無莊嚴感,而當云散開去的時候,他們便開始肆無忌憚俯瞰這世界,或者說是允許人間有幸仰望他們片刻。尼泊爾是個全民有信仰的國家,可是你會想,生長在這里的人民怎么能沒有信仰,怎么會沒有信仰,在這樣圣潔巍峨的雪山睥睨之下,他們的信仰是不由自主的。朝陽和霞光與諸位雪山縈繞纏綿,仿佛神之間的隱性對話,不受外界和人間任何打擾,相互默默對視與交流,除此之外,都歸于靜謐。

是的,尼泊爾是靜默的,這里總是很安靜,每個人都在靜靜做著自己的事情,或是點一支線香閉目安詳,或是抄寫經書,或是找一處平地安靜讀書,這樣的感覺,感受不到時間的存在,難以描述,就好似光腳踩著水泥地走進僧房,有風扇在頭頂微微作響,眼中的一切都是暖色的,取一大盆水浸上臉龐,沾濕了頭發和睫毛,窗口有充足的陽光泄進來,樹影和窗欞斑斑駁駁,水珠跟著閃起晶亮的光澤順著臉部的輪廓凹骨滴下來,沒有生硬的喧囂,就是落著。下著雨的尼泊爾更是意味深長,撐一柄長傘,和友人在淅淅瀝瀝里行走,天空陰沉,路邊隨意擺放著的自行車安靜享受著潮濕的洗禮,深重的蒼翠蔭綠覆蓋住街道,道路也變得綿長而看不到盡頭。
山國的旅館房間并不是很多,但就算是樓房都很別致可愛,每一家旅店從前臺到房間都讓人覺著細膩的溫馨,尤屬博卡拉的旅店最有特色,幾乎每一家的樓頂都是一座花園。穿行在首都加德滿都的大街小巷,博卡拉的雪山日出,中世紀的巴德崗,雪山在云中微笑地看著玉一般的費瓦湖,清晨廣場上的鴿子和賣水罐穿紗麗的女人,帕坦的杜巴廣場,廣場上滄桑深邃的老婆婆,和終日躺著飽睡的狗狗,穿著制服戴領帶的學生,應接不暇的寺廟和精美的雕刻,充滿了純凈圣潔的藍白色和各種絢麗的色彩充斥著你的記憶空間,有時候置身事外,坐在墻根下看著面前的狗發呆,千年如一瞬,一瞬如千年,有時候就這樣穿著紗麗走在這樣的路上,頭上點了絳紅的tika,仿佛就要融進這軟綿綿的時光,和這繁復的古雕花窗里,小飯館里掀開的蒸籠包子,撥出10個水牛肉蒸餃到樹葉壓制的碗里,蘸著咖喱醬放進嘴里,那是加德滿都的味道,每一個毛孔里都溢滿了的,你與陽光一同明媚的穿行著。

巴德崗和帕坦,作為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古城平靜地養育著他們的子民,這兩座加德滿都山谷的市鎮有著比房屋還多的寺廟,或許你抬頭從居民樓里就可以看見延伸出來的寺廟的尖頂,從杜巴廣場的大型寺廟皇宮群,到接到中央的石板地一座半米高的佛像,從每天清晨必須進行的祭拜,到經過掛鐘的人民自覺地誦經,再到夜幕降臨后廣場上自發的圍坐祈禱,信仰與平和無處不在。
巴德崗古城里永遠不缺的是滿滿的陽光,每一塊磚瓦都踱著金邊,古城讓人驚嘆的是一種時光之美,一進到古城就能感受到時光呼嘯而過的痕跡,卻又于時間洪流中不染纖塵,舊房子、舊墻壁、舊水晶、舊陶器伴著舊時光都能一一收進心底里。巴德崗也是座簡直為攝影而生的城市,每個角落每一個人的表情都可以成為一幀畫,自然不造作,帶著淡淡的線香和生活氣息,謀殺了無數膠卷和快門。

尼泊爾是一個貧窮的國度,但可貴的是,隨處可見他們的尊嚴,以及他們真誠到令人羞愧的笑容。尼泊爾的生活是純凈的,簡樸的,沿用上個世紀的自行車,倒是平添了幾分復古的味道。尼泊爾的國旗是世界上唯一的非矩形的國旗,尼泊爾是佛國,博達哈大佛塔(Bodhnath)是全世界最大的圓佛塔,白色巨大的穹形,氣勢不凡,給人以寬大為懷的感覺。那是一種很難言說的感受,存在于每一粒漂浮在空氣中的灰塵里,無論是小廣場喧囂的自行車、小花朵狗還是放學回家在夕陽里穿過矮門的孩童,亦或是靠著古舊的墻壁販賣蔬菜的婦人,你會覺得這晨光,這夕陽,這佛堂的鈴聲,這禮佛歸來的人頭上的花朵,所有人在星星即將落下的暗夜中朝著大殿燈火的方向默默的走,這些都讓你有一種在塵世中觀望的感受。
來到尼泊爾就是來發現貼近生活的本質,沒有喜馬拉雅南麓的旅游與徒步帶來的浮華與改變,這些生活的本真一面都讓人感覺格外感動,不論他們傳達給出來的是快樂悲傷抑或愁苦,那才是真正觸動心靈的,才別具意義。這樣的地方無須申遺,他自然而然就是世界文化的瑰麗遺產,自然而然就是人類文明的活化石,而這里的人民不在意這些,他們每天的市井生活與佛祖和寺廟同在,尋常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