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和顧康康被選為圖書管理員,每周三的中午都要到學校的圖書閱覽室值勤(qín)。
中午閱覽室的大門一開,同學們便蜂擁而入,爭著搶著跑向閱覽架。
“不許搶!”
“不要撕(sī)壞圖書!”
“不要急,慢慢來!”
王建和顧康康面對洶涌的人潮“哇啦哇啦”地喊。同學們稍微收斂(liǎn)了一些,開始遵守秩序。可過了一會兒,大家又把圖書管理員忘在腦后了。
有的同學看到好玩的地方,“嘎嘎嘎”地笑,于是身邊的人便呼啦一下圍上去:“什么地方這么好笑?快讓我看看!”大家又開始爭搶那本書。看書的人當然不愿意給別人看,于是便“嘰嘰呱呱”地吵啊、鬧啊。
等同學們走后,閱覽室總是變得一片混亂。王健和顧康康搖著頭,把同學們到處亂扔的書放回原位。
有的書皮快要掉了,有的書頁脫落了。他們找來了膠水修補書,顧康康不住地嘆氣:“唉,你看,我真不知道同學們用書來干什么,難道他們相互用書向腦袋上打嗎?”
王健說:“誰能夠用書打架呢?虧你想得出!書根本不是用來打架的!”
“那為什么封面和書頁會掉下來呢?如果安安穩穩地坐著看書,封面難道會自己掉下來嗎?”
“當然不會掉。”
顧康康說:“所以說呀,同學們對書還是不愛惜!一定是誰坐在那里不讀書,倒撕起封面來。為什么他要撕呢?真該撕他的耳朵,省得他再糟蹋書!”
顧康康又叫著說:“你看,這一頁上居然畫了一只六條腿的貓!這難道也對嗎?”
王健說:“這當然不對,貓應該只有四條腿。”
“哎呀,笨蛋!難道我指的是這個嗎?”顧康康急了,“我是說在書上畫貓是不對的。至于畫的貓是四條腿或者是六條腿,那并沒有多大的差別。要是這個人畫一只雞,那個人畫一只烏龜,弄到后來這本書就沒法讀了。”
顧康康拿起橡皮仔細地擦那只貓。后來他又喊道:“老天,他又畫了一個奧特曼,還是用墨水畫的!”
顧康康用橡皮蘸(zhàn)著口水去擦奧特曼,結呆把書擦出了一個窟窿(kùlong)。
顧康康怒氣沖沖地說:“如果讓我知道是誰畫的,我非得用這本書對著他的腦袋來這么一下子!”
王健說:“你不是自己剛說過,不準用書打腦袋嗎?那樣書會被打壞的。”
顧康康把這本書翻來翻去看了一會兒說:“不會,這本書的封面很結實,經得起打。”
王健說:“行了行了,總之我們以后要勸同學們愛惜書籍(jí)。”
那么怎么勸同學們愛惜書籍呢?總不見得看見他們就說“請愛惜書籍”。
顧康康拍了拍腦瓜子說:“這樣吧,我們寫一條標語貼在墻上:‘書是人類的朋友,請你愛惜它。’”
王健覺得這句話挺好。在他們的提議下,圖書館老師在墻上刷了這條標語。后來損壞圖書的事就很少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