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很喜歡中國,很早就想要來到中國,高中有段時間選修過中文,機緣巧合就真的來了,哈。
每段旅行中最令人難忘的是沿途見到的美麗風景,云南的虎跳峽令人震撼,徒步過程中會欣賞到激流逼近和壯闊的高山,婉柔和剛硬盡收眼底。
父母和親人是永遠的牽掛。只身在中國,雖然獨立,但會時常思念他們。喜歡到一個陌生地方的感覺,不熟識的人們,很少行李,不繁復,隨身簡約的衣物,這種輕松的感覺很清新,很自由。
云南具備玩滑板的天然條件,斜坡、山地、樓梯扶手、彎道都很獨特,所以我最終決定把我的滑板場安在這里。
生命很短暫,Just do it。我最喜歡的生活是帶些冒險性質的,其實說到底每個人的生活都差不多,在我看來身心愉悅才最重要,追求車和房不僅累而且無趣,我鼓勵年輕人喜歡做什么就去做。
珍重生活,積極豐滿生活,會給自己身上注入強大的內在力量。
人生一定不能缺少目標,我從小的夢想就是擁有自己的滑板場,可以和朋友一起玩滑板,還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出去旅行,我一直為此努力。重拾快樂的童年永不嫌晚,但這只能靠你自己而不是別人。
除了你,沒有人能夠主宰你的快樂。
將愛好作為工作真是暴幸福,我就打算一直開著店,一直和滑板在一起,等自己上了年紀滑不了的時候給有興趣的年輕人一些指導。
紀念品不僅要有意思,還要實用。擺在那里很美,也要可以隨時用最好。我的旅行紀念就是收集各地星巴克的杯子咯,我喜歡喝咖啡,家里收集了很多咖啡杯,喝一杯咖啡用到哪個杯子的時候,可以聯想到在當地發生的事情,回憶就融在咖啡香里變得更美。

最想去澳大利亞,那里放松的文化氛圍,以及沖浪、滑板、音樂都讓人覺得自然和放松。
與朋友家人一起旅行可以補位自己回憶的殘缺角,有共同的回憶可以分享,這些是一個人旅行沒有的感受。
中國的文化與西方文化差異真吸引人。
我以前在美國的滑板場做布場設計,北京、上海、廣州這幾個城市人口很多,滑手也多,美國的朋友想要做滑板場,所以找到我,現在可以做屬于自己的場地超級開心。
Enjoy yourself。我的滑板場開業活動時候來了五百多人,大家一起燒烤,進行滑板比賽,分專業組、非專業組、女子組,只要你有興趣,都可以參加其中。
我在中國三年,一直呆在昆明,中間會不間斷去其他城市比賽。
昆明的生活方式很慢,氣候很完美。區別于北上廣的拼命三郎架勢,這里的人們都很悠然自得,適合享受生活。
十歲開始滑板,開始時看到朋友玩滑板,想和朋友一樣酷,在練習中摔跤很慘,反而激發了斗志,我覺得有挑戰性才有動力。
滑板沒有固定章法和技術約束,遇到不同的場地有不同的玩法。
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大部分玩滑板的朋友并不是職業滑手,如果覺得沒有希望成為專業滑手,他們會放棄,這很令大家遺憾。其實只要你是打心眼兒里喜歡一樣東西,你就已經表達了對它的尊敬。
我樂于花費時間和激情在最愛的滑板運動上。
滑板會自然削弱語言和國籍而直通彼此性情。昆明的滑手總是互相促進提高,帶上一塊滑板就無距離感。
長長的夢想就是慢慢地將滑板場繼續做下去,一直做下去。當關乎追求你生命的所愛時,不要把“不”當做答案。
能夠掌控滑板的感覺很重要,要花時間來找平衡,不過這個時間就因人而異了。
志同道合的朋友認真聚在一起巨美妙。學生參與極限運動的居多,朋友之間會組織活動使得大家有機會切磋,雖然會由于工作或者上課導致的時間不統一,但是大家都會盡力趕過來,這種盡力讓人很感動,彼此更親密。
滑板具有藝術性,不像籃球這些有犯規,你每次都可以有不同的發揮,沒有專門的老師可以教你。
滑手喜歡自由,獨立,滑板可不是一項團體運動。
我個人是偏愛搖滾,但是各種風格都喜歡嘗試,通過滑手的服裝可以看出他們的風格,甚至是喜歡的音樂類型。
室內滑板場一般要很大的場地,設計也要求很高,加上我這家中國目前有4家室內滑板場。
滑板代步很拉風,但是要安全至上。室外滑板對道路要求會比較高,很多電影里面會有很帥的滑板在街上飛奔的鏡頭,事實上還是在室內更為合適,在路況不理想的地方如果不小心傷到老人和小孩就不太好。夏天每兩周有相應的比賽,職業賽之間會有晉級制度,或者也有分別在每個城市選拔后統一進行選拔的比賽。
玩滑板的人都會有摔得很慘的經歷,熱身很重要,這雖然是一項富有激情的運動,但是滑手還是需要穩下心來協調身體各個部位掌控滑板。不要因為要鍛煉才去運動。我因為喜歡滑板才去滑板,不是因為要減肥或者強健身體的額外因素,否則這樣的初衷很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