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新一部漫畫小說《Fashion Beast 》(1)的創意來自性手槍樂隊經理馬爾科姆·麥克拉倫。
馬爾科姆提出了三種創意:首先一個是“沖浪納粹”,聽上去很有意思,但可能與我的娛樂風格不符。其次一個,整個故事情節有點類似奧斯卡·王爾德在美國西部踏上了一場圣母瑪利亞式的采礦之旅。最后一個則是《美女與野獸》和克里斯汀·迪奧奇異人生的混合版,這是很吸引我的題材。我能看出這兩種風格是如何相融相匯的;在時尚行業,每個人都穿著奢侈,身處夢幻。
我從不上網,也沒有手機,沒有電視。
我差不多已經和21世紀隔離了。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我正在建立一個類似“感官剝奪”的堡壘。不過另一方面,我也并非事事都充耳不聞。因為你會和別人交談,漸漸地就會了解到很多資訊,所以你能聽到很多事情。
互聯網的到來,讓整個社會進入到一場大規模的實驗中。
而且我們并不知道這些技術會給人們的社會活動、政治和心理產生什么影響。所以呢,在這個巨型實驗持續進行的途中,我想我最好還是當個旁觀者好啦,當作一種參照,然后看看你們在這場實驗中突變得有多厲害。
我有兩次在Kickstarter集資成功的經歷[《Occupy》漫畫系列和電影《Jimmy’s End》(2)]……
集資這個建議出自那些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而不是滿腦子都是19世紀圖像的我。這種方式很成功,但感覺像是努力討好祈求人們施舍一樣。我不是在責怪集資這種形式。聽上去它給了人們均等的創業機會,但可能并不適合我。
《V字仇殺隊》(3)里主人公的裝扮已經成了“匿名占領運動”中的招牌標志。
我很高興我三十年前做的一些事情,在現代抗議活動中派上了用場,而我一直都對這些活動非常欣賞。這些人勇敢地面對催淚瓦斯和警棍,而我則坐在家里繼續舒適地畫著漫畫。看到自己腦子里想的那些畫面突然躍入現實,出現在大街小巷,總讓人略感奇怪,不過我對此很滿意。
未來并非黑暗無望,而是更為復雜。
我的漫畫書都是關于當下的,但能對未來能起警示作用。我們身邊的信息每12個月就會增長一倍,如果這幅圖景持續下去的話,總有一天會達到這樣一個臨界點,人類信息每秒鐘就會增長一倍。每秒鐘創造的信息甚至會超過人類先前歷史的全部信息。我不知道如果真的如此人類文化的另一方面將會如何?我覺得可能會是烏托邦和反烏托邦、末日和創世紀的混合,可能是人類長期固有的輝煌與混亂。
《Fashion Beast》現已上市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