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考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就是在時空里的穿越。在穿越的時空里,有面對現實障礙時奮然前行的執著身影,也有在過往的或未來的世界里精神夢幻般的行走。穿越,不是簡單的通過。
請以“享受穿越”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思路引擎:“穿越”這個詞并不局限于“穿越劇”中的“穿越”這個狹義。它的適用范圍很廣,只要是由此及彼的行動或思維過程,皆為穿越,如穿越叢林、沙漠、邊境,穿越生活的海洋、時光的隧道等。
本文題中提示,“穿越,不是簡單的通過”,也就是說,穿越的對象往往是存在一定的困難并含有目的和意義的。如“穿越叢林”才能彰顯勇敢與智慧。我們可據此展開聯想,如展現克服學習與生活中較為困難的一段時期,或再現艱難跋涉的旅途等。若選材獨到,立意不落窠臼,行文富有創新,可以寫成一篇短小精悍的“穿越劇”。
文題中“享受”二字是在穿越過程中或在穿越之后的精神愉悅,如對真善美的感念回味,對未來的美好暢想等,所以文中應凸顯在生存的智慧、生活的態度等思想方面的收獲與啟發,應體現“穿越”的正面的積極作用。
具體有如下立意可供參考:1.時光的穿越、不羈的想象等,是靈魂的放飛。2.藝術家尤其是作家喜歡“穿越”式的表達,是由來已久的常態。3.“穿越劇”應讓人們懂得真善美。4.穿越生活的海洋,戰勝困難,享受從容搏擊的樂趣,享受經驗、成功或友情以及親情等。5.閱讀是精神和文化的一種穿越。
現場作文一
享受穿越
□李 旭
小鎮自有小鎮的好處,因為可以用腳丈量時空。
快步穿過小鎮的幾條稀疏的街道,隨意進入一個巷口,世界似乎變窄了,而心卻似乎變寬了。
即使只在巷口,但一切都靜了,突如其來的“穿越”,恍如隔世,讓人有些不知所措。
小心翼翼地邁出第一步,抬頭卻望見了一盞橘紅色的路燈,燈光照亮了路面,也溫暖了心靈,似曾相識的感覺,讓蹣跚的步伐也變得輕盈而矯健。腳下的石板踩上去略有些滑,一定是那濕潤的青苔,它只屬于老巷。城市中也多了一股“復古”風。同樣是高低不平的石板,踩上去卻如同許多城市人生硬的面孔一般陌生。城市的喧囂,容不下靜靜的小道,長不出恬淡的青苔。
燈光下,映出乳白色的墻壁——有些粗糙,顏色也剝落了,隱約能看見磚頭的凸起。老朽的木門上面的春聯早已泛白,似乎按下去就會發出“嘎吱”的響聲——但我無意驚擾人家,因為每一扇木門后面,都可能有一個奮斗的靈魂和散發著醇香的故事。寂靜的老巷是多少豪杰的歸宿——黑白默片,也有絢爛的靈魂。
燈光消失處,便是老巷的盡頭,邁出這一步,眼前的世界變大了,心卻沒有變窄——
靜靜的月光下,是靜靜的農田,靜靜的河水——這一步,好像穿越了千年。小河靜靜地流淌著,被微風吻出一圈圈極細的漣漪——看來我的“穿越”之路要到此為止了——耳旁突然響起煙花的喧鬧。
到底什么才能夠真正地越過千年?木門后的靈魂可以越過千年,因為心中的吶喊不會被流水沖去;皎潔的月光可以越過千年,因為中華民族已被打上戀月情懷的烙印;被風吹得沙沙作響的農田可以越過千年,因為它有無數隱士們追求的恬淡;耳旁的煙花聲也可以越過千年,千年的喜慶,卻不及“別人用來做槍炮,我們用來做鞭炮”的民族的悲鳴。恬淡與浮躁,寧靜與喧鬧,戰爭與和平,在穿越中糾結著。
用腳丈量完小巷的時空,我似乎正越過一個古老民族的靈魂。
時光機般的老巷,它就在那里,活著。我駐足巷口,靈魂被刺痛了。精神的分娩,是要經歷痛苦的過程的,但這之后卻會誕生一個個活生生的希望。這種痛苦,難道不值得享受嗎?
教師點評:
作者借穿越小鎮而丈量“恍若隔世”的時空,竭力渲染一個古樸、祥和、寧靜的氛圍,讓人沉浸在詩一般的意境里。結尾處,作者順勢蕩開筆墨,自然設問“到底什么才能夠真正地越過千年”——那是民族情懷的訴求和文化心態,文意由此深化。最后作者在“民族的悲鳴”的糾結痛苦中,闡明精神的分娩要經歷痛苦的過程,誕生的卻是希望,所以這樣的痛苦,同樣值得享受,立意因此升華。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5分+發展等級16分=51分
現場作文二
享受穿越
□蔡美琪
她曾陪我穿越大江南北、古今時空,讓我享受著詩情畫意,豐盈著我的思想靈魂。
頗為想念一樹的繁花,我便問她能否幫忙,她笑而不答。
遺憾地低頭,再次抬起,望眼窗外微雨,細絲輕叩窗。不遠的小樓中有人輕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好雨!好雨!”低首回眸,她羞澀一笑:“無雨無露怎能澆開百花?”竟如禪語。黃鶯怯生生地啼叫,唱響了晴曉。我和她站在蔥綠中,看王謝堂人來人往,聽檐下新燕呢喃。“快了!”她指著墻頭那一點淡紅,唇齒翕合,竟是屢屢墨香:“這豈不是一枝獨秀的杏?”是的,似乎就在下一秒,那枝倔犟的杏花就要喚醒遍地春花。
江南小鎮仍在細雨中睡意正濃,巷口有人吆喝著販賣杏花。南方的花可謂繁盛,只是我將自己站成了一棵樹——那個徐行吟唱的詩人,耳畔仿佛響起牧童在清明時節紛紛的春雨中吹起的笛聲,眼前空濛的景色里杏花村的酒氣揚起感念與憂傷……
“隨我來!”她的腳步舒緩,手中擺弄著她神奇的時光機。瞬間,我的眼前呈現萬紫千紅的畫面。黃鶯擺脫了羞澀,千里鶯啼綠映紅。蔞蒿滿地,柳條掠過水面,春江水暖,漣漪輕蕩。她仿佛成了漁夫,輕舟倏忽,欸乃一聲山水綠,手指處萬紫千紅。
她垂眼擺下杏花酒,濃稠的香。我瞬間置身客棧。簡陋的小屋里,客人們訴說著各自思念的親人,細雨中的墓園久久地鑲嵌在窗中。“總是雨,”我為她撐起江南素花傘,“不,還有……”煙消云散,陽光傾瀉,灑滿一地,映得我滿眼淚花……
獨坐書房,茶茗飄香,漫卷詩書,不覺心生感念,她曾帶我去了那么多地方飽覽美景,體味濃情,從江南乘雁去塞北。藍關前勒馬踏雪,北固亭憑吊仲謀,滕王閣目送孤鶩。她還曾引領我從現代穿越春秋戰國,去了盛唐,到了晚清。在時空里不羈地穿梭,自由而暢快,我心滿意足地在詩歌的王國里汲取豐富的營養。
夜色已深,只好帶著十分的不舍對她說:“晚安,詩歌!”我走向臥房,時鐘上分針與時針相遇,你明天會帶我去哪?去聆聽毛澤東的慷慨激昂,還是去安慰聞一多痛苦的心?“詩歌,明天不見不散!”
教師點評:
穿越在詩歌的叢林中飽覽祖國勝景,感喟歷史文化,體味真情,仰望高尚人格的光芒。本文緊扣文題要旨,立意新穎獨到,內容全面豐富,行文緊湊,“穿越”與“享受”渾然一體;語言凝練曉暢,化詩入文,雋永有韻。同時,作者巧用擬人的手法,將第一和第三人稱相結合,既便于鋪陳描寫,也適于抒發感情。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7分+發展等級17分=54分
現場作文三
享受穿越
□王一鳴
隨著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穿越劇”的推出,穿越文化也隨之在世人面前火暴亮相,于是“穿越”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熱詞。但它卻也背了不少罵名。誠然,“穿越劇”固然有它的一些負面影響,但不能不說,它所帶給人們的許多東西,同樣值得享受。
試問:流行的穿越劇,為什么有它的市場?毋庸置疑,充滿創意的劇情,可以吸引眾多的眼球,滿足著人們追求自由不羈、喜歡新鮮獨特的好奇心,人們因此才有機會去體會不屬于這個世界的生活,人們的思想也因此而變得更加充實,就像聽多了鋼琴曲的人去體驗古琴的韻味,定會感受到其中別樣的美感。就像今年春晚上的小品一樣,充分運用了穿越文化,不但賺足了笑聲,也增強了節日的氣氛。生活中,不需要刻板的面孔和呆滯的思維。即便是娛樂,難道也是錯?
其實,“穿越”也并非只是一種奪人眼球的方式,它也可以說是古今中外的人們的思維常態,抑或是一種行為藝術。是的,向往穿越,也并非只是現代人的專利。《桃花源記》中的漁人也著實是穿越了一回,是一種時空上的穿越。說它是一種行為藝術,因為它確實是有些超乎尋常。但這樣的思維人皆有之,只是有時來去無蹤,幻化無痕罷了,若訴諸文字,大膽表達,誰說不會成為曠世名篇呢?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變化多端的仙境撼人心魄,卡夫卡筆下奇詭的甲蟲至今爬行在人們的心頭。時下,當孩子們已經不滿足于對《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的興趣時,穿越藝術也許會拯救他們的想象力。
從一定層面上講,“穿越藝術”又何嘗不是一位幽默詼諧的老師?雖然人們對各種“戲說”頗有微詞,但在浮躁的當今社會,它著實給人們精神享受的同時,也使人們發現歷史與現實中的不同文化與思想,潛移默化之中,讓人們輕松獲得知識接受熏陶,傳承一些古典文化的魅力。且穿越之中,現代意識與前人思維可以碰撞融合,反省與借鑒相成,其功效不言自明。
當然,面對穿越我們需要不媚俗,而且富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否則,它真會成為荒誕的鬧劇。
總之,面對穿越,我們不妨化用顧城的一首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穿越”尋找光明,享受生活,創造未來!
教師點評:
本文富有時評特色,針對“穿越藝術”及人們對此的常態評判反彈琵琶,立意新穎而獨特,深刻而富有啟發性。作者的思維富有層次感與嚴密性,行文環環相扣,彰顯議論文的雄辯色彩與現實的針對性。文章先從時下的文化現象談起,接著筆鋒一轉,凸顯觀點。主體部分緊承首段,從三個方面闡述“穿越藝術”大可享受的原因及事例,事理結合,自然和諧。在論證過程中,語言生動、有力,反問句、比喻句、整散句的巧妙運用,為文章增色不少。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7分+發展等級18分=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