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標志性建筑——中國電影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電影專業博物館。自2007年對公眾開放以來,觀眾已突破285萬人次。
外觀建筑大氣恢弘
占地65畝的中國電影博物館,不僅具有氣勢恢宏的建筑外觀,而且充滿了獨特的藝術特色。在主體建筑的前方,巨大的銀幕與廣場上一道斷續的斜墻構成了形如咔打板的平面組合。建筑采用黑色作為基礎色,并使用鏤空圖案的金屬板作為外層裝飾,為這座光影的殿堂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在統一、中性的黑色背景上,四個立面根據建筑的內部公共空間的位置分別開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紅、綠、藍、黃分別代表的展覽、博覽、影院、綜合服務四個功能區域流露出多彩的個性。
走進內部,博物館采用黑、白、灰三色作為基調,典雅而沉靜,越發顯出其他色彩的五彩斑斕;巨型的彩色玻璃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投射出多彩的個性;能夠不斷地變換色彩的中央圓廳環形墻壁,華美鮮艷;電梯內的裝飾燈流光溢彩,讓觀眾在游覽過程中體驗視覺享受帶來的驚喜。
展陳設計再現經典
中國電影自1905年開山之作《定軍山》問世以來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風雨歷程,許多經典影片今天依舊閃爍著燦爛的光輝,在中國電影博物館的展覽區中,有許多方式可以讓我們感受這些經典作品的魅力。
中國電影博物館內設有20個展廳,其中序廳、1至10展廳是電影藝術展覽廳,位于中國電影博物館的二層和三層,以展示中國電影百年歷程和電影藝術家的藝術成就為主。展覽區由“電影的發明”、“中國電影的誕生和早期發展”、“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新中國電影的創建與發展”、“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中國電影”、“美術電影”、“兒童電影”、“科學教育電影、譯制電影、新聞紀錄電影”、“香港、澳門地區電影”、“臺灣地區電影”10個展廳組成。
11-20展廳為電影技術博覽區,位于中國電影博物館的四層,由“電影拍攝”、“電影美術”、“電影特殊攝影”、“傳統電影特技”、“數字特技”、“電影錄音”、“電影剪輯”、“電影洗印”、“電影動畫”、“形形色色的電影”10個展廳組成。博覽區以展示電影制作技術和電影知識,揭示電影制作的奧秘為主要內容。游客可以嘗試親自動手做錄音、拍短片,體驗電影制作的樂趣,而拍攝、剪輯、美術、配音、配樂等整個電影的制作過程也都有充分展示。觀眾參與性和互動性是博覽區突出的特色。
服務定位先進專業
中國電影博物館以“國家級、專業化、公益性、第一流”為定位,是業界人士集會、研討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場所。“中國(北京)電影學術年會”、“全國少年兒童電影才藝展示活動暨少年兒童電影配音大賽”、“中國電影博物館青年電影論壇”、“電影大講堂”、“社會大課堂”、“公益影展觀影團”、“電影音樂展示欣賞活動”、“中國電影博物館之夜”等是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展社會教育,著力打造的系列化、品牌化專業傳播活動。
博物館內的巨幕 ( IMAX ),又稱巨幅銀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影像系統。擁有超大的銀幕、更清晰的圖像、更高的精密度、功能更強的放映設備以及更先進的多聲道數字音效系統的巨幕影廳,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加之逼真的音響效果,遠遠超越了普通電影院的觀影體驗,被稱為“電影的終極體驗”。
展覽、博覽內容是由國家廣電總局組織了中國電影界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學者殫精竭慮制作完成的。在以“群星璀璨——難忘的銀幕形象”為主題的展廳中,陳列著“泥人張”的一百尊精美彩塑,惟妙惟肖地展現了中國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銀幕藝術形象。游覽展覽廳后,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中國電影百年歷史將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