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各國之間的競爭體現在各個方面,能否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其中,教育的改革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文就地理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和地理教育早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談了談。
關鍵詞:素質教育;地理教育;地理素質
縱觀世界各國,不管什么樣的社會制度,都很重視通過地理教學來達到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的目的。因為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地理學,深刻了解到我國遼闊富饒的國土、資源和儲備,還有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還有所面臨的問題,比如就業問題,人口問題,海洋開發問題等等。讓學生心中有數,喚醒他們樹立人生遠大目標,增強主動學習的熱情。
一、地理教育在如今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主要分為智力、情感和健康三方面。智力方面主要包括學科知識和經驗知識,并且學科知識是整個知識領域的基礎,也是全部素質的基礎。經驗知識主要靠學生們從生活經驗積累和社會上得到。
(1)智力方面
古人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文和地理,這兩個詞語通常是用來形容一個擁有豐厚的知識底蘊的人。這其中的地理,側面說明了地理知識的廣泛性、多面性、綜合性。從正面說明了地理知識在人們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并且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地理知識價值地位的一種肯定。小學中的《自然》初中的《中國地理》世界地理》等課程對學生智力的培養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很不樂觀,孩子們分不清東南西北,大人們竟然不知道中東在哪里,大學生們有的甚至不知“臭氧層”的現象。
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教學對學生們的基本素質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學的地理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們一些獨特的思維,比如: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
首先學會如何使用地圖,這是中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在地理這一門學科中,大量的地圖恐怕是與眾不同的一個地方。地圖,它直接給人一種直觀的感受,各種抽象的事物都可以通過用各種符號前來代表,有助于人們對其理解和分析,有利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發展。
在者中學生在分析地理問題的時候,要學會運用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問題。教師在教導時候,要學會利用地理事實來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用辯證思維來解釋人地之間的復雜關系,人類面臨著生存和發展這兩難的問題,人口既要繁衍,并且還要進行相關的控制。對于資源我們人類在利用的同時,又要注意節約的問題。另外,環境改造和保護,也是一頓辯證矛盾體,如此讓學生改變思維,可以使學生的辯證思維得到發展。
在者要求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們大膽創新,可以自主設計學習過程。應本著以學生發展為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刻意引導學生們培養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2)情感方面
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學生在面對地理中那些概念、原理、方法時,會有不同的態度和復雜的內心體驗。在面對老師留的任務時,如果順利的完成,就會感到滿意,若是失敗,則會感到痛苦、懼怕和憎恨。以后會對地理產生厭惡情緒。
(3)健康方面
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對學生們成長的意義是極其深遠的。他是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根基。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任何一方面的發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心理素質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思想是指揮官,那么能否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身體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受教育者來說具有普遍意義,能夠對他們個性的各個方面、學習和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積極影響。
二、地理教育在如今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1.我國地理教育的危機
因為地理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地關系,是一門綜合自然科學和人為科學的學科。為了求得自身可持續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就必須正視人地關系中的各種事物,建立人與地之間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我們應大力發展科學的人地觀方面的教育、培養地理科技人才。這是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在經濟發展上獲得成功的重要方法之一。
2.地理教育是可持續發展的主渠道
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何為環境教育的定義。但是環境教育的發展方針主要分為三個方面:認識環境、利用環境學習和關心環境。
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經濟和科技的問題,還是復雜的社會問題??沙掷m發展戰略的提出是為了從整體上解決人類所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這需要人們從人文、自然、經濟三方面著手研究。而其中地理教育可以為環境和發展教育做出重大支持。并且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是當前教育中不可忽視的環節,其中地理教育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結語:斯賓塞曾經說過:“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p>
地理學這門學科,它包含的科學方法是極多的,比如科學抽象、觀察、驗證、類比、模擬、假說、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數學推導等等,如果讓學生掌握了幾種有效的科學方法,對他的學習和未來的科學研究是極其有幫助的。不過,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 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給孩子講的學問,而在于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當興趣已很濃的時候,再教他的學習方法,這才符合優良教育的原則。
參考文獻:
[1]趙全科.地理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Z1:185-187.
[2]朱孔山,劉京麗.論地理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J]臨沂師專學報,1999,06:38-40.
[3]張英紅.地理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9,03:70-72.
[4]梁明英,寧奉菊.論地理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泰安師專學報,2000,06:92-93.
作者簡介:馬建忠(1990.01-),男,彝族,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人,凱里學院旅游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地理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