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內涵的核心,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有力途徑。加強對高職實踐教學理論基礎的研究,深化實踐教學的創新改革,對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高職教育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實踐教學 高職 理論基礎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a)-0047-01
實踐教學是目前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它既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方法。所謂的實踐教學,就是以理論為指導,以實踐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通過學習者的親身實踐活動,并從中對理論知識形成新的理解,鍛煉操作技能,發展實踐能力,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的教學活動。
1 高職實踐教學的特征
目前對高職實踐教學的概念界定在學界中不盡一致,這主要是由于對實踐教學這一概念所選擇的理解角度不同。這種對實踐教學的認識不清及概念混亂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實踐教學在教學方式領域的理論創新意義和行動指導價值,也不利于實踐教學的深入和普及發展。
實踐教學是一種教學活動,但是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在教師和理論的指導下,實踐教學倡導學與做相結合,學生的自主操作與自我創新相結合,學習活動的感性知識和理性技能相結合,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但是,這種界定是一般高等院校實踐教學的定義,并沒有體現高職實踐教育的特色。要想全面地認識和研究高職實踐教育的理論基礎,就必須對其特點有一個全面的把握。
1.1 最重要的特點
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工與學的結合。它摒棄了傳統的對學生灌輸知識的教學方式,努力實現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理論與實踐、工作與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這不僅是高職實踐教學的顯著特點,更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是一種教學理念更是一種獨特方法。另外,這也需要高職院校及時了解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最新變動,以學生利益為本,實現校企結合,互利共贏。
1.2 較強的開放性
相對于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模式,這種開放性表現在多個方面,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教學形式的開放性、師資隊伍建設的開放性、教學評價的開放性等等。開放性的特點使高職實踐教學的課堂大門必須打開,時刻關注行業和社會的需求,及時吸取行業的最新技術成果來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這種開放性也表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創新。教師既要深入企業學習第一手的技術和經驗,同時,高職院校也要向社會及時招聘有經驗和能力的兼職教師,形成緊跟時代的教師隊伍。
1.3 對學習者的素質培養體現出完整性
高職的實踐教學對學習者的培養是完整的、全面的、具體的。既注重學習者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也注重學習者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模式的形成,從而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綜上對高職實踐教學的特點分析,筆者認為,對高職實踐教學的內涵界定,首先要從教學理念上理解,它是一種從教學活動向教學理念的升華。其次,它是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是借助實踐項目展開教學,并不是簡單的情景化再現。最后,它的目的在于使學習者掌握實踐能力和提高職業素養。所以,從多個層面對高職實踐教學進行界定,比單一層面的界定要明確很多。
2 高職實踐教學的理論基礎分析
明確了高職實踐教學的內涵和特點,對它的理論基礎分析就有了一定的基礎和針對性。
2.1 哲學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指出,實踐是人類的本質及存在方式,實踐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所以,人的主體性的體現要通過實踐教學來實現。實踐教學本身就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意,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高職的實踐教學正是通過注重學習者的主動參與來積極發揮其主體性的功能。這種主體性是全面的多層次的。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和理論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可以通過學生自主選題、策劃、實訓、總結等多樣的實踐教學的方式,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不僅能獲得技能、知識的提高,更會在這一實踐過程中伴隨著獨立世界觀的形成和改造,個人基本生活素質的完善,并最終實現個人能力、個人價值和個性發展的有機統一。
2.2 情境學習理論
情境學習理論強調的是知識與情境之間的交互作用,這種理論和高職實踐教學的情景性是一致的。實踐教學把知識的學習看做是一種基于情境的活動,是個體與環境的雙向互動。這種理論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審視和反思傳統的單一模式教育,重新認識學習的本質是一種雙向的互動而不是單向的灌輸。不僅如此,情境學習理論還提出了拋錨式教學、雙向交互式教學和認知學徒制等教學策略,對于高職的實踐教學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3 基于新知識觀的理論
知識的社會性、知識的情境性、知識的建構性。在當代知識觀看來,知識是流動的,是人們對知識的建構,是主體之間的合作和理解、溝通和對話。在這種新知識觀的引導下,應該重新定位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基礎上,教師要更多的扮演“知識的促成者,路徑的引領者”這樣的角色,為學生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資源。此外,對于高職教學來說,學習者的社會適應性和與他人協作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新知識觀強調實踐教學中知識的獲得要從單向的個體作用向雙向的交互作用轉變。不管是理論學習還是知識培養,要做到積極互動,平等交流。
2.4 多元智能理論
以發展實踐性智力為重點。多元智能理論對人們重新審視智力的實質、類型提供了新的角度。高職教育對學習者的職業能力的發展起重要作用的是實踐性智力。實踐性智力強調具體工作和生活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多元智力為基礎,以發展學習者的實踐性智力為重點,實現高職實踐教育的生產性,職業性和實踐性。
3 結語
高職實踐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和素質起到特殊作用。多年的教育實踐結果也證明,傳統的單一知識教學不可能真正實現學習者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一項技能的內容是與相應的活動內容相輔相成的,這是高職實踐教學理論的立足點。實踐型、創造型人才的培養有賴于高職實踐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實踐教學中,敢于突破權威的束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讓學生自己去接觸自然和社會,這是一種教學理念的轉變。要完成這樣的教學轉變,高職教育加強實踐教學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論高職教育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5-10.
[2]張英彥.論實踐教學的理論基礎[J].教育科學,2006(4):36-38.
[3]湯百智,杜皓.論高職實踐教學過程的優化[J].職業教育技術,2006(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