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案例教學法在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具有傳統教學法不可比擬的優勢,它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管理知識提高綜合管理能力。但該教學方法在案例資源、學生學習觀念、教學方法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就案例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路徑,闡述了個人的經驗與感想,以期對管理學課程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管理學 案例教學 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a)-0122-01
高職院校開設的管理類專業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近幾年,高職在管理學教學中引入多種新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情景模擬等等,這其中,案例教學法不失為一種更有效的教學方法,管理學案例教學能夠通過對案例的閱讀與分析幫助學生豐富關于各行業的背景知識,對于提高管理學課程的針對性和實踐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管理類專業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并在各高校管理學科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但這種教學方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教學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因此想要解決案例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就需要管理學教師不斷積極地研究新對策,總結教學經驗,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更好地發揮案例教學法的效用。
1 管理學案例教學的作用
培養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而案例教學法采取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運用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根本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可使學生充當主角,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通過解決實際案件的實踐來學習管理學的知識和技能,大大培養了學生持續學習的能力、激發了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管理知識和提高運用所學知識技能的應用能力,以達到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案例教學可使學生在案例討論與求解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協作精神。案例教學可使教師在課堂討論中更準確地發現學生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收集到大量感性材料,使教師勤于思考并及時發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不斷完善教學體系,創新課程內容,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2 高職管理學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案例資源缺乏
管理學案例教學的資源供應量不足,質量不高,尤其是用于高職管理類專業的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的案例較少,案例陳舊,缺乏一定代表性、典型性,跟不上時代要求,不能反映當前國際經濟管理水平實際情況,起不到指導實踐的作用。其次,多數采用的案例是由國外的管理學教材中摘取,我國的文化、政治、經濟與法律環境與國外不同,因此,采用的案例缺乏反映當代中國企業管理的實際。
2.2 學生學習基礎較弱
高職院校學生大部分來自應屆高中或職專,相對本科院校的學生,他們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大多對學習缺乏興趣和自信心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消極,對理論知識的接受與理解能力不強。學習過程中多數學生無法扎實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面對問題時更缺少獨立思考能力,無法參與課堂談論,即便討論也不是全面的,達不到案例教學的效果。學生學習態度以及對案例教學的重視程度、課堂討論的參與度均會影響案例教學的質量。
2.3 案例教學方法不當
教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習慣于在課上唱主角,不給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機會,學生變成聽眾,不愿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表現出消極被動的學習態度,課堂氣氛不活躍。然而有的教師讓學生全程分析和討論,卻不給予任何提示,也不對討論結果進行歸納總結,雖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與創造性思維能力,但卻容易使學生誤入歧途。另外,有的教師使用的案例是從國外的管理學教材中摘取的,與國內文化、制度、理念的差異,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所以對相關原理的理解較為片面,主動參與案例討論的積極性就不高。若案例過于簡單,學生一看便知,降低了教學要求,這些無疑與高職教育培養復合型應用人才的目標背道而馳。
3 完善管理學案例教學體系的思路與路徑選擇
3.1 完善管理學案例庫建設
案例是案例教學的核心,教學案例的編寫與收集是搞好案例教學的前提和保障。教師應加強對案例的研究與編選,在選擇案例時,應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和學生發展特點來選擇具備普遍意義或能反映事物共性的事例作為案例,更有利于學生們歸納和推理,能使學生從中總結出普遍規律。教師課堂教學上應不斷更換、補充新鮮的案例,才能確保案例的時效性,利于教師課堂上的引導。為提高案例教學水平,管理學教育工作者可編寫適合我國管理學案例教學的高質量案例庫,案例內容與素材要與時俱進,能夠反映當代中國企業管理的實際,能起指導實踐的作用。
3.2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討論參與度
由于高職學生的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因此,教師在案例的選擇過程中要考慮到案例的內容是否能充分體現管理學的復雜性與變動性,能夠使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參與到案例討論中來,在案例討論與辯論過程中,積極思考、各抒己見,從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口頭表達、溝通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營造輕松的課堂討論環境和氛圍,使案例教學更具趣味性,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樂于探索研究、勤于學習的良好習慣與態度。
3.3 轉變傳統教學理念
高職教師,應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采取與學生、社會需求相結合的、以實踐為導向的新型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扮演“導演”的角色,讓學生充當“演員”的角色,課堂討論中因勢利導,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發揮潛能,鼓勵不同觀點的爭辯,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索熱情。另外,案例教學可適當采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通過視聽來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增強信息傳輸的有效性,增加案例教學的樂趣。在案例的選擇過程中應注意案例的難易度和學生的接受程度,以免降低教學要求和學生對案例的參與度。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應通過總結來幫助學生思考問題,使學生調整思路,理解理論知識,能舉一反三將所學理論知識付諸實踐。另一方面,教師應深入企業實際管理活動中進行頂崗鍛煉,找尋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對管理有更為直觀的認識,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提升教學水平。
4 結語
管理學案例教學法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要針對目前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不斷研究新對策、挖掘新方法。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精選案例、控制課堂討論氣氛、認真歸納總結、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等方面的努力使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我們希望,管理學案例教學隨著社會發展和對學生專業知識技能要求的提高而不斷改革與創新,促進管理學科的不斷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優秀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麗,賈敬全.完善管理學案例教學的思考[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115-117.
[2]李書光.案例教學法在高職管理學中的應用[J].高職高教研究,2012(86):122,166.
[3]王作成.論案例教學法在高職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09(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