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工具性學科。在中職教學中,要重視語文教學,創新教學方法,突出能力訓練,有效提高學生職業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職語文 重要性 教法創新 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a)-0126-01
當前,在中職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專業課、輕語文等文化課的問題,出現了“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跛腳”現象,導致教學工作不和諧發展,造成學生自我發展能力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整體素質和就業質量的提升。同時,筆者對我校近四年就業的1600多名學生工作狀況進行了調查,其中有35名學生已被提拔為部門主管或車間主任,這些學生中大多語文運用能力強,工作業績突出,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因此,加強中職語文教學,對提高學生職業能力,促進學生后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 更新理念,提高對中職語文教學的認識
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要緊跟職業教育發展步伐,更新理念,樹立語文教學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的思想,糾正認識上的偏頗,改變教學中的“不作為”,讓語文從“副科”向“主科”回歸,這樣才能在教學中變被動為主動,真正讓語文教學凸現出自身的功能,發揮出應有的優勢。同時,引導學生重新認識語文學科的重要性。筆者在教學中避開簡單的說教,選取我校優秀就業學生的成功事例,讓典型現身說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們會自覺地從身邊成功學生身上汲取經驗,自發地增強學習語文的內驅力,提高學習興趣,那么做好語文教學工作將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 創新教法,突出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打破傳統語文教學“追求分數”的“枷鎖”,準確定位中職語文教學。《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能用普通話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能根據職業工作的需要,恰當進行口頭表達與交流”,“能根據職業崗位的需要,寫作總結、說明書、記錄、海報、簡報等應用文”。另外,從我校近幾年學生就業情況來看,那些“能說會寫”的“香餑餑”非常走俏,這方面“有軟肋”的學生較為“滯銷”。由此可見,說寫能力的訓練是中職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頭戲,語文教師要瞄準重心,優化教學,突出教學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職業能力。這樣,中職語文教學將會呈現出一片燦爛明媚的春光。
一是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語文課堂應是一個大舞臺,教師導演,學生表演。如果要在這個舞臺上呈現出情節跌宕、扣人心弦的戲劇,那么導演就要有高超的駕馭舞臺藝術的能力。基于這一認識,本人在教學中有的放矢,靈活運用多種教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樂學愛學,效果不言而喻。如在教學《雷雨》時,運用了情景再現法,即研讀課文—課外排練—上課演出。學生熱情高漲,積極參與,“演出”非常成功,令人耳目一新,學生對人物性格、藝術表現手法也有了更為透徹的理解。同時,也為學生搭建了一個表現自我,展示能力的平臺,一舉多得。在上《赤壁之戰》時,采取了合作學習法,我將所有“包袱”甩給學生,并將學生分成五個小組合作學習,最后由組長向全班匯報學習成果。這一下,各小組內進行了分工,有的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有的進圖書館查閱資料……組內配合協作,組間“明爭暗斗”,忙得不亦樂乎。在匯報中,翔實的內容、嚴密的思路、生動的講解出乎我的意料,精彩新穎的觀點紛至沓來,猶如四方佳肴的拼盤,令人回味無窮。當然,教無定法,只有因地制宜,選擇適合學生及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才能實現教學相長。
二是突出說話能力訓練。口語表達交際能力是中職生的一大“看家”本領。因此,我把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作為一項重心工作來抓,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齊下,效果較為明顯。首先是講普通話。要求學生不管在課堂、宿舍等公開場合,還是同學間聊天等都要說普通話,“逼”學生講普通話;合理調整教學計劃,滲透普通話等級考試內容,鼓勵學生參加普通話能力測試,為實現高質量就業添加籌碼。其次加強訓練。每節語文課前五分鐘為學生輪流說話時間,增加課堂提問頻率,每天大聲朗讀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文章,模擬求職應聘面試,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演講活動等等,學生在鍛煉中克服了緊張心理,增強自信心,達到愿說、敢說普通話。再次是說話技巧地指導。重點在語速語調、表情手勢等說話技巧方面給予指導,提醒學生積累詞語、名言、古詩詞等,努力做到說話音亮字清、語速合理、用詞準確、得體大方,達到“能說會道”。當然,說話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貴在堅持。
三是重視寫的訓練。寫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書寫。根據本人多年的經驗,中職生大多書寫不規范,錯別字也較多。因此,本人在教學中,加強寫字基本知識指導,把寫字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堅持不懈。第二是應用文的寫作,這是中職生又一必備的本領。首先教師簡明扼要的講清每一種應用文的格式要求,寫作注意事項等。其次是優化教學方案。在應用文的教學中,我大多采取了流行的“案例教學法”,例如在上“求職應聘”內容時,模擬安排了應聘考試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然后相互點評,達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目的。另外還要科學篩選寫作素材。我在教學中堅持“避虛就實,避大就小”的原則,如在教學“撰寫調查報告”內容時,將調查范圍放在學校的超市內,做到調查內容實、范圍小,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
總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制定教學計劃,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始終為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服務,努力適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和市場經濟需求。
參考文獻
[1]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Z].
[2]戴麗莎.應用文寫作教學質量提高之我見[J].教師·理論研究,2008(6):84-85.
[3]鄭淑芬.案例教學法的作用、實施環節及需要注意的問題[J].教育探索,2008(4):60-61.
[4]普通話水平測試教程[M].3版.甘肅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