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對國內開設醫學信息管理專業的28所院校的詳細課程設置進行了調查研究與分析,并結合本校多年的辦學經驗,利用課程前趨圖進行分析,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對醫學信息管理專業多學科知識交叉融合問題提出了幾條具體的解決辦法,為后續課程設置及制定教學計劃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醫學信息管理 知識融合 前趨圖 教學計劃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a)-0150-02
醫學信息學專業是醫學領域與管理學、計算機或電子通信等應用領域的交叉學科,培養具備醫藥學基礎知識、信息管理知識、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衛生信息管理、醫學信息學處理與醫療決策支持系統設計思想和方法,具有團隊協作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1]。
隨著我國醫改的不斷加深,醫療信息化也變的越來越重要。據《2013年中國醫療行業信息化建設與IT應用趨勢研究報告》[2]顯示,2012年中國醫衛行業IT投入達185.6億元,較2011年同比增長22.6%;2013年醫衛行業信息化建設投入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趨勢,投資規模預計將達到225.5億元人民幣。由此看出國家對醫療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加強醫療信息化的建設不僅需要國家提供財政、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一大批具備專業知識的醫療IT人才來提供支撐。因此,加快培養同時具備醫學知識、信息技術與管理學知識的人才至關重要。
本文通過對全國開設醫學信息管理及相關專業的28所院校的課程設置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與分析,并根據我校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醫學信息管理專業在教學過程中的計算機知識與醫學知識的融合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為后續醫學信息學專業的教學及課程設置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1 課程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對國內開設醫學信息管理專業的28所醫學院校的課程設置進行調查與分析后,我們發現本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1 課程開設順序混亂
一些課程的開設必須建立在與其相關的另一課程的基礎上,例如,數據挖掘技術開設在數據庫之前,這樣不僅增加了老師的教學壓力,也提高了同學學習的難度。
1.2 跨學科知識融合困難
醫學信息學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處理好多學科之間知識融合問題的確困難重重。國內院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往往只是將各學科簡單堆疊,課程間缺乏緊密配合,遠沒有達到融合的程度[3]。計算機專業的老師往往不了解醫學知識,醫學教師不了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不知道該如何將自己所授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進行有機融合。因此,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做到了知識的簡單疊加,并沒有進行深層次的融會貫通,造成學生偏科思想嚴重,邏輯轉換困難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大大影響了教學的質量。
2 醫學信息管理專業主干課程及前驅圖分析
通過歸納與分析28所院校醫學信息管理專業詳細課程設置,我們主要將本專業的主干課程分為醫學基礎類、數學基礎類、信息技術類以及管理類四個類別。為解決好本專業學科開設順序混亂問題,我們總結了專業主干課程的先后依賴關系,并畫出了它們的前趨圖(見圖1所示),用此圖指導課程設置。
3 跨學科知識融合
為更有效的解決好醫學信息管理專業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
(1)開設醫學和計算機交叉學科的相關課程并且引進復合型人才授課。通過開設醫學和計算機交叉學科的相關課程來促進醫學知識和計算機知識的有機融合,如醫學圖像處理、醫學數據挖掘等。醫學圖像處理是指用數字圖像處理手段來處理醫學圖像,以輔助醫生診斷;醫學數據挖掘是指從大量的醫療數據中提取或“挖掘”出有用的知識,并將這些知識按照某一特定模型進行組織,用于醫療決策支持或統計分析。這些課程將醫學和計算機很好的融合到一起,方便同學進行學習和理解。
(2)開展課間實習,注重綜合能力培養 在教育與教學過程中,要定期組織同學們進行課間實習,使其深入到醫院各科室,詳細了解整個醫院的業務流程及醫院各系統的操作流程和整體網絡部署及架構。使同學們能夠更好的熟悉現場的工作環境,對遇到的問題能夠及時自主的解決,在開放式的教學環境中更加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
(3)跨學科學術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該多為同學提供課題研究的平臺與機會,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到不同學科的課題研究過程中,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與思維方式來解決其他學科的學術問題。這樣跨專業、跨學科的學業競賽可以讓同學們以“主角”的身份參與其中,以更加主動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實現知識的融會與貫通。
(4)以畢業設計為驅動,學以致用。在完成所有理論教學內容后,學校通過安排同學到醫療機構、醫療軟件公司或制藥企業等地方進行實訓與學習,并結合自己實習期間的所見所感及自身的知識積累,來開發一個與本專業相關的信息系統作為畢業設計。以此為驅動,幫助同學們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與整合,為參加工作做好充足準備。
4 結語
解決好多學科知識交叉與融合問題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需要社會、學校、老師及學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斷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明晰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改進教學方法(PBL教學法[4]、任務驅動教學法[5]),有意識的進行實訓與鍛煉。緊跟當下知識融合、技術集成的時代要求,著力培養適合時代發展需要,既有寬闊知識面,又有強烈變革思維的“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羅鐵清,周燃犀.醫學信息學專業醫學知識培養方法的探索[J].醫學信息,2011,24(3):1138-1140.
[2]中商情報網.2013年中國醫療行業信息化建設與IT應用趨勢研究報告[M]. ASKCI Consulting Co.,Ltd,2013.
[3]候躍芳,張浩.國內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設置調查研究[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2,33(1):12-15.
[4]李振聲,馬顯光,鄧玲.PBL教學法在軍隊醫學院校《生物醫學工程》中應用的探索研究[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2011,28(6).
[5]吳磊,李舒.論中醫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人才的培養[J].醫學信息,2011,24(1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