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適應現代醫藥學模式和我國衛生服務的發展要求,需要更多復合型高技能中藥專業專門人才,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突出高職中藥專業特色,以中藥專業技術實踐應用能力訓練為主線,搭建實踐與產業相融合的實訓基地體系,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構建高素質“雙師型”師資隊伍,全方位、立體化加強實踐教學,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提高中藥專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中醫藥人才的需要和保障。
關鍵詞:高職 中藥專業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a)-0183-02
中藥產業是我國獨特的民族產業和戰略產業,隨著中藥產業現代化的發展,需要更多復合型高技能中藥專業專門人才,以及能在教育、科研、生產、管理等醫藥領域從事專門技術性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按照高職院校中藥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進一步提高中藥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適應于現代中藥行業的行業需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準確專業定位,完善人才培養實施方案,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結合本校十幾年來的藥學專業建設經驗,提出幾點思考意見。
1 人才培養方案應與高職中藥專業特色相適應
提高中藥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是加強醫藥學教育工作的核心,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提高醫藥學教育質量的關鍵。高等職業教育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來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強調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并重,畢業生具有直接上崗工作的能力。高職中藥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需要結合中藥行業實際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專業技能考核標準,對學生實施職業技能考核鑒定,使學生畢業時能同時獲得相應的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中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必須了解中藥生產、中藥鑒定、中藥管理、中藥購銷等崗位具體的工作任務,才能合理確定所要培養中藥專業人才應掌握的職業技能。教學項目應該具有中藥專業職業教育的實踐性、先進性和針對性,根據學生的素質特點和職業崗位需要進行合理安排,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開設;堅持以能力為本位,以發展技能為核心,突出中藥專業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培養主線,訓練內容做到從單項技能到綜合技能,層層推進,逐步提高專業能力素質。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實踐應用教學環節貫穿教學過程。只有明確中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才能制定出一個真正符合高職的中藥專業辦學方針,又能與區域經濟和行業崗位對中藥專業人才的需求相適應的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
2 以中藥專業技術實踐應用能力訓練為教學主線
實踐應用教學是保證和提高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和必要手段。實踐應用教學由藥學專業教師或者醫藥行業中藥專業人員指導,帶領學生完成實踐或實訓內容。教學方法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應用能力為主,理論為實踐服務的教學理念,以工學結合作為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切入點,構建以中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課程體系,促進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考核鑒定認證教育有機結合。按照職業技能資格考核的要求,將相關知識和技能引入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中,突出中藥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實現課程與職業能力的銜接和融合,使學生具備熟練的中藥專業實踐技能,成為中藥生產、經營、醫院的藥學服務第一線從事中藥生產、銷售、用藥咨詢等知識型中藥專業技能人才。
3 搭建實踐與產業相融合的實訓基地體系
高職院校應加大中藥專業實訓設備的投入力度,優化專業實驗教學資源,適時添置、更新與工作崗位相對應的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按照產、學、研一體化的課程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動手機會,以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除了建立常規的中藥專業實訓室,如中藥標本館、中藥藥劑實訓室、中藥炮制實訓室、中藥鑒定實訓室、中藥購銷實訓室、中藥成分分析實訓室之外,還應加強橫向聯系,與周邊規模大、實力較強的中藥生產或經營企業建立校企合作,聯合構建校外中藥專業實訓實習基地,實現實踐-與產業相融合,邀請中藥行業專家、技術人員授課,熟悉中藥生產、經營崗位的具體操作過程,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專業管理人員為學科顧問,對中藥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提供指導性意見。通過高校與醫院及醫藥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使學生縮短專業理論與實踐崗位的距離,還可以利用校外中藥專業實訓基地先進的設備和完善的工作體系為學生專業實訓提供良好的軟硬件環境,達到畢業后可零距離上崗的人才培養目標。
4 加強學生職業素養,注重學生就業指導
高職中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應按照有利于提高學生專業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要求,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中心,使人才培養方案具有“雙證教育”職業教育特色,促進學歷教育與認證教育有機結合。在課程設置中除按照中藥專業職業技能資格考核的大綱要求將職業基礎課和職業技能引入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外,還應開發對學生進行中藥專業職業素養教育和開設行業規范、國際標準教育的相關課程,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中藥行業就業形勢千變萬化,應始終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念,先就業再擇業,幫助學生了解社會、行業和企業的現狀與需求,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基礎,通過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班、特設班,在原有藥學專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適合中藥專業特點和區域特色的學生就業推薦模式。
5 強化教師實踐能力,構建高素質“雙師型”師資隊伍
教學質量的核心來源于教師素質的高低,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師構成,除了具有扎實的專業教學理論教師外,還必須具有要一支相對穩定、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專業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高職專業教師除了要熟悉本專業的系統知識和理論之外,同時還要具有很強的本專業的實踐能力。通過完善和制定可操作的師資隊伍建設方案,打造一支具有現代高職高專職教理念,教學能力強、動手能力過硬,熟悉中醫藥行業,結構合理的高素質“雙師型”師資隊伍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保障。雖然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憑借過硬的“系統理論知識”通過國家正式執業資格考試,獲取了某一些行業的執業資格,但是還是存在缺少實踐經驗,沒有在行業的執業過程,這并非真正的雙師型教師。高職院校中藥專業在“雙師型”教師培養方面可通過以下措施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一是對于開設的專業技能課特別是實訓部分聘請中藥企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或技術骨干來講解,一方面他們可以把實際工作中最新的技術和自身的生產經驗傳授給學生,同時可以通過他們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合作;二是專業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參加中醫藥企業生產實踐,同時學校也應制定一些激勵制度,如教師利用假期到企業實習可以給予相應的工作補貼,或者在晉級或評優、評模時給予加分、優先考慮等政策鼓勵;三時是充分利用藥學專業制劑實訓中心,與周邊著名的制藥企業共建“中藥新品種開發實踐基地”,專業教師與制藥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四是通過校外實訓基地的訓練,帶領學生到企業參觀或給學生創造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校內專業教師也可以借聽課、課下交流捉高自身實踐能力,可以結合指導學生定崗實習的機會,將校內工作合理安排,輪流派專業教師到中藥生產企業、營銷企業去鍛煉;五是在對學生進行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時,加強與中醫藥行業專家的溝通,嚴格按照行業規范來制定考核內容、考核方案,共同培養一專多能型的學生。通過這些措施完善實踐教學方案、實踐教學標準和實踐教學管理,培養出一支既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具有過硬的實踐本領的、合格的滿足中藥專業建設和發展需要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已進入各學科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時代,建立政府、社會和學校有機結合的醫藥學教育質量保證體系,實施醫藥學教育認證,開展以本科醫藥學教育標準為依據的醫藥學教育專業認證工作,以認證結果作為審核醫藥學教育招生規模的依據,并將認證結果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各醫學院校在實行本科醫藥學教育標準的過程中,要創造性地加強和改進教學工作,努力探索和建立健全學校內部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和運行機制,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應該是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能夠適應現代化科學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中藥專業人才,為推動中藥產業現代化的發展,需要更多高技能專業人才。在高職院校中藥專業教育教學中進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以中藥專業實踐應用教學為主線,改革傳統理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是培養綜合型、高素質中藥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任漢陽,李根林,黃信真,等.21世紀高級中藥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J].藥學教育,2006,16(4):1-3.
[2]楊建毅.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探討與實踐[J].才智,2012(13):12l-123.
[3]王琪,王金輝,李鵬,等.構建創新性中藥專業實踐教學平臺[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