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為了培養護生的責任心,在護理教學中采用換位思考教學,分析其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間于我院進行實習的98例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9例,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的方法,而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引入換位思考的理念,比較兩組護生的理論成績、實際操作成績以及患者的滿意度、投訴情況。結果 研究組護生理論成績、實際操作成績高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研究組高于對照組,投訴率研究組低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結論 相比于傳統帶教,引入換位思考可以培養護生責任心,增強護生實際操作技能與理論,降低患者投訴率,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換位思考 護理教學 責任心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a)-0193-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自我保護、維權意識不斷增強,護理糾紛時常發生。護理實習生是醫學護理事業堅實的后備力量,增強護生的責任心對提高護理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換位思考是一種交換立場,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1]。在護理教學中引入換位思考有助于護生對患者的理解,增強其責任心,從而更貼心地為患者服務。本研究對98例護生采用換位思考護理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間于我院進行實習的98例護士為研究對象,98例護生均為女性,年齡在18~2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0±1歲。其中中專22例,大專35例,本科41例。隨機將98例護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9例,兩組護生在年齡和學歷上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的方式進行教學,即一對一教學,護生通過觀看帶教老師的操作并結合所學理論模仿學習。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引入換位思考,具體為以下幾方面。
1.2.1 設置換位思考教學課程標準
針對不足和臨床發現的問題,進行備課,選擇、設計情景模擬內容、步驟和過程,通過演示和討論,最終選擇合適的模擬場景和教學方法,針對臨床常用溝通環節,如新病人接待、手術前溝通、術后康復指導、離院前的溝通等內容進行換位演練:如進行病人、家屬、門診護士、主班護士、責任護士等角色扮演,同時進行角色互換,如服務態度正反對比,急診和慢診病人接診方法等,培訓者相互學習點評。最后老師點評、分析、總結、歸納,指出整個模擬進程中的不足與可取之處。
1.2.2 教學前的準備及如何授課
教師課前的認真準備,將教學目標巧妙地融于生動形象的故事情景中。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讓護生感受、體會和領悟。不僅增加了護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還使護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1.2.3 換位思考教學訓練的構建
讓學生體驗溝通技巧與換位思考,除了采取見習、實習期間的床旁教學、書面教學、專題講座、專題討論和經驗交流等方式進行教學外。還可以采取小組角色轉換活動,讓學生分別扮演特定的角色或某種疾病“患者”與“護士”進行交流,通過角色扮演,鍛煉學生換位思考的能力,培養清晰明了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以改進護生的交流方式和提高溝通能力,培養理解和尊重患者的思維習慣。為了加強溝通,護生應該學會以心換心,這是換位思考的關鍵,要用自己的責任心換取患者的信心;要用自己的細心,換取患者的舒心;要用自己的耐心,換取患者的安心;要用自己的愛心,換取患者的放心,從而有效防范醫療糾紛。
1.2.4 臨床情景體驗過程的設置
護生技能操作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培訓,給護生灌輸一種“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4]。通過塑造模擬病房,護生扮演患者、護士等來培養護生的應變能力、動手能力。首先帶教老師要給護生交代病房的重要性,指導“護士”要將模擬病房布置得干凈、溫度適宜、色調柔和,便于“患者”保持平靜、放松的心態;指導“護士”正確著裝,保持穩重、大方,使“患者”產生信賴感;注射、鼻飼法等要求護生輪流扮演體驗,即“護士”和“患者”身份交替,讓“護士”操作,“患者”交流感受,評價“護士”操作的舒適性等。通過換位思考與角色扮演,讓護生明白那些操作對患者來說會導致不舒適等,加強護生印象,以便在實際操作中小心謹慎、正確處理。
1.2.5 統計學方法
將兩組護生的理論、操作成績以及患者滿意、投訴等情況導入到數學分析軟件spss12.0中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觀察分析換位思考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并分析兩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2 效果評價
2.1 兩組護生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對比
研究組護生平均理論成績為90.2,操作成績為95.6,對照組護生平均理論成績為79.8,操作成績為87.3,兩組差異較明顯,即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2.2 兩組護生患者滿意度與投訴率對比
研究組49例護生中,患者滿意47例,滿意率達到95.9%,無一例投訴;對照組患者滿意40例,滿意率為81.6%,投訴有3例,投訴率為6.1%,患者滿意率和投訴率兩組均具有明顯差異(具體見表2)。
3 討論
3.1 換位思考教學法明顯提高了護生理論成績、操作成績
就是要求雙方交換位置思考問題,避免地位不對等、消息不對稱引發的矛盾,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流環境。護理教學中引入換位思考,增強護生對患者角色的覺悟,以保持平和心態,促進與患者的交流中拉近距離。換位思考指導護生要學會將心比心,護理操作前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哪些服務是患者最樂意得到的,哪些服務是患者不想看到的,耐心為患者服務,患者感受到護生的良好服務也會心情舒暢,進而促進其康復。另外,通過換位思考,有利于幫助護生在遇到患者無禮行為時保持平靜心態,避免發生沖突[5]。
3.2 換位思考教學法有利于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減少了投訴率
護生提高溝通技巧良好的的護患關系是順利實施各種護理操作的基礎,帶教老師指導護生理解患者急躁、焦慮等情緒,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理解患者尋求幫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無理、無序表現;通過換位思考可以培養護生耐心,塑造良好的護患關系;學習相關溝通技巧,和氣應對各種咨詢,快速、準確答出患者內心期盼得到的解答,避免發生誤解,使患者感受到護生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懷[2]。
3.2.1 換位思考教學法有利于培養護生責任感
護理教學中引入換位思考,旨在培養護生的責任感。帶教老師首先引導護生想像,假設我是患者,愿意選擇有經驗、操作技能好的護師還是愿意選擇一個沒有經驗的護生來進行穿刺或者其他護理;指導護生理解患者出現的怕護生操作不當引發痛苦這一心理,增強其職業責任感,明白自身操作等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康復[3];從患者角度出發,培養護生責任心,進而使護生主動接觸患者,耐心滿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更好的配合護理工作。
3.2.2 換位思考教學法有利于護生角色的轉變,從而轉變服務理念,改善服務態度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觀對護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校的護生大多數是90后的獨生子女,在這個特殊的群體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盲目自信與自傲,以我為中心的意識在醫學生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現[6]。我們利用培訓者參與不同的角色扮演,幫助其學會換位思考,使其能從病人和家屬的立場上體會到“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觀點[7]。通過換位思考,使護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服務態度的重要性。
總之,只有真正站在病人的角度,作為病人才能感受到,與醫護人員交流時態度的重要性,它直接影響病人的心情,并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換位思考。本研究在護理教學中引入換位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組護生理論成績、實際操作成績較對照組高,患者滿意率較對照組高,患者投訴率較對照組低。總而言之,換位思考有利于護理人員理解患者,同時增強自身責任心,促進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度和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小青,賈蒞彥,殷梅,等.“角色扮演法、角色換位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和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2,361(20):80-83.
[2]黃文婷,陳廣華,張芳華.換位思考,人性化服務在門診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09,4(27):242-243.
[3]王玲.換位思考法在護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4):90-91.
[4]陳茵,姜娜.社區護理教學中高職護生人性化服務意識培養的探討[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76(2):33-36.
[5]李韶彬.神經內科護理教學應用臨床病例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73(5):74-113.
[6] 李遠珍,李朝品,范曉麗,等.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在職護士“溝通技巧”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1,10(6):63-64.
[7] 袁曉麗,江智霞,酒井順子,等.運用情景模擬教學提高護理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實踐及效果分析[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9,32(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