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主要依據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等理論,對學生身體機能結構的再認識,并且采用了多種研究方法,例如: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測試法、邏輯論證法與數理統計法等,對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的體能系統進行了全方位的審視;對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的多項身體機能指標的測試,運用分層逐步回歸篩選出了能反映學生身體機能水平指標。對影響學生體能訓練的內容、方法與原則進行綜合整體研究,從而對高校體育專業的學生身體機能的訓練提供依據。
關鍵詞:羽毛球 多球練習 身體機能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a)-0209-01
眾所周知,現代體育運動對學生的體能要求非常高,身體機能水平好的學生在教學和訓練中有非常大的優勢;反之,不好的學生在教學和訓練處于劣勢。在高校羽毛球專業訓練中,運用羽毛球多球練習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水平。
羽毛球多球訓練法主要是通過在制定的時間范圍內,連續不斷并反復擊球的方法,來增加訓練的強度,通過各式各樣的擊球步法與技術,來加大身體的上肢、下肢與腰腹的力量,這不僅可以加快練習者全身的血液循環,還可以增強訓練者心管系統以及呼吸系統的功能,這對學生的身體機能有很大的提高。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我國體育工作者也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重視運動員的機能能力狀況的研究,根據不同項目發展的要求,把身體機能的訓練作為項目訓練的基本要素之一,并提到了突出的位置。在測試項目和測試手段的選擇上差別很大。對身體機能研究,主要是不同負荷狀態下機體的代謝與反應狀況。主要集中于身體機能中的脈搏、血壓、血紅蛋白、血乳酸、血清肌酸激酶和腦電圖等。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體育學院2007級社會體育、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專業學生24名;體育學院2008級社會體育、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專業學生24名;體育學院2009級社會體育、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專業學生24名。體育學院2010級社會體育、體育教育專業羽毛球專業學生24名。共96名學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收集和查閱有關的著作和文獻資料,廣泛學習、吸收和利用前人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研究成果,根據對已有資料的考察確定本課題的研究方向和內容。在具體研究過程中,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整理、歸納、分析、加工、概括等,為本研究的論證和對比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論和實證依據。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重點閱讀和分析,并做分類整理與綜合,收集和歸納了羽毛球專業學生的身體機能指標。
2.2.2 數理統計法
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并對調查研究結果及影響羽毛球專業學生的體能的各因素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
2.2.3 實驗對比法
隨即抽取48人為實驗班,48人為對照班。實驗班采用多球練習8周,每周3次課,每次課90分鐘。對照班也是練習8周,每周3次課,每次課90分鐘。對照班沿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3 身體機能有效指標的篩選
肌肉的活動達到最大體強度,運動器官和內臟器官是在大量缺氧條件下完成這種最大強度。由于羽毛球運動時間短、強度大、單位時間的能量消耗大、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無法在短時間供應足夠的氧氣。所以,羽毛球運動的能量來源主要靠肌肉中無氧代謝供能。
肺活量/體重是人體自身的肺活量與體重的比值,即每千克體重的肺活量的相對值來反映肺活量與體重的相關程度。這一指標直接反映了羽毛球對運動員無氧供能系統與呼吸系統有較高的要求。
4 多球訓練對身體機能的影響
4.1 多球訓練手段的選擇
多球訓練的形式有所不同,這需要根據學生訓練的效果而采取訓練,不同的球數、組數以及練習方法,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效果,本文就以學生的各個訓練手段為判斷標準,提高羽毛球專業學生的專項體能訓練。根據羽毛球的運動特點和羽毛球比賽時運動員的心率為依據來確定羽毛球多球練習的手段和組合(見表1)。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1)多球練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享受運動中提高體能水平,從而為提高羽毛球的技術和戰術水平打下堅實的體能基礎。
(2)提高練習的密度和運動量,增加了擊球力量,增強了練習的難度提高身體素質。有利于羽毛球運動技術的快速掌握、提高及運用。
(3)多球練習法對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有很好的作用,增強了擊球動作的穩定性。有利于羽毛球運動技術的快速掌握、提高及運用,強化正確的技術動作。
(4)身體機能指標是以肺活量/體重、作為羽毛球專業學生的體能結構特征的指標,羽毛球運動對學生的無氧能力的高度要求,說明無氧供能能力是羽毛球專業學生體能的關鍵因素,也揭示了我們在羽毛球專業學生的體能訓練中應加強。
5.2 建議
(1)運用多球練習時,發球的球路應該有簡單到復雜,可以先發兩個后場—— 兩個前場,一個后場—— 一前場,最后四個角不固定發球,這樣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
(2)運用多球練習時,應及時糾正、改善擊球的技術動作,使學生在節省體能的狀態下完成擊球動作。
(3)運用多球練習時,針對實戰,進行擊球點與落點的結合,培養回球落點準確、球路刁鉆、大膽變線的技術風格。
參考文獻
[1]潘莉.羽毛球多球訓練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2):77-78.
[2]王剛,朱琦.對高校羽毛球運動員身體訓練現狀的調查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141-142.
[3]翁林.高校羽毛球運動發展現狀與對策[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3):105-107.
[4]李佑發,魏高峽,陳谷.優秀羽毛球運動員的身體機能評定[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5(3):23-24,27.
[5]唐輝.優秀羽毛球運動員訓練的生理、生化指標評價[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8):90-91.
[6]周偉建,潘雯雯,戴美仙.羽毛球多球訓練對提高身體機能能力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5(3):93-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