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控制好實踐課堂秩序和節奏,讓學生能夠喜歡自己的課程,并且最大化的吸收課堂講授的知識?那么就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規律并且從心底喜歡他們。
關鍵詞:立規矩 授課速度 實踐課堂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a)-0220-01
本文讀者主要是面向新入職教師,和大家一起進行課堂管理及控制技巧的經驗分享。對于教師來講,如果控制好課堂秩序和節奏,讓學生能夠喜歡自己的課程,并且最大化的吸收課堂講授的知識,那么就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規律并且從心底喜歡他們。
下面以《web界面設計》課程為例進行講解,具體的管理和控制方法有三種:立規矩、控制授課速度和及時表揚。
1 立規矩,并且認真執行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面對近百人的課堂更是如此。首堂課很重要,需要講清楚課程的內容、位置和重要性,明晰成績給定的方法,以及上課時必需要共同遵守的規矩,同時前三堂課一定要認真執行。
(1)課程概述:從專業與課程建設的角度出發,講述課程的授課內容和作用。講清楚專業、課程體系和本門課程的關系。
(2)考核方式:告訴學生整個學期成績的組成,還有所占的比例,讓他們心中有數。
(3)分數加與減:這是考核的細節指標,講清楚什么是加分項(正面的、被鼓勵的行為),什么事減分項(破壞課堂秩序,不被允許的)。
(4)成績更新和展示:對于自己的評價體系,有完整的展示環節,相當于要讓學生對激勵措施有體會。下圖是對于學生平時成績做的評價表,每一次作業是否提交,優秀、良好還是及格都有相應的分數,而且還會挑出優秀作品進行分享,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分數后面還增加了升級的環節,類似于他們最喜歡的游戲獎勵制度,如圖1所示,事實證明這非常有效。
2 控制授課速度,讓學生明白是基礎
學生對于未知的知識領域,都具有探索的動機和興趣,因為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堂課時他們興奮的眼神,亮晶晶的,充滿了希望,但是很多時候過了一、兩周之后,很多人的眼神黯淡下來了,為什么?原來阻擋他們探索步伐前進的最大障礙就是聽不懂。
在課堂上,學生是根本,我們應該盡一切力量,讓講授的知識能夠簡單、清晰、準確甚至有趣的傳達下去。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學校,傳授專業的知識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學校首要目標應當是培養獨立工作和獨立思考的人,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總是鼓勵學生去實際行動。所以首先傳達了知識,要讓學生懂;然后給學生時間想;最后留出時間或者任務給學生實踐。
根據已有的授課經驗,如果在聽懂的情況下,80%的學生都是愿意學習的,所以分析學生、分解課程、授課形式多樣化,都是咱們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
這部分的內容具體概括如下,會通過實際授課過程中的案例來進一步講解。
(1)懂:用形象的例子作比喻。
(2)想:給學生時間思考和嘗試很重要。
(3)愿意:主動學習勝于一切。
例如,繪制奧運五環這個案例,它是開放性任務,沒有標準的答案,學生可以應用自己知道的任何技術實現,只要結果出來就好。你會發現學生對于這樣的題目特別有興趣,一聲令下,全部動起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用選區,有的用蒙版,還有的摳圖等等,到了規定時間一統計,至少有10種不同的方法,而且學生們在交流這些方法的時候,還不斷想出新的方法。所以說,學生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親自動手實踐。
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和信任,因為我們需要培養的是獨立工作和獨立思考的人,而不是只會工作的機器人。
3 鼓勵和表揚是捷徑
人類學習的第一項動機是探索心,前面已經講過,第二項動機就是好勝心,或者說得婉轉些,是期望得到表揚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
沒有這種精神刺激,人類合作就完全不可能;一個人希望得到他同類贊許的愿望,肯定是社會對他的最大約束力之一。但在這種復雜感情中,建設性同破壞性的力量密切地交織在一起。要求得到表揚和贊許的愿望,本來是一種健康的動機;但如果要求別人承認自己比同學、伙伴們更高明、更強有力或更有才智,那就容易產生極端自私的心理狀態,而這對個人和社會都有害。因此,學校和教師必須注意防止為了引導學生努力工作而使用那種會造成個人好勝心的簡單化的方法。
針對學生的這些心理,我采用了下面幾種方法:(1)優秀作品和好的表現要及時表揚和展示。(2)表揚的時候優點說的越具體越好。(3)學生們勇敢的嘗試和創新要鼓勵。(4)批評時最好別點名。
講了這么多,其實核心的思想就是要喜歡學生,發現學生的優點,通過知識的傳達建立起信任的橋梁,老師不只是傳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獨立工作和獨立思考的人。
參考文獻
[1]胡德海.教育學原理[M].甘肅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