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校在近期舉行的市級2012年技職院校護理技能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通過回顧比賽,結合我校具體情況,總結收獲與反思,認識到從選手選拔到培訓、指導,甚至日常教學,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要通過競賽看到護理技能教學與臨床護理的差距,發現教學中存在的盲點,拓寬教學思路,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護理 教學 技能競賽 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7(a)-0116-01
“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這是教育部提出的響亮口號。前教育部部長周濟說,舉辦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我國教育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設計與創新,也是新時期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推進器。為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加強技職院校之間的交流,提高教學質量,展示職業教育辦學成果,促進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我市近期舉辦了2012年技職院校職業技能競賽,護理技能競賽包含在本次比賽項目之中。本次護理技能競賽共有3所來自我市衛生職業院校的15名選手參加。我校基礎護理教研組多位教師在校領導和教務科的帶領下,積極組織、悉心指導護理專業學生參加選拔和培訓,參賽的5名選手囊括了總成績前5名,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通過回顧比賽,我們既有收獲又有反思,下面以我校學生參賽的具體情況為主,談談筆者的體會。
1 收獲
1.1 加深了對整體護理觀念的理解
整體護理是以服務對象為中心,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框架,系統地、整體地進行護理服務和護理管理的模式。本次比賽改變了以往以表演為主的單項技能操作的競賽模式,而是采用設計情景案例、進行角色扮演的方法進行競賽,要求選手在競賽中按照護理程序的步驟完成護理工作,本次參賽的每一位選手都切實做到護理程序的五個步驟,受到評委的認可和好評,這使學生對整體護理和護理程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在本次競賽的多個項目中,整體護理觀念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和詮釋。
1.2 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有所提高
綜合職業能力是一個人能勝任職業活動的主觀條件,是指個體執行或完成職業活動或成功地適應職業活動中發生特殊情況的表現,而且是可以由個體自由控制并受動機影響的表現,是人具有的職業素質的外化。我們對選手進行的訓練是綜合職業能力的訓練,不僅包括技能操作,也包括護士人文修養、護理禮儀規范、護患溝通技巧等各個方面,目的是提升選手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使選手更加職業化。競賽中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下進行角色扮演,運用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整體護理觀念貫穿始終,理論和實踐得到了有機結合,學生備感身臨其境,有了一定的職業成就感[1]。另外,擔任本次比賽的評委老師均為來自我市各大醫院的護理前輩、專家,選手們通過和評委老師的近距離接觸,感受她們的職業風貌和人格魅力,也有助于增強她們的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使學生對護理工作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綜合職業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 反思
本次比賽中,我校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收獲,但通過賽后回顧和評委的點評,我們認識到從選手選拔到培訓、指導,甚至日常教學,每個環節都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刻反思,以便日后改進和加強。
2.1 選手選拔不夠全面
我們選拔選手的方式是逐級淘汰選拔制,考慮到一次選拔賽的成績并不能全面反映選手的技能水平,所以我們通過4輪的培訓、考試逐級篩選,最后選定5名操作能力強的同學參賽。但在選拔的過程中過分注重了學生的操作能力,而忽視了對她們整體水平的考查。選手取得好成績,有賴于技能水平、形象氣質、語言表達、完整教育經歷、評判性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2]。其中技能水平是可以通過強化訓練得到很大提高的,而其他各方面能力則是學生本身較為恒定的,我們在選拔選手時,就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這就導致有些選手雖訓練刻苦、技能熟練,但存在心理素質較差、不懂變通、不善交流等缺點。
2.2 培訓方式有待探討和改進
培訓方法有“一對一、一對多”,我們采取的是“一對一”的培訓指導方式,即一名教師指導一項操作,該方法雖可使教師細致、深入的研究本操作的特點,有助于幫助選手提升專項技能水平,但也存在如下缺點:每位選手要在短時間內適應多位指導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訓練方式,給選手帶來較大壓力;教師對操作標準的理解和要求程度不同,有的教師對操作標準要求過于嚴格,選手就要在該項操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容易造成偏項;教師只對自己指導的單項操作負責,缺乏同行指導和討論,不利于凝集集體智慧。
2.3 通過技能競賽指導日常教學
通過本次競賽賽后評委點評,使我們認識到有很多細節的問題應該貫穿于日常教學中,來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和護生的操作能力。如護患溝通方面,評委提出“要進行有效的溝通,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慮”,我們在教學中過于注重操作程序,往往忽視了護患溝通,更談不上有效溝通了;又如要理解并嚴格執行操作原則,如三查七對制度、無菌操作原則等,在操作中體現出前查、中查、后查,操作制度和原則要貫穿于操作始終,不能只停留在理論水平上;再如重點步驟要細致、到位,不是每一步都要快、省時,有明確原則和要求的步驟要做到符合操作標準,如判斷大動脈搏動的時間、調節輸液滴速的時間、檢查無菌包是否合格的方法等,不能為了省時一帶而過。這些都是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們容易忽視或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通過比賽使我們有了更明確的認識,也為今后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指明了方向。
3 結語
技能競賽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助推器”,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開闊其視野,增強學生對職業選擇的自信心[3]。老師們也要通過競賽看到護理技能教學與臨床護理的差距,發現教學中存在的盲點,拓寬教學思路,引導護理專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相信,隨著技能競賽的持續開展,衛生職業教育的教學水平會不斷提高,我們將以大賽為契機,為培養適應臨床需要的高技能、實用型護理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芳.收獲與反思——護理技能競賽后的隨感[J].衛生職業教育,2010,21(6):78-79.
[2]邢曉玲,張麗霞,康玉萍,等.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首屆護理技能比賽的回個與反思[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23):106-107.
[3]王曉莉,欒海麗,朱蓓.開展護理技能競賽提高護生綜合能力[J].中國科技信息,2008,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