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價值觀教育是職業指導教育中的一個全新的理念,至今尚未真正引起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從教育理念到教材編寫都缺少這一內容。職業價值觀能幫助學生進行職業選擇,引領學生職業發展。所以,高職院校要注重企業文化的研究,注重學生實踐和體驗,加強職業價值觀教育。
關鍵詞:職業指導 職業價值觀 原則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7(a)-0124-01
今年的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天津視察人才市場同畢業生、失業人員座談稱做實際工作情商很重要。習近平說,做實際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眾工作和解決問題能力,也就是適應社會能力。老話說,萬貫家財不如薄技在身,情商當然要與專業知識和技能結合。習總書記的話再一次提醒我們必須重視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和職業價值觀教育。
1 目前高職院校職業價值觀教育相對滯后
1.1 教育理念缺“新”
究竟應該如何定位職業指導?指導方式應該貫穿于學生教育的全過程和全方位,指導的內容應該包含職業價值觀和產業文化等等,而不應該像現在大多數學校這樣僅僅停留在就業創業形勢教育,求職技巧的訓練等表面化、淺層次上。
1.2 課程設置缺“相”
目前的職業指導教材內容相對單一,多數教材是從如何順利就業方面展開,缺少諸如健康、創新、持續改善等提升個人職業能力和集體效益的職業價值觀教育內容。按照全程式、全員式的現代職業指導理念,還要增加諸如經濟、社會、心理、法律等涵蓋職業價值觀內容的學科。課程設置力求突破單一性,突出綜合性。
1.3 專業教師缺“精”
目前,各校從事職業指導的教師多數是由輔導員或者政治課教師兼職,有的院校甚至是由臨時無課的專業課教師兼任。由于沒有受到系統的、規范化培訓,這些人既缺乏職業指導的專業知識,又沒有職業指導的實踐經驗,因此,職業指導的效果十分低微。
2 職業價值觀在職業指導中的意義
2.1 有助于學生就業
一個好的企業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包含著職業價值觀的企業文化,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進行雙向選擇的過程中,起著決定因素的是畢業生與企業之間是否有共同的價值追求,尤其是在企業對畢業生挑選的考試和面試中,企業往往通過考查畢業生的職業價值觀,來決定取舍。同時,具備了健康的職業價值觀,就會正確面對市場和企業的挑選,而不至于迷失自己。
2.2 有助于學生的發展
看過一個報道,一個大公司的董事長對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進行最后的錄用面試,看著成績優異的簡歷和學生的自然情況表(該學生沒有父親,靠母親獨自一人洗衣服供養他上學)董事長提出了了一個要求,讓他晚上回家給媽媽洗洗手,第二天再來見他。第二天,這個學生這樣總結了自己給母親洗手的感受:第一,我懂得了感恩,沒有我母親,我不可能有今天。第二,我懂得了要去和母親一起勞動,才會知道母親的辛苦。第三,我懂得了家庭親情的可貴。董事長通過這樣一個小事考查和了解了學生的職業價值觀—— 感恩,同時,董事長也通過這樣一件小事讓這個學生懂得并學會感恩,學會體諒他人的辛苦,因為他要錄取的員工必須要符合他的團隊職業價值取向—— 必須是不把金錢當作自己人生第一目標的人。后來年輕人不斷的努力當了部門經理,又因為深得公司員工擁護逐步得到提升,最后,這位青年成為了董事長的接班人。
3 職業價值觀教育應遵循的原則
3.1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方法作為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靈魂,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主題,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職業價值觀
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靈魂是指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自己的實踐。同時,只有讓自己的職業理想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中,才能為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添磚加瓦,才能實現個人的職業價值。
3.2 把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作為職業價值觀教育的精髓,把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職業價值教育的基礎,培養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艱苦奮斗、務求實效的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發展的精神動力,理所應當成為職業價值觀的核心內容和強大精神支柱。社會主義榮辱觀涉及人生態度、道德情操、社會風尚等方方面面,是全體社會成員應當奉行的價值準則,必須作為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任務,多角度、多層面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4 職業價值觀教育需要注意的問題
職業價值觀教育作為職業指導的主干和核心,需要注意的問題較多,但目前亟需解決的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問題。
4.1 樹立全員、全過程教育理念
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過程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對目前企業的核心價值認同的過程。“所謂價值認同,是指價值主體在社會實踐中通過學習、交往、互動,不斷調適自身的價值結構以順應社會價值規范的過程。”[1]所以,職業價值觀教育,必須讓學生在整個的受教育過程中時時獲取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的熏陶,并在內心加以確認,直到自然而然地落實到行動上。
4.2 善于及時準確地闡釋企業文化所表現出的職業價值觀
企業文化是以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形成與發展的、帶有本企業特征的企業經營哲學,即企業行為規范、道德準則、風俗習慣和傳統的有機統一。企業文化是職業價值觀的載體。學生是企業的潛在員工,讓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企業的企業文化,基本原則和宗旨非常重要。
4.3 在職業指導中注重實踐鍛煉和體驗
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過程是如何把理論“內化”為信念和理想、“外化”為實際行為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參與和體驗的過程,是獲得一種精神、一種立場的不懈追求的實踐過程,[2]所以,要在職業指導中注重學生的實踐鍛煉和體驗,一是把課堂當作實踐的舞臺,利用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件實踐著職業價值觀;二是設置真實的場景,通過角色扮演,短劇等方式,讓學生在具體的案例中體驗職業價值觀。
適當組織學生觀摩職業價值觀。
4.4 改進教學方法
結合課程大綱要求和教學內容,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并充分運用項目教學法將職業價值觀的內涵融入到整個教學實踐中,在教學實踐中也可以讓學生把教學內容編成情景劇體驗和體味職業價值觀。還可以適當運用多媒體增強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等等。
參考文獻
[1]安姝.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作用,引導大學生實現社會價值認同[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2).
[2]劉濟良.價值觀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