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刻苦鉆研的精神,筆者在中職學校開設了《Android應用開發》新課程,并進行了教學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中職學生 Android應用 程序開發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O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7(a)-0156-01
隨著電子產品的發展與普及,智能手機在中職學生中已經普遍使用,為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刻苦鉆研的精神,根據學校要求,組建了計算機興趣小組,并針對學生喜歡玩手機的特點,開設了新課程《Android應用開發》。
教學設想:
因為中職生所學習的計算機編程語言并不多,而且英語基礎一般也較差,導致他們代碼編寫的能力較弱,這是他們的瓶頸,這也是很多中職生喜歡玩計算機但卻學不好計算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他們動手能力強,經常玩手機,具有豐富的用戶體驗和創新的想法,能給軟件帶來新鮮與活動,這是非常難得的一面。
針對這一特點,在《Android應用開發》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嘗試了一種以項目為導向,以成功為激勵,促教學相長的教學方式。也就是由學生來進行UI設計和功能設想,充分展現他們豐富的用戶體驗,而由老師來編寫程序框架和主要功能模塊,彌補學生編寫代碼能力弱的不足。就如同老師是一位木匠,按照學生的想法把架子搭建好,然后由學生在只需在架子上做裝飾,就能把自己美麗的一面展現出來。這樣,在不斷地嘗試和獲得成功的鼓勵下,讓中職生們喜歡玩手機的同時,也喜歡上學習手機軟件開發。
開發項目:
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雖然有開設編程課程,但一般學得不深,教師要選取貼近學生生活、入門容易、擴展性強的項目作為典型的開發模型是非常必要的。在本教學實踐中,是以“我的學校”宣傳手冊作為初級階段的開發項目,以下就此項目的可行性和主要功能模塊進行分析。
1 可行性分析
1.1 取材方便
軟件中所用到的圖片和文字素材均可以由學校直接提供,或是由學生親自拍攝、編寫及制作。
1.2 增強主人翁精神
學生在軟件開發的過程中,會對學校的專業及發展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從熟悉到喜愛,加深對學校的感情。
1.3 入門容易、實用性強
因為宣傳手冊則重于UI部分,所用到的類和控件不多,適合初學者。而且軟件開發后,可用于學校的招生宣傳。
1.4 便于移植和擴展
該軟件開發后,只需簡單的修改就可移植和擴展成“我的家鄉、我的學生時代”等一系列的應用,為學生的后續開發學習提供了模板。
2 主要功能模塊
項目(“我的學校”宣傳手冊)展現的內容為四部分:學校概況—專業簡介—學校風采—聯系我們。
程序應用Tab頁的窗口視圖容器為主要框架,以TabHost實現。“學校概況”采用簡單的線性布局,圖文顯示,涉及LinearLayout、TextView、ImageView控件的使用。“專業簡介”使用ListView控件,對專業及其介紹進行列表顯示,主要是ListView控件的應用、頁面跳轉的實現。“學校風采”使用Gallery控件,以畫廊的形式進行展示圖片。“聯系我們”采用TableLayout、TableRow進行簡單的表格布局,圖文顯示。
2.1 教學方式
本課程主要采用以項目為導向,以成功為激勵,促教學相長的教學方式。
2.1.1 以項目為導向,實現有意義學習
在《Android應用開發》課程的初級階段,“我的學校”宣傳手冊項目囊括整個教學內容,教師將項目中的功能模塊進行分解,并與學生已習得的知識相聯系,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實現有意義學習。
2.1.2 以成功為激勵,強化學習動機
程序開發,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是一門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的課程,如果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很容易半途而廢。在程序開發初期,教師根據需求先把項目的程序結構框架搭建好,然后讓學生學習將功能模塊嵌入,這樣學生只需付出較少的努力便可有意義地習得新知識,從而獲得成功,進一步強化學習動機。
2.1.3 取長補短,促教學相長
Android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移動應用多種多樣,中職生酷愛玩手機,用戶體驗豐富。項目開發中,由學生來進行UI設計和功能擴展,能充分地展現他們才能,讓軟件充滿新鮮與活力,更符合時代需求。而程序框架和主要功能模塊則可由老師來編寫,彌補學生編寫代碼能力弱的不足,使程序最終得以實現。
2.2 存在問題
2.2.1 想法太美好,實現有困難
有些同學的想法和創意是很好的,但與目前所學習的知識,有較大的跨度,實現起來比較困難,這時教師需要做出引導,不要遠離教學內容。
2.2.2 豐富功能與開發周期的矛盾
當部分模塊開發成功后,學生總會想把功能豐富起來,但這樣一來就延長了開發的周期,因為要兼顧整個項目的開發進度,所以也得有所取舍,不能盲目擴充。
2.2.3 學困生的任務轉型
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有一些同學是堅持不下來的,中途轉型是必要的,如由程序員轉為美工,或由美工轉為文員,教師要及時發現并幫助他以適當的方式參與項目開發。
3 結語
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中職的教學課程和教學方式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新課程《Android應用開發》的開設,受到了中職學生們的極大歡迎,經過兩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成功開發了“我的學校”宣傳手冊和“圖像學英語”兩項移動應用,驗證了該課程在中職學校的開設是有效可行的。
參考文獻
[1]喬伊斯,著.教學模式[M].荊建華,宋富鋼,花清亮,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122-123.
[2]楊豐盛.Android應用開發揭秘[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