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這一專業的基礎課程知識,在模塊上和教學上都應該進行改革,進行教學模式的優化,立足現實,找出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抓住主要矛盾,逐步解決次要矛盾,進一步深化我國建筑工程專業的教育體制,完善相關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而培養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建筑工程 專業基礎課程 模塊教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7(a)-0182-01
我國雖然一直說要教學創新,模式改進,可是傳統教學之中的不足在很多地方扔被繼承,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讓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這兩者分別進行,理論老師注重的僅僅是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實習教師關心的則是學生在實操之中的訓練成績,理論教學和實操教學出現了嚴重的脫軌情況,本來相交的兩條直線,變成了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對于建筑工程這一專業來說,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又比較抽象,這樣的教學模式如果不改進就不會增進學生的實踐學習,基礎課程是以后的鋪墊,教師應該懂得進行教學優化,恰巧模塊教學應運而生。
1 模塊式的教學模式具有的相關特點
(1)以往傳統的學科類型的教學模式都是把教師和教材、課堂作為整個教學的中心,尊重的僅僅是教師的主體地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新形勢下的新創新模式,應該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教師的引導這一主體地位共同進行,突出學和“做”的關聯性,建立一個從知識到技能,從技能到態度的一條統一思想,幫助學生在心中端正起建筑工程專業基礎課程的基礎目標建設。
(2)在教學的整體過程之中,這種模塊教學就是要把學生們放在一個核心的位置,突出其主體地位,體現教學中的“以人為本”理念,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之上的參與者,需要共同配合才能夠工程完成目標。學生不在是以往的被動者,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們在進行基礎訓練課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動手參與,讓學生變成學習的創建者和積極行動人。教師在這樣的模塊形式下教學,要突出引導地位,因材施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們對基礎課程的深入研究,通過學生們的額好奇心進行相關引導,引導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出一個可供理論與現實一起進行的環境,結合學校自身的環境,進行模塊式分析教學,增強其實踐的可行性,讓知識不在拘泥于書本之中,做到真正意義的展現在實際操作之中,以實踐來構建知識的框架體系。
2 課程設計的具體路線方針
(1)建筑工程的專業課本身就是一個相對枯燥的學科,僅僅在課本上的講解會讓學生的興趣消失殆盡,教師應該進行優化設計,首先是職業上的分析。教師在這一層面上,應該確定所構成的建筑工程行業,在哪一種工作的崗位上,根據其復雜的程度進行相關說明,說明在它的范圍之中進行具體事項的工作,這一方面也可以去相關的建筑企業進一步咨詢。
(2)有了職業的分析,就要深入研究其工作,教師對于從事建筑工程這一工作所要求的綜合能力以及相關的一系列轉向能力,無論是哪一項綜合能力之中的具體專項能力,都要進行細致的排序,方便挑選出從事土建工作最為優秀的人員來進行。有了這樣兩個方面,最后要考慮的就是專項能力的具體分析,關于專項能力,就是描述這每一項的能力,它所要求最后要達到的一個水平,也可以說是能力的標準。應該詳細的寫出步驟、要求、知識、態度、工具、安全措施、技能等相關內容,對于每一個專項能力都要進行相關配需,便于日后專業型集優人才的培養。
(3)對于教學分析,也就是專項能力以及相關的基礎知識的劃分,教師應該知道,建筑工程的基礎知識是為以后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基礎如果不夠堅固,那么以后的學習又怎會運用自如,教師在進行課程講解之前,可以先帶領學生們進行現場環境的考察,帶領學生深入工地之中,進行細致分析,進行課程之前,讓學生們了解地基的重要性,了解基礎的重要性,進而增進學生們的責任心,端正學習的態度。教師在進行基礎劃分的時候,要把每一個單元或者是模塊進行能力的分析,把每一個模塊的技能、知識等根據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整合,把每一個模塊都排出相應的順序,并且認定清楚課程的整體核心,寫清課程的大綱,這方面可以找相關專家與專業教師共同進行。
(4)在教學設計和開發方面,應該注意教學模塊目標的設計,無論是內容還是組織形式、學習指南、基本環境以及開發模塊課程的相關課件,都應該進行整體設計。在工作的過程之中,把那些典型的任務作為知識核心以及重點,要懂得加強課程與實踐之間的關聯性,整合理論的前提下要結合實踐,進而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培養方面的綜合效率。
(5)教學在具體的實施上不是盲目選擇,也不是教師的臆想決定,教師應該懂得教學目標的現實性和教學過程的創新性、教學評價反饋的及時性。在這種模塊化的教學之中,教師是整體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負責的是每一個工作任務以及學習資源的供給,對模塊化的課程進行具體的編制,為學生們的基礎知識學習提供一個可靠的保證,讓學生在理論迷茫的時候,依舊能對“做”入心,進而鞏固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對于以后的學習、工作等,都將會存在一定的影響,努力培養學生們的額自學能力,完成以后可以進行適當的教學考核,進行現場反饋,同時,要注意氣氛的調動。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傳統的教學已經不能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社會在不斷進步,需要我們不斷更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進行改進。模塊化的這一課程體系,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打破了以往教師的教學在三尺講臺之中,學生的學習在一尺圓桌之中的界限,改掉照本宣科這一弊端,橫向分析,縱向深入的形式,構建一種技術應用的能力作為教學核心的框架結構,專業基礎課程的系統化體系教學,讓學生們懂的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前提下,更因為實踐能力強而可以親自解決問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克服傳統教學之中的癥結,在遵循職業這一能力形成的基礎上,更好的融入基礎知識的鍛造,完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石振秋.淺談高職建筑工程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J].價值工程,2011,30(9):289.
[2]王紅艷,唐嬋.熱工基礎類課程模塊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電力教育,2011(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