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向魯迅先生請教過寫作經驗,他這樣說:“哪有什么經驗,無非是多看了幾本書罷了。”可見,多讀書能提高語文能力。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名人名家樸素而富有哲理的話,也給了我一個啟示:有效的課外閱讀是幫助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有效地組織學生擴展自己的閱讀面,以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呢?
一、興趣,激發閱讀動力
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同樣,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興趣能調動內在潛力,提高閱讀效果。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才會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學生的閱讀興趣高了,讀書就會越讀越多,越讀越會讀,越讀越喜歡讀,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最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能使學生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對語言藝術的欣賞能力。
二、推薦,引領閱讀方向
魯迅先生曾經告誡少年朋友:“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還說:“專看文學書,也不好的,會變成連常識也沒有的糊涂蟲,研究文學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來也糊涂。”這富有哲理的話,正是我們語文教師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的“金玉良言”。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選擇的內容應較廣泛,這樣學生才能博覽群書。同時也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向他們推薦適合的書籍。
介紹好書給學生閱讀,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我們不指望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肯去吟誦“之乎者也”,也不妄想他們會去玩弄“科學家”的天文數字。只有《天方夜譚》才是他們一千零一夜的美夢,只有《安徒生的童話》才是他們最親密的朋友。眾所周知,諸如《童話大王》《天天愛學習》《小哥白尼》《小讀者》等有趣味性、知識性和文學性的少兒讀物,均是學生愛看的“花”。我們要讓學生在這樣的“花叢”中健康成長。
我們也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需要,選擇有關書報或其有關部分讓學生閱讀,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了《海倫·凱勒》一課,為了更深刻地感受海倫不向命運低頭,不屈不撓,向往光明的精神,讓學生有目的地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又比如,我們學習了《夢圓飛天》后,指導學生去圖書館借閱相關的資料,以培養學生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三、方法,提高閱讀效果
閱讀活動是一項復雜的心智活動,要有效地指導學生從事閱讀活動,使學生朝設計好的目標發展,選擇好閱讀書目后,必須做好閱讀前的各種指導工作。在要求學生養成動口習慣的同時,更主要的是要求學生養成動筆的習慣,圈、點、勾、畫、批、注,不動筆墨不讀書,及時記下自己稍縱即逝的感悟、理解,做好讀書筆記。歸納起來,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1.讀一讀,圈一圈。要求學生養成習慣,把閱讀過程中印象最深的詞、句、段劃起來,并細心琢磨這些詞、句、段的意思,有什么作用,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等等。
2.劃一劃,想一想。一是劃出不理解的地方,聯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劃出文章的重點句或優美詞句、精彩片斷,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的思索在旁邊記錄下來。
3.抄一抄,寫一寫。人手一冊讀書筆記本,摘抄好詞佳句,多積累一些優美的句段,這是積累材料的重要途徑。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課外書,還可以練練筆,寫下心得體會,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斷進行句子仿寫,語段仿寫。
四、活動,促進豐富閱讀
為了豐富學生的閱讀,學生除了在學校圖書館借閱,還可以利用開放閱覽室和電子閱覽室暢享閱讀。在班級開展師生每人“捐獻一本書,班級圖書漂流”活動,建立班級圖書角。選擇責任心強的學生作為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圖書的管理、借閱工作,確保每個學生每天都有書可讀。另外,我們可以建議家長一個月左右與孩子逛一次書店,根據學校推薦的書目自主選購書籍,與孩子一起讀書,以營造親子讀書氛圍。
我們每節語文課預備鈴響起后誦讀古詩已成習慣。古語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古詩詞積累一多,語感不斷得以積淀,語文素養也就自然形成。我們每月都會根據學生的表現評選出班級“閱讀之星”,表現特別突出的推薦評選學校“閱讀之星”,乃至市級“閱讀之星”。在學校開展的“讀經典的書,做美麗的江畔娃”集體誦讀比賽中,我們班的學生發揮出色,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我們班還被評為校“書香班級”,并被推薦參加市“書香班級”的評選。看到自己的辛勤努力,換來了甜蜜的收獲,學生個個欣喜若狂,也對自己更有信心,也更喜歡閱讀了。
課外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它的意義深厚而廣泛。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教師必須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習慣,讓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吸取營養。這是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一條捷徑,也是現代社會對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