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地處天津市最北端,位于北緯39°45′~40°15′,東經117°5′~117°47′。縣域境內特別是北部山區光熱資源豐富、降雨量適中,各項氣候因子及土壤條件非常適宜各種北方果樹生長,是天津市最大的果品供應基地。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核桃產品需求量和價格的不斷增長,全縣核桃栽培面積迅速增長,從2000年的660公頃增加到2012年底的3333公頃。以遼河系列和綠嶺為主的早實良種核桃占栽培總面積的60%以上。產量、效益大幅增長,農民收入顯著提高。但隨著早實新品種的大量引進和部分農民過高的追求產量,造成大量初盛果期核桃園樹勢衰弱,核桃腐爛病發生逐年加重。據我們在下營鎮、孫各莊鄉等主產地調查,核桃腐爛病染病園在60%以上,最高染病園發病株率79.8%,平均發病株率20.1%。
核桃腐爛病的發生擴展,不僅給農民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也給全縣新興的核桃產業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一部分農民對栽植早實良種核桃,靠核桃發家致富產生了質疑,失去了信心。為使薊縣核桃產業健康穩步可持續的高效發展,我們自2010年以來在全縣核桃產區重點推廣了以農業措施為主防治核桃腐爛病。在配合人工涂化學藥劑除治的同時,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據2013年春季多點調查,與2009年相比核桃腐爛病染病園平均降低21%,發病株率平均降低10.1%。現將采取的幾項農業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1 增施基肥 促壯樹勢
針對部分農民為了追求更高的產量,單純追施化肥特別是以尿素等氮素肥料為主,不僅未能實現豐產高效的目的,反而造成果品質量下降、樹勢虛旺,腐爛病(潰瘍病)等病害發生嚴重,經濟效益低下的不良后果。提出重施基肥(畝施腐熟農家有機肥3立方米混加磷酸二銨100千克),要求在核桃采果后(9月底以前)施完。施肥方法采用條狀或穴狀溝施法;生長季節追施1~2次三元素復合肥,嚴禁單獨追施速效氮肥,確保樹勢壯而不旺,提高樹體抗病力。
2 當地選種 繁優汰劣
發掘選育抗病品種,提高核桃樹自身抗病力,是抑制核桃病害發生,保證樹勢健壯,提高產量效益的根本措施。經調查發現,由于苗木市場混亂、品種來源不清等原因,新建園引進的早實良種核桃苗木和高接改造引進的接穗,品種純度較低,部分核桃園豐產性、抗逆性等各項指標達不到良種標準。果實形狀各異,園貌參差不齊,病害發生嚴重,經濟效益較低。為實現核桃優質高效生產,降低病害發生率,逐步改造低產、低質、易感病品種。我們通過廣泛宣傳開展技術培訓,在核桃主產鎮(鄉)、村和種植大戶開展調查,選出當地抗病、豐產、樹勢健壯等優良性狀穩定,符合原品種特性的核桃單株,并以村為單位編號登記。加強肥水管理,減少結果量作為采穗母樹。以后凡在本村繁殖苗木或高接換優全部從選定的母樹上采集接穗,以保證品種純正,園貌整齊,抗病豐產。利用3~5年時間,把品種混雜的成品核桃園和10年生以下的實生核桃園全部改接成當地抗病豐產的優良品種,實現早實良種全覆蓋。
3 限產提質 合理負載
純正的遼河系列核桃品種早實豐產,特別適宜在薊縣栽培。但近幾年由于核桃干果價格一路飆升,供不應求,部分農民單純追求產量,不顧質量,因負載量過重而造成果個小、樹勢弱,枝干病害發生嚴重。部分園因腐爛病嚴重發生缺株率在30%以上,有的樹今年結果累累,來春即干枯死亡,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為改變這一不良現象,我們廣泛宣傳培訓實施核桃疏果。疏果時間:在生理落果以后(雌花受精后20~30天),即子房發育到1~1.5厘米時進行為宜。留果量依樹勢狀況和栽培條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樹冠投影面積保留60~80個果實為宜。先疏除弱樹或細弱枝上的幼果,5厘米以下果枝不留果,5~15厘米果枝留單果,15厘米以上果枝留雙果。最后達到果實在冠內分布均勻,樹勢健壯無病,連年優質穩產。
4 精細修剪 抗病豐產
核桃修剪是調整枝量,改善光照,合理負載,保持樹勢健壯的有效技術措施,但部分果農由于受核桃屬粗放管理型果樹的傳統思想影響,從不對其進行精細修剪,致使一大部分核桃園,樹冠郁閉,枝條混亂叢生,產量低、品質差,枝干腐爛病發生嚴重,經濟效益下滑。為恢復樹勢,提高產量我們自2010年開始在全縣核桃主產鎮鄉通過技術培訓、選擇重點戶作為示范點等方式,推廣核桃精細修剪。采用分批疏除過多大枝、密擠枝,回縮冗長枝,疏間細弱枝,調整結果枝比例,控制減少外圍枝量,改善內膛光照,提高結果母枝質量等技術。3年來每年修剪四五十年生大核桃樹1萬多株、10年生左右早實良種核桃園1000公頃。經過修剪的核桃樹,枝條分布合理,光照充足,樹勢壯而不旺,比未實行精細修剪以前,畝均提高產量30千克,腐爛病發病株率降低36%。抗病防病、增產提質效果顯著,得到了廣大果農的一致認可,已在全縣普遍推廣,2012年11月底統計全縣3333公頃核桃樹當年完成修剪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