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想做牛B的品牌,可是出于資金或者穩健的考慮,大家都不得不從弱勢品牌玩起。很多公司,玩了N年還是弱勢。
仔細分析下,弱勢不等于沒有競爭力,你的產品和服務也許不比強勢品牌差,你的價格或許還比之有優勢。弱也得生存,也得營銷。弱勢品牌的弱勢營銷就是以自己相對靈活與有效的營銷行為從強勢品牌及其他對手的軟肋處開展攻城掠地的營銷。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學習下A-MCR營銷,全溝通模式。A-MCR由物流渠道、促銷互動渠道、服務渠道、信息傳播渠道和品牌等五渠道組成,涵蓋了市場營銷的各個主要環節。每個環節、每個渠道的競爭力上升,最終就會大幅提升一個企業、一個產品的市場主體競爭力。
對我們很有價值的營銷理論,還有一個:叢林化營銷。
叢林化營銷戰略通常會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搶地盤”階段。很多行業剛形成時,市場是空白的。誰能率先搶到市場,誰就是市場的“主人”。此時,企業之間處于“相安無事”狀態。
第二階段是“搶份額”階段。市場突然從短缺狀態進入過剩狀態,企業的本能反應是降價,即搶奪對手的市場份額。定制安裝行業,目前到底屬于哪個階段呢?
寶馬汽車當年在中國也弱勢過啊。2005、2006年,寶馬國產3系、5系大幅降價,等于承認了自己在中國的弱勢。
還在2006年,寶馬跟隨奧迪A6L推出國產5系加長版。這對寶馬來說,更是文化上的挑戰。奧迪一直宣稱,全球三大德系豪華品牌,奔馳、寶馬、奧迪。而寶馬從來都認為自己的對手只有奔馳。而奔馳更絕,不認為在汽車界它有競爭對手,他承認的競爭對手,是別墅、貂皮大衣和藝術品?;仡^看看今天寶馬、奔馳在中國的巨大市場差距,弱勢營銷帶來的是回歸強勢。
弱勢營銷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完整的戰略,其精髓在于四點:第一,要承認現實,必要時候,進行積極的調整;第二,一定要構建創新的戰略和思路,在資源有限的背景之下,只能在思路和策略體系上超越對手;第三,必須考慮,在整個營銷產業鏈的各項關鍵環節當中,尤其是競爭對手忽視或者是無法強化的環節當中,展開超越和進攻戰略;第四,弱勢品牌必須進攻,在總體防御背景之下,必須在特定領域進攻,因為不進攻,弱勢品牌更無法變成一個強勢品牌。而對于如何在資源有限背景之下,展開進攻戰略,這就是弱勢品牌經營者面對的一個根本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