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美劇大行其道的年代,總有一些“意外”會發現,它們在完全脫離好萊塢健全完善的制作流程之前提下,炮制出了真正的精品。這些也許相對冷門的劇集,為我們了解異國文化開啟了一扇金色大門,你會發現它們無論制作水準、劇本質量,抑或演員表現,都絲毫不亞于大熱的《越獄》、《生活大爆炸》之類的流行肥皂劇;藝術造詣之高教人瞠目。以下介紹的幾部非美劇的“冷門”作品,以其“色香味俱全”的絕佳品質征服過諸多觀眾,它們成功繞開了富麗堂皇的好萊塢模式,構筑了一個嶄新的劇集天堂。
美劇之外,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小熒屏!
英劇類
白教堂血案
電視臺:ITV1
開播時間:2009年2月2日至今
雖然《神探夏洛克》風靡全球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我們依然無法忽略這部喚作《白教堂血案》的推理懸疑佳作,每季最多出品六集,講述的是倫敦罪案頻發、開膛手杰克曾經出沒過的著名犯罪圣地白教堂區。盡管有一個現代背景,但整個劇的風格依舊遵循十九世紀的傳統,MV式的華麗陰暗,每個案子都可從中找到歷史上英國白教堂區幾宗著名歷史懸案的影子。無論是開膛案、巫師案、邪教案,抑或剝皮迷案等等,血腥重口味的罪案情節,彌漫著一股病態的哥特之風。
更難得的是,名偵探角色的設置出奇不意,盡管也屬于“怪咖”級別,但《白教堂血案》里的搭檔線合卻是兩個性格迥異的刑警,有嚴重強迫癥、但頗具偵探天賦的年輕警長;加上一位年近六十、脾氣火爆,總愛憑直覺辦案的老干探。他們在倫敦最危險的地域穿梭,從互不欣賞到成為生死之交,為這部幾乎從頭到尾籠罩著乖張神秘氣氛的劇集添了一點正能量。最難能可貴的是,推理邏輯的嚴密程度與該劇精良的制作相得益彰,在英倫影視劇最擅長的古典腔調背后,涌動著全新的視聽感覺。所以《白教堂血案》才能在“卷福”的沖擊下屹立不到,成為一部招牌劇。
復生
電視臺:BBC
開播時間:2013年3月17日至今
在這個“愛在僵尸蔓延時”的影視時代,雖然美劇《行尸走肉》已經橫行天下,但英國人照樣以其重厚的人性描刻、豐沛掙扎的情感主線,以及英倫特有的悲劇情懷,打造了這部以悲天憫人的《復生》。它就像是僵尸片的“反轉版”,讓一群僵尸在某種神奇的改造下恢復人性,他們曾經食肉啖血的命運從此得以改變,但是否能重新被人類社會所接納卻成了問題。家人的關愛,周邊人的防備與仇恨,令故事呈現出某種撕裂的狀態,正是這種狀態令該劇氣質如蘭。
除此之外,《復生》還是從各個層面探討人性深處的“歧視”問題,人是否會刻意蒙蔽自己的雙眼?對復活僵尸的岐視,對同性戀的岐視,對有僵尸的家庭的歧視,以及人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乃至仇恨,都促使《復生》不像一部肥皂劇,卻是更厚重的文學作品。因此,該劇在播出三集迷你劇之后便受到成熟的英國觀眾的追捧,因此BBC電視臺將在2014年推出第二季。
黑鏡
電視臺:Channel 4
開播時間:2011年12月4日至今
曾幾何時,英國人對高度發達的信息傳遞時代開始有了深刻反思,隱私被暴露,任何東西都可以迅速復制,你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在眾人的“監視”之下,《黑鏡》就是將這個概念推到極致的一部神作。雖然每季也是以“三集迷你劇”的形式呈現,卻是集集都有新故事、新亮點。以科幻手法將人類所處的這個媒體社會之光怪陸離一一剖析,所以里邊有了英國首相必須在全球直播的情況下被迫與一頭母豬交配的瘋狂;也有了所有人都可以將往事用儀器回放,于是便有了深陷于回憶中無法自拔的無奈;更有人為制造的“輪回地獄”,給予惡行犯最嚴厲的懲罰。人之七情六欲,通過一些非真實的極端環境去表現,真是再通透不過;甚至包括選秀節目背后最扭曲人性的殘酷部分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曾經打造過《死亡片場》的該劇主創查理,布洛克以劍走偏鋒的形式贏得了觀眾的認可,該劇集播出第二季時依然大受歡迎,好萊塢明星小羅勃特,唐尼甚至買下了第一季第三集的改編權,意欲將《黑鏡》搬上大銀幕,喬治,克魯尼也曾參與過爭搶該劇的絕妙創意。最有趣的是,這部神劇的“神奇之處”在于它先進的科幻理念,亦讓科技人員得到靈感,他們甚至申明說劇中的科幻設備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未來通用于全世界。
拍拖男女
電視臺:BBC
開播時間:2013年6月10日
男人、女人,和服務生。英劇《拍拖男女》就只是講了一男一女在餐廳約會時的經歷,形形色色的人以類似“相親”的形式走到一起,間中唯有一個服務員在招待他們,時而作為旁觀者,時而參與到約會中去。每一集都有一對身份背景各異的男女在約會,幾乎完全靠對白來推動情節,像是一個深縮在小熒屏上的“小品集錦”。日本曾經也拍過類似的劇集,喚作《女男物語》;但《拍拖男女》似乎將社會各個階層的單身男女都作了一個精妙總結,深入描刻他們的生存狀態和情感取向。不管是被迫相親的女同性戀者,邂逅鉆石王老五的高級應召女郎,與蘿莉妹約會的卡車司機男屬絲,還有無法擺脫偷竊癖的女教師等等。
這些都有著各自不可告人的秘密的欲望男女,將“拍拖”這件事搞得一波三折,情節總是在緩慢精細的過程中前進,也許到最后時刻才會來一個大逆轉。劇本簡單卻又豐富,周旋到高富帥與男屌絲之間的某位女主角系出身電影世家的西班牙美女演員奧娜·卓別林,她迷人的表演將整個劇推上了一個臺階。當然,像這樣的集錦式劇集,就算放到藝術品味相對突顯的英國,亦稱得上“另類”。
日劇類
勝者即是正義
電視臺:富士
開播時間:2012年4月17日
雖然美劇中也曾出現過《波士頓法律》那么樣閃耀智慧之光的激情律政劇,然而這部由日本怪才編劇古澤良太執筆的癲狂律政劇,則更突顯其與社會基本道德框架對峙的獨特關系。人氣如日中天的日本男優坍雅人,徹底顛覆了從前優雅端莊的大叔形象,以秀下限、碎節操的霸氣,詮釋了一位認錢不認正義的腹黑雄辯大律師,他在法庭上能把死人說活的過人口才,機關槍式的語速,吐槽的毒舌程度,將觀眾收拾得五體投地。與之搭檔的女主角新坦結衣則是被男主角諷刺為“晨間劇女主角”的熱血女生,兩人一正一邪將這個戲炒得極熱鬧。
當然,《勝者即是正義》雖然講的還是正道理,卻沒有拘泥于“是非黑白”,它將每個案子都放在“灰色地帶”,讓我們持到事情的多個方面,由此才對坍雅人詮釋的古美門律師產生了更多敬意。該劇在2012年播出第一季時雖然收視不算最高,卻贏得了最好的口碑。2013年10月19日推出第二季時,首話收視便超越了木村拓哉主演的當季新劇,由此“古美門”又賤又奇葩的傳奇形象在日本深入人心。
倒數第二次戀愛
電視臺:富士
開播時間:2012年1月12日
只有日劇在料理男女情感題材的時候,才能讓一對主角分別在外風流,碰撞到一起除了吵架斗嘴就別無它物,兩人從沒有覺得互相喜歡過對方,只有觀眾能看出來——他們是一對;這就是日劇《倒數第二次戀愛》的精彩之處。曾經執筆過熱播劇《沙灘小子》和《夢想加州》的日本治愈系編劇岡田惠和,這次將年屆五旬的中年人作為賣點,演繹了緊緊困擾住他們的年齡問題,以及因生存狀態產生的焦慮與倔強。這才有了劇中兩位得理不饒人的主演,中井貴一那一臉苦相的爆笑表演,小泉今日子隨時跟刺猬一般緊張尖銳的動人演繹,完全將人到中年的尷尬與狼狽抖落了一地。
與岡田惠和其它劇集一樣,《倒數第二次戀愛》依舊是選在一處氣質頗為小清新的地域——鐮倉,矮墻爬滿綠藤的私人庭院,加上男女主角時常邂逅的小車站,匯聚了濃濃的日本平常人家風情。犀利的吐槽式對白,被這些美妙風景所軟化,令這個劇變得陽光明媚;婚外戀、多角戀、早戀、姐弟戀、同性戀,這些與“戀”有關的元素奏響了熟齡男女的愛情樂章。坂元憲二、飯島直子,內田有紀這三位日劇偶像的加盟,更是讓觀眾眼前一亮,尤其是內田有紀扮演的怪咖同志宅女,風頭幾乎蓋過了主角。
家族游戲
電視臺:富士臺
開播時間:2013年4月17日
雖然是個家庭教師教育問題孩子的故事,但扮演這位老師吉本荒野的櫻井翔既不熱血也不善良,相反的,他用腹黑與殘忍讓一個看似完美的四口之家全盤崩壞!這部根據森田芳光1983年電影改編的日劇,挖出了一個日本中產階級家庭所有暗藏的癥結,以“負能量”的黑暗之道拯救了這個家庭。自從《女王的教室》風靡日本之后,編劇們越來越多的發現“以惡制惡”非常可行,所以將主人公都塑造得詭異而陰暗,從一個側面讓人們直視自己的病灶。
所以《家族游戲》每一個發展都出人意料,懸念迭起之余,還將華麗外袍下的真實人性挖掘透徹。一如游川和彥執筆的高收視日劇《家政婦三田》,情節步步驚心,末尾卻有個溫暖的回轉。由此,《家族游戲》才能完全跳脫出“熱血正能量”的范疇,教人眼前一亮。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鈴木保奈美演繹了一位誤入歧途的主婦,復雜的性格刻畫令這個角色熠熠生輝。
澳洲劇
費雪小姐探案集
電視臺:ABC1
開播時間:2012年2月24日至今
如果說美國有神探亨特,英國有福爾摩斯和波洛,那么澳大利亞就有這位風姿綽約的費雪小姐。《費雪小姐探案集》改編自澳州作家克里,格林伍德的《芙萊妮·費雪偵探小說》,講述一位名喚費雪的摩登熟女屢破奇案的精彩故事。這位費雪小姐既不像馬普爾小姐那樣是個鄉村老處女,也沒有“霹靂天使”的矯健身手,卻是風情萬種、思想新潮,懷揣珍珠柄手槍的一位艷麗淑女。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墨爾本,費雪小姐憑借其個人魅力與過人的膽識智慧,征服了澳洲觀眾。
當然,劇中華麗的時代風貌,以及風趣幽默的費雪小姐與古板紳士的羅賓遜探長之間曖昧的情愫,亦是故事亮點。也許案情并沒有那么復雜,卻凝聚著阿加莎·克里斯蒂娜書中那些貴族式的精致場景,以及最下三濫的底層真相。正因為費雪的開放時尚,使得她能在上下兩個不同階層間游刃有余地交際。扮演費雪小姐的澳州美女伊斯,戴維斯宛若貝蒂·戴維斯轉世,她高聳的顴骨和狡黠的雙眸為這部推理劇打了一個活色生香的標記。有了“費雪”其人,澳州才有了專屬于自己的名偵探。
瑞典劇
戴上手套擦淚
電視臺:SVT
開播時間:2012年10月8日
瑞典著名作家喬納斯·嘉德爾寫的“愛、病、死”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愛》,被SVT電視臺改編成了三集迷你劇《戴上手套擦淚》。這劇名的意思是,在因感染艾滋病而死的同志的葬禮上,為了防止感染,即便擦眼淚也要先戴上手套。盡管這個劇講的是在80年代中期艾滋病盛行的時候,兩個男人之間生死纏綿的愛情故事,然而故事卻處處透露出濃烈的悲情氣質,在同志剛剛被這個世界接受的時候,因為艾滋病的蔓延,這個另類群體再次被打入“地獄”,該劇便是講述那些被艾滋病擊中的人們如何在世上掙扎的過程。同志被妖魔化的細節更是驚心動魄,令人頻頻扼腕。
盡管《戴上手套擦淚》題材很小眾,甚至連拍攝手法都非常冷峻而富有個性,卻未能阻止瑞典觀眾喜愛它的決心。該劇播出時每集平均有120萬觀眾收看,也就是說每八個瑞典人里就有一個在看它。這個劇讓影視創作者們有了信心——只要抱有誠意,“電視劇”這樣面向大眾的娛樂產品也能擁有最高的藝術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