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辛基的天很藍。
飛機落地后,參加“北歐設計之旅”的朋友們,第一時間發微博報平安。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從臺灣到日本,再到北歐,由本刊主辦的“世界工藝文化之旅系列”分別以文創、工藝、設計為主題,持續為大家架接交流學習的橋梁。通過手工看世界,通過世界促成長!這是我們孜孜不倦推出更多好線路的初衷。
走出去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觀念。不管是山鄉里的傳統手藝人,還是城市里的手工藝從業者,能夠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并積極尋求各界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提高自己,都是有益之事。
技藝的傳承,產業的發展,除了需要腳踏實地默默耕耘,更需要解放思想,開拓視野。所謂埋頭,更要抬頭。通過工藝之旅的交流與合作,相信由此產生的能量足以鼓舞人心。
而此時,又到相聚與出行的季節。
在大理開客棧的朋友正在招募客串店長,驢友圈的朋友正在策劃臺灣環島行,攝友們正準備穿越喜馬拉雅……但還有更多的人在迷茫國慶去哪里?
剛好,我要推薦一本新書《中國最美手工私游地》。它由本刊精選出33處風景與工藝完美交融的私游地,為喜歡手工和旅行的您度身定制出游指南!
而在其中就有一處貴州黔東南丹寨縣——石橋村的造紙、卡拉村的鳥籠以及苗族蠟染、服飾。這些美麗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曾讓一個都市白領余英深深著迷,由此引發出一個執著民族手工藝的創業故事。
十月,是最好的季節。
只要出發,就會抵達。
行走的收獲,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