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被人欺負的日子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每一次都是挑戰,每一次的挑戰都惹來懷疑、嘲笑或者排斥,沒有過例外。而那些“沒有將我打死的,確實令我更堅強”。
前幾天,和公司里實習的大學生吃飯,這個看過我博客買過我書的23歲女生不斷地在席間問起我的成長歷程,好奇心滿滿,提起我現在的所謂“成就”來也是一臉羨慕和望塵莫及,言語中滿是贊美。看著她熱誠的臉,忽然想起一個獲獎的鋼琴家朋友在獲獎后接受采訪時說過的一句話:“你們只看到我贏了多少獎,沒看到我輸了多少獎。”我的腦子里浮現的,也是我的這所謂成功后面的種種倒霉、種種失敗。
我那些被人欺負的日子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可以一直追溯到大學時在酒店前臺實習的時候,經常因為不講粵語、化妝不夠濃等等各種匪夷所思的理由被班長扣工資,登峰造極的是中秋節時被要求連值兩個夜班,理由是“反正你沒有家人在這里,過不過中秋無所謂”。也時常被人指指點點,懷疑我經常帶在身邊的,當時頗為罕見的Walkman來路不正;剛學的磕磕巴巴、發音古怪的粵語更是經常成為笑話在同事間傳播。幾個月的悲悲切切、凄凄惶惶,離開的時候,帶走的是滿口流利的粵語和對自己不適合從事服務工作的確認,至今受益匪淺。去年回廣州剛巧有機會下榻這間酒店,在前臺接待我的,赫然就是當年的班長,之前滿臉的彪悍被中年人的疲憊和灰暗所取代。直到辦完入住手續離開,十多分鐘里,他也沒認出我這個十多年前的倒霉實習生,我也沒有任何相認的欲望。
從廣告公司跳進高露潔的時候,作為唯一一個非英語專業、非廣州人、沒有任何品牌管理經驗的空降品牌經理,也沒少被孤立,有一次興沖沖地加入到一堆人的早餐會里,硬生生地被拒絕的眼光逼退,只能獨自訕訕地走開;加上每天特立獨行地騎著我的雅馬哈跑車上班,踏著點兒進入電梯時,被頭盔壓得扁扁的發型和緊腿褲往往引來同事的小聲說,大聲笑。開會的時候,也因為業務不熟而經常被質疑。記得開始的一個月里,每天早上都對自己說,再熬一天吧,明天就辭職。這一熬,熬到所負責的品牌節節上升,熬到了工資翻倍后跳槽。
等加入百事可樂,給自己立下的目標是超越當時市場占有率是我們3倍的可口可樂。上任伊始,雄心勃勃的我突然聽到有人傳話過來,在我之前進入可口可樂的前同事聽說新上任的對手是我之后,大笑了幾聲,說太幸運了,會毫無懸念地把我這個“菜鳥”打得扁扁的。結果是,4年后,在我朝九晚九的努力之下,是對方被打得扁扁的,“菜鳥”也因業績彪炳被調到總部。之后是最年輕的部門經理,之后是唯一的大陸高層。每一次都是挑戰,每一次的挑戰都惹來懷疑、嘲笑或者排斥,沒有例外。
回顧這么多年,我就沒有遇到過容易活兒,有一樣從來沒變過的,就是一直在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事,從來沒有放棄,沒有妥協。而那些“沒有將我打死的,確實令我更堅強”。講完我的倒霉故事后,女大學生表情復雜地說,你的故事簡直就像是好萊塢大片的套路,一次次地把霉運翻盤,一次次地逆襲成功,最終夢想成真,確實是如假包換的勵志故事。偶爾可以回想和講述這些故事,又何嘗不是對自己的勵志呢?
寫下這篇小文時,恰巧看到韓寒的一段文字:“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厚的地方,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繭,有些人厚的是背上的污垢,有些人厚的是臉上的老皮,我愿自己厚的是心臟的肌肉。打死也不能放棄,窮死也不能嘆氣,要讓笑話你的人成為笑話。”這篇文章叫《春萍,我做到了》,寫給曾經嘲笑過他的春萍,有意思的是,對此深有共鳴的我,對于生命中的春萍們的名字,真的一個都想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