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9
2013.09.16
“最悲催的是莫過于我在炒創業板,上海自貿區上漲;當我轉向上海自貿區股,大盤股上漲;當我再追大盤股,創業板又開始有所回頭。”
微博上流傳的段子形象地說明近期市場熱點頻繁轉換,很多投資者就倒在不斷追求熱點的路上。
面對市場的風云變幻,多數機構投資者都在跟隨大勢,從創業板轉向低價大盤股以及上海自貿區、土地流轉等主題投資。北京格雷投資總經理張可興告訴《投資者報》記者,機械、港口、航運、能源等大批大盤股開始輪漲,這完全是牛市初期的景象。
當然也有私募面對大盤股上漲的狀況持謹慎態度。“各種經濟數據都沒有根本性好轉,各種問題仍然存在,大盤股行情何以持續?”北京啟明創投公司總經理李堅告訴記者,“我們并不確定未來行情,大盤股也不是我們投資方向,我們的策略是從漲幅過高的股票退出轉向低估值成長性高的個股。”
在他看來,大盤股上漲只是短期的,反彈力度有限,中長期仍然是成長股的天下,逢低買入是一個好策略。
低價大盤股將會補漲
9月9日,上證指數經歷了歷史性的一天:在優先股可行性研討、上海自貿區推進等利好消息的推動下,股市出現了近三年來的最大單日漲幅,上證指數飆升3.39%,并且成交量放大到過去3年最大的單日成交量。
9月11日,中國重工復牌,機械類、能源類、煤炭等大批股票應聲而起,紛紛沖擊漲停。
近段時間,帶中字頭的股票等周期藍籌股可以說是輪漲了一個遍。K線圖顯示,8月份,大盤剛剛收獲了5.25%的漲幅,9月份前9個交易日又呈現了7.5%的給力行情,而另一方面,上半年陷入瘋狂的創業板以及成長股股票陷入了大幅度調整,9月11日單日創業板大跌3.37%。
市場連續幾天放量上漲,增量資金介入跡象明顯,而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放量下跌。市場上看空氣氛悄然轉向,大家都在談論市場風格是不是要轉變了?
接受記者采訪的私募經理告訴《投資者報》記者,他們身在其中,也在慢慢從創業板抽身,轉向低價藍籌股。
券商分析師的看法也相對一致。交銀國際分析師說,現在斷言四年漫漫熊市已經逆轉為一個長期大牛市或過于草率,不過有足夠理由相信這個轉變過程正在進行時,也將看到黎明前的曙光。
在他看來,經濟基本面在“硬著陸一族”的眼皮底下悄悄地轉變。9月10日,統計局公布8月份的經濟數據,顯示工業增加值、投資和消費相關數據都有了不錯的增長。9月12日,德意志銀行還第二次提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把中國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GDP增長預測分別提高至7.9%和8%。
東北證券分析師杜長春認為,炒作近一年的成長市場邊際收益已經開始消失,而在基本面有所轉好的背景下,低估值的藍籌板塊的賺錢效應引發資金逆流,市場風格輪動快速進行中。
海通證券分析師何繼紅也認為,市場中長期趨勢不明朗,現階段焦點不在成長股,大盤股短期繁榮要珍惜。
主板上漲難以持續
大盤股紛紛上漲,這意味著行情會持續嗎?
受訪的私募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目前的經濟條件不支持。張可興認為,藍籌股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但很多人并不敢全力追擊怕被套。現在藍籌股大漲,一方面是因為主題投資的帶動,另一方面,的確是價格太低。航運、港口等股票都會漲一些,但不會大漲,近兩天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大盤股的漲勢并不持續。
東北證券分析師杜長春指出,從基本面角度看,三季度經濟雖然有好轉,但根本不支持當下如此靚麗的表現,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預期的修正以及機構資金配置失衡的表現。對于銀行、機械、煤炭、有色等強周期性品種,機構資金配置偏低,所以當資金重新介入時,表現搶眼也不難理解,但關鍵是這種趨勢能夠持續多久?
張可興也認為,低價藍籌股隨著這種熱度,還會繼續反彈,但高度不會太高,也不會持續太久時間。
重點關注銀行地產
在所有的周期藍籌股中,銀行股可以說是一枝獨秀,每每領漲市場。9月9日,銀行股整體上漲7%,9月12日,銀行股再次大漲。
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只股票,莫過于浦發銀行。短短一周時間,浦發銀行的交易量從28.5億、60.7億元一躍升至133億元,股價也上漲了30%多。
浦發銀行的高能量直接帶動了整個銀行股的悸動,銀行股上漲又帶動了大盤的活躍。銀行股表現為何如此驚艷?這完全是因為金融領域的創新引發的市場對于銀行股的投資熱情。
瑞銀證券首席分析師陳李表示,上海自貿區發展的根本是人民幣自由結算。上海自貿區剛開始炒作的是港口、土地、運輸、慢慢延伸至最核心的區域,即金融領域,商業銀行、券商當然深受其益。在分析師看來,這將是比較長時間的資金關注熱點。
另一方面優先股預期也促使銀行成為熱點。雖然農行及浦發銀行都表示并未接到任何優先股試點的通知,也未獲悉監管部門是否就此出臺相關管理辦法,但優先股作為金融創新與緩解市場再融資壓力、切實增強市場投資回報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已是眾望所歸勢不可擋。
優先股的推出,可以改變國內股市分紅不足的現狀,另一方面,在市場擔憂銀行股的壞賬問題時,優先股推出因為具有特殊的優勢可能改善銀行股的處境。
雖然房地產行業一片熱火朝天,但地產股仍然低迷。在張可興看來,市場的擔憂在于調控政策的不確定,但是從目前的趨勢來看,調控的可能性在減少,而業績確實在增長,可以關注地產股。
創業板短期回調
創業板在經歷上半年高達70%的漲幅后,開始進行回調。在張可興看來,創業板的泡沫太大了,需要做一些調整。部分機構在創業板上的配置太高,風險很大。
北京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也指出,創業板目前的估值不可能長久,回調400點是必要的。
李堅也表示,如此的上漲太嚇人了,上半年他們也配置了不少創業板,如樂視網、光線傳媒,很少能拿得住全程,目前他們跟隨潮流減少了部分倉位。
但是他也稱,中國經濟在轉型,一些新興產業仍然是政府扶持的重點。在主板的故事講完后,還會到創業板里尋找故事。
在他看來,創業板短期內風險泡沫巨大,中長期看仍然向好,待創業板回調到一定階段,還會抄底。因此從具體的投資策略看,短期應該控制風險,超過歷史高位的個股應及時清倉,對于走勢穩健良好的低位個股,特別是在基本面和技術面都已經突破的個股,可以采取逐步加倉或波段操作的方法,等待中長期行情的最終到來。
改革主題投資受寵
市場熱炒優先股概念,以及在過去幾個交易日升溫的資產證券化概念乃至出現了類似2009~2010年炒作主體功能區的“炒地圖”激情的自貿區概念,本質都是看好改革。
9月11日~13日大連舉行夏季達沃斯論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到未來中國要保持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還必須依靠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社會的關系,會用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改革,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從總理的表態看,雖然會遭遇不斷的現實約束,但改革憧憬仍然存在,并不斷支撐投資者的信心。
瑞銀證券表示,投資者可以參與“自貿區”、“土地流轉”等三中全會改革主題投資機會,這是貫穿下半年投資的主題。
銀河證券首席分析師孫建波也表示,李總理提出的穩增長、城鎮化、促轉型三大信號,顯示政策繼續催化秋收行情,政策信號偏暖給傳統藍籌和周期股帶來波段性機會,長期中仍是需要在成長中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