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一個優秀的企業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同樣,一流的學校也應該有自己的校園文化。對于中職學校而言,所謂的校園文化就是與優秀的企業文化相銜接。因為中職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順利就業,中職教育的指揮棒就是就業,中職學校教學質量的評定仍然是以就業單位的滿意度為準繩。因此,讓優秀的企業文化影響并深植于校園文化之中,并營造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環境,有著長遠的意義。
關鍵詞:中職 企業文化 校園文化 德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102-01
1 以學校文化建設營造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環境要寓于校園文化活動之中
學校文化的定義很廣泛,依照不同的分類標準有著不同的結果,例如,按照對象分類—— 教師文化、學生文化;按照整體層次分類—— 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等。雖然學校文化源于校園文化,但中職學校借鑒企業文化的研究視角來認識學校文化建設,所營造德育教育環境,可以在發展中更多地考慮其文化內涵的建設和形成,而不再生硬地從主要傾重于學校物質層面的建設和學校社團活動及各種節慶,如藝術節、科技節等活動角度來考慮校園文化的建設。而應更多地從寓教于樂的角度提高學生的德育修養。
1.1 從校企文化融合入手打造校園德育教育環境
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都是社會文化的子文化,具有許多相同的內涵和外延。就本質而言,兩者都是在一定區域內以一種隱性的潛在力量對本質區域個體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起著導向、激勵和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價值取向的。將優秀的企業文化引入到校園文化之中,構建具有企業特色的校園文化,不斷探索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在培植具有中職特色的德育教育環境過程中具有深遠意義。
1.2 以企業文化需求建設中職學校新專業并在實施中不斷調整
中職學校專業建設在依照中職教學大綱和課程需要的基礎上還要充分考慮校外因素—— 企業文化需要。學校方面要在做好充分的企業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創辦與時俱進的新專業、刪選原有跟不上市場企業發展形勢的傳統落后專業。在創辦和刪選專業的同時,還要重點考慮其是否適應校園文化建設和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環境。例如,前臺接待這個專業,既符合當前企業的市場需要,又能提升學生在禮儀、德育方面的素養,同時還能提升學校的校園文化品味。
1.3 開設校園綜合實踐課程,提升校園文化建設
綜合培養中職生的各方面特長,為今后的就業做好輔助性工作也是中職學校教育的目標之一。例如,開展健美操課、各種球類訓練課、書法課、音樂欣賞課、演講與口才課等等。深度挖掘中職生各方面特長,使其從不同角度發現自己的長處并發揚光大,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就業奠定自我賞識的信心基礎。從而校園文化建設也隨之提升。
1.4 企業文化中的團隊精神應深入校園德育文化建設
每一個優秀的企業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而團隊精神則是企業共同的優秀文化。要把優秀企業文化滲透到校園文化中來,團隊精神訓練與培養則是必不可少的。學校活動中,多開展一些文藝性質的晚會、演出,辯論賽、運動會等等對學生的團隊精神培養益處頗多。
1.5 開設社會綜合實踐課程、校企實踐課程,鍛煉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請進來、走出去”是多數中職學校對畢業生的特殊政策。即請企業專家到學校來講座;讓畢業生走出校門去參加實踐。在“請進來”環節,專家與學生可以零距離接觸,深層次互動。企業專家把學生最關心的信息、企業選擇人才的態度、標準一一傳輸給學生;學生結合自身把感到迷惑的問題與專家互動交流。這樣的啟蒙引導既增加了學生的認同感也增加了他們日后走向社會的信心。在“走出去”環節,學生全部以“員工”的身份出現在企業各個工作崗位來頂崗實習,在這期間感受企業文化氛圍,梳理、吸收企業文化精髓,為推動企業的前進與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中體驗、認知、感知,為自身的職業生涯開篇做鋪墊。
2 模仿優秀企業文化,把企業文化滲透到校園文化中來
2.1 模仿優秀企業文化—— 將校園文化理念概念化
優秀企業打造自己的文化理念時,通常將自己的理念概念化,例如,蒙牛的“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格力集團的廣告理念“好空調,格力造”……通俗地講,就是將企業自身的理念通過朗朗上口的、簡單的、口號的形式表達出來。讓每一位員工、讓每一位受眾感覺到它、認識到它。鑒于此,學校不妨模仿其,例如,管理理念:“以人為本,以生為本”,號召理念“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等。這些理念目標通過強有力的語言組織被師生所接受并把他們的精神認知凝聚到一起,并時刻引導他們的行為認知。
2.2 模仿優秀企業文化—— 將校園文化理念創新化
新時期我們提倡創新,這不僅是新形勢的需要,也是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各行業發展的需要。企業如此,學校也如此。所謂創新,就是要認清形勢,善于總結,敢于思考,勇于謀劃,走出一條有別于他人、適合自身的路子。就業形式給予中職學校的壓力日益增大,這就要求校方自身勇于創新,辦出特色。正所謂思路決定出路,學校文化建設亦可模仿優秀企業文化建設這根指揮棒,因為學校文化理念的創新關鍵在于創新思路和辦學理念的創新化。
2.3 模仿優秀企業文化—— 將校園文化理念深入化
學校文化建設做到與時俱進需要不斷深化,層層深入。從“一切為了學生”到“以人為本”,再到“創新思路,辦出特色”,再到“培養雙師型人才”,都使得奮斗的文化層次境界體現了理念現象,更加加深了德育教育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對于以學校文化建設對接企業文化,營造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環境的探索思考都較粗淺,尤其對打通學校德育教育與企業政治思想教育通道,還有待地進一步研究。但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和學校文化建設同步,甚至后者超前的趨勢已引起越來越多的教育管理者的關注,這是需要我們共同不斷探究的。
參考文獻
[1]趙敏.社會轉型與學校德育的有效性[J].教學與管理,2011(7):44-45.
[2]雷久相.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聯系和區別初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