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著重探討了怎樣幫助涉外護理專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語感 猜詞 閱讀文章 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112-01
1 提高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對于一門語言的掌握無非五個方面—聽、說、讀、寫、譯。而在這五個方面之中,“讀”是重中之重,是掌握好其他幾方面的基礎和保障。只有反復朗讀,甚至背誦,才能把大量的短語、句子作為一種有用的信息儲存在大腦中,在聽力和口語當中便可以很好地聽懂和回答,經常閱讀經典句式、名言警句,還可以在寫作當中引經據典,給讀者耳目一新、一氣呵成的感覺。
其次,長期堅持大量閱讀能夠建立良好的語感。語感,即語言感受能力,它是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形成的對語言文字敏銳、豐富的感受領悟能力,是對特定環境的話語不經過邏輯推理,直接迅速整體的感知和把握,是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只要建立了良好的語感,學生們就可以拋開語法學習的枯燥乏味而直接做出正確的判斷。對于語法知識匱乏的中專學生來說,建立良好的語感無疑是一種事半功倍而又充滿趣味的學習英語的好方法。
最后,無論是中文閱讀還是英文閱讀都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了解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這為學生們出國學習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能夠幫助他們更好更快地融入當地的文化氛圍。
2 涉外護理專業學生閱讀能力分析
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多為中專生或大專生,他們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對英語沒有系統的理解,閱讀文章就顯得比較吃力。這主要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他們的語法知識比較匱乏,對于他們來說簡單的句子成分劃分都有一定的困難,更別提成段成篇的閱讀文章了。有些學生雖然對于簡單句子的成分分析掌握的較好,但是一碰到稍長的復合句就不知道從何下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句子中的單詞看起來都很熟悉,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出整個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另一方面,詞匯量的積累也相當有限。閱讀任何一篇文章,都難免會遇到生僻的單詞或短語,甚至俚語。對于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即使是一篇高考閱讀理解,里面的生詞量也是相當大的,更別說是出國前必須參加的雅思考試中的閱讀文章了。他們在之前的英語學習中并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沒有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比如猜詞、抓關鍵句子、找細節信息等等。相反,他們在閱讀中經常做的就是拿著字典邊閱讀邊查生詞,這不僅影響了閱讀速度,更降低了他們本就不高的閱讀興趣,只能使文章變得更長更難懂。久而久之,閱讀能力沒有提高,反倒把閱讀變成了一件乏味的苦差事。
3 怎樣提高閱讀能力
面對這樣的學生,面對這些具體的問題,只能采取更為快速、更為容易掌握的閱讀方法。
首先,就文章本身而言,應著重注意三個方面:第一,文章長度要由短漸長。先給學生一些篇幅較短的文章,讓他們覺得閱讀起來沒有很大壓力,很快就能完成,就能使他們的心理上輕松許多,閱讀起來也就相對容易,這對學生們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建立相當有幫助,然后再適時地把文章長度逐漸增加,每次在前一次的基礎上再增加50~100個詞的長度,隨著文章長度的逐漸增加,學生們可以接受的閱讀壓力也就逐漸增強;第二,文章難度要由易漸難,循序漸進。先從生詞量小的文章開始閱讀,讓學生們一氣呵成地完成閱讀任務,不僅能建立自信心,更能幫他們改掉看見生詞就查字典的壞習慣。之后文章中生詞的數量也逐漸增加,當然這個時候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解決生詞的辦法,比如根據上下文猜詞、平時多積累單詞等等,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慢慢地也就能夠接受難度較大的文章了;第三,文章內容應盡量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多選擇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大都16、17歲,這個年齡的學生比較喜歡的是歌星、影星、時尚,他們對科技、經濟、文化方面的文章不感興趣,如果把這樣的文章給他們讀的話,可能一句話都讀不下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先把興趣提起來,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閱讀必定會事半功倍,提高了速度和效率,自然什么題材的文章都不成問題了。
其次,在閱讀習慣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規定閱讀時間。無論篇幅長短,都要規定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決不能讓學生無限制地讀下去。盡管我們說要讓學生帶著比較輕松的心情去讀文章,但這種輕松不是絕對的放松,而是要有一定的壓力。中職學校的學生自控能力不強,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也不例外,他們在學習上較為懶惰、不愿吃苦,如果沒有一定的壓力,閱讀起來可能會更加困難。規定閱讀時間能幫助他們提高閱讀速度,盡最大的努力找到問題的答案。在節省時間的前提下,更能從另一個方面增加閱讀量,可謂一舉兩得;第二,多用“猜詞”的方法。學生們遇到的最大的閱讀問題就是生詞多,看不懂。而他們又有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的壞習慣,要解決這個最大問題,就要讓他們學會猜詞。一般來說可以根據生詞的構詞法來猜測意思。通過詞根與詞綴可以猜出詞的意思。常見的前綴有:dis-,in-,re-,un-,non-等,后綴有:able,-al,-an,-ful,-ive等。至于詞根就是通過平時的積累和對詞的理解來識記。或者根據上下文以及句子中的一些表達轉折或遞進的詞來判斷。比如but,however,besides等等。其實,在閱讀的時候,句子中有一兩個生詞并不一定能影響對整個句子的理解,畢竟大多數的單詞都是學生們掌握的。比如:“…to take on a coffee shop,he decides to prove to his family that he can do something”根據上下文,不難判斷take on a coffee shop是“負責,掌管咖啡店”的意思;第三,利用積累的語法知識理解句子。扎實的語法知識可以幫助理解結構復雜的句子。通過分析句子結構,找到主句、從句以及各種句子成分后,一個難懂的句子就能明白個八九不離十。掃清了“攔路虎”,文章也就容易讀懂了。
最后,要讓學生們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修養。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要想在閱讀方面有質的飛躍,還要在課外閱讀上多下功夫。可以指導學生們看看英語報刊、小說等等,或者讓他們多聽英文歌曲。
量的積累必然會有質的飛躍,堅持長期、大量的閱讀,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一定能幫助學生們在閱讀能力上節節攀升。
參考文獻
[1]Sanara Silberstein.閱讀教學的技巧與資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晨梅梅.探索與變革:轉型期的英語教學[M].商務印書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