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作為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高校是社會信息集中程度較高的場所,但在信息泛濫的當下,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極大的挑戰。必須破除對傳統教育觀念的迷信,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建立思想政治網站,將網絡充分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將網絡帶來的挑戰轉為機遇。
關鍵詞:網絡時代 思想政治教育 機遇和挑戰 途徑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121-01
當下,大學生已經是網絡時代的主力軍,他們的文化素質、政治素養直接關系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此,我國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看成教育的重中之重。網絡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大學生的政治態度、道德觀念、價值觀樹立等具有重大的影響,如何有效地將網絡運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已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課題。
1 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1.1 網絡為思想教育提供新的機遇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領域得以廣泛應用,網絡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對我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辟了新的天地。
信息量大、資源共享,網絡實現了以資源共享為原則的信息收集和傳播,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圍,使得高校教師和學生在進行資料選擇時有了更大的選擇范圍,超越了地域和時間的局限隨心所欲地選擇可用的資料。學生可通過網絡,自行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先進的政治思想,還能隨時了解時事政治,培養政治素養。
時效性強,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較為單一,持續性時間較長,教學效果只有在較長的時間后才能展現實出來。而互聯網的運用,使大學生不僅可以平等、自主地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還能通過網絡及時高效地了解全球的各種信息并能公開發表言論。
教育模式轉變,高校通過網絡可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將政治教育的本質和核心通過網絡由抽象變為具體,便于學生接受。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風格通過網絡自主選擇內容進行學習,使被動式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通過網絡開闊學生的政治視野,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有效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
使教育在開放的環境下進行,匿名、隱藏是網絡的兩大特征,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教學,避免了師生因心理負擔而產生的顧慮和尷尬,使教學在輕松平等的環境中進行,使學生敢于展現自我、提出觀點、表達困惑,思想政治教育者可根據學生的真實想法,全面地把握學生的動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1.2 網絡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挑戰
網絡是新事物,雖然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了它積極的一面,但因網絡管理還不完善,所以在網絡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的同時仍存在隱患,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網絡信息包羅萬象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但同時龐雜的信息量也會影響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時產生逆反心理;媚俗的電影、電視、雜志在市場經濟下大肆泛濫,對學生業已形成的價值觀進行沖擊;加上網絡匿名性、公開性的特點,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使消極思想通過網絡大肆宣傳,錯誤地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破壞大學生道德觀。
2 利用網絡開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
我國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榜樣示范、理論灌輸和自我教育等方法,學生在對思想政治文化吸納的時候始終處于被動狀態。在網絡深入教育行業的今天,要不斷拓新思維,開辟新途徑,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情境教育法,將教育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興趣。
2.1 破除對傳統思想教育觀念的迷信
不能墨守成規,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味地迷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既保留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華,又充分利用網絡的高新技術,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激勵和調控。
2.2 加強網絡道德教育
通過網絡道德教育提高網民的覺悟,使網絡信息優質化,使網絡處于有序狀態;另外可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防止網絡道德的滑坡,可開發軟件對網絡上的消極信息進行抵制,使大學生在健康的網絡中進行學習和政治素養的自我提升。
2.3 建立思想政治網站
學??蓪⑺枷胝谓逃膬热萑谌氲秸搲?、博客中,使大學生在上面能平等的、自主的發表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見解,公開討論、匿名發言,在討論中相互學習、互相促進,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另外,高校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制定嚴謹體系化的校園網絡管理制度,促進校園網絡規范化,對網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進行監管,防止低俗信息對大學生思想進行侵蝕。
3 結語
網絡時代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積極作用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消極作用,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充分利用網絡、抓住時機、與時俱進、拓展思路、探索新方法為思想政治教育開創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朱偉.網絡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負面影響及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環境建設[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5):70-72.
[2]于雷.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讓網絡成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的新載體[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1):233.
[3]王文霞.中學生“慎獨”意識的培養——基于網絡時代的思考[Z].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