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呢?筆者認為職業教育的當前要務在提高吸引力。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的前提是提高質量;此外,增強吸引力必須建立自己的體系。
關鍵詞:吸引力 質量 就業 再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132-01
1 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與提高質量互為前提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一個快速時期,需要大量優秀的技能人才。而目前就讀職業學校的孩子,絕大部分是中考落榜的學生。學生及家長對教育類型的選擇,歸根到底是對培養質量與今后發展空間的綜合認可度。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大都是生產和服務一線的工人,在就業環境與勞動強度上,與傳統意義的白領崗位相比,不具有優勢,加上學生發展空間不足,由于職業院校連年擴招以后,辦學條件有所下降,使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大幅度降低,因此,職業教育的發展要依靠政府的重視。
為了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職業教育本身需要做些什么?
1.1 提高職業教育的就業面
除了傳統的操作車間外,還需要擴大就業面,并在一線勞動者的可發展空間上下工夫。首先,要提高一線勞動者的社會地位與經濟待遇。溫家寶總理在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語重心長地指出:“就業不僅關系一個人的生計,而且關系一個人的尊嚴。”提高一線勞動者的待遇,是提高生產和服務質量的重要前提與保證。但在當前中國的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帶來了大量低層次工作機會消失,隨之而來的是操作性極強和需要一定知識的高層次操作人員,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操作工人。傳統的操作工將漸漸消失,這也是在歐美發達國家得到了印證,傳統意義上的產業工人慢慢消亡,無產階級的定義也會有所改變。
1.2 要強化就業準入制度,保障職業教育人群的基本權益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藍領工人的工資待遇高于普通白領甚至小公司經理的水平。因為他們有嚴格的就業準入制度,要考出這一資質,就必須參加很嚴格的職業培訓與考試,也就在制度上避免了粗放型、低標準勞動力進入這一崗位,而擠壓技術工人工資待遇的現象。這一現象在我國南方發達地區也已出現,月薪六千也招不到高級技工,這證明,并不是不好找工作,而是好工作沒人做得來或者做的來的人很少。而這一點,需要國家職業教育體系的整體作為。
1.3 要為一線勞動者的繼續再教育提供更多的機會
一個人不可能只在學校進行學習,在工作中也必須不斷的學習,學校所教給的從理論上來說都是過時的知識,最重要的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這在大學教育中體現的比較充分,而這就需要職業教育的層次結構和培訓功能更加豐富,讓一線勞動者在具有企業經歷以后,能夠方便地接受高一層面的教育和培訓。例如,可以設置更高層次的技工級別,專門招收職業院校甚至大學畢業工作幾年后的一線勞動者,將再教育培訓與他們的職業技能要求緊密地結合起來,既有利于他們更高層次的就業,也有利于提高技能水平與生產服務質量。而在這一點上,教師的高素質非常重要的。我們除了引進高層次的人才外,也要加強和企業的合作,讓學校在辦學上強化校企合作。這在國家示范建設院校已經有很好的探索與經驗。例如,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構建校企融合的管理平臺,提出了“五位一體”育人模式,強調專業與企業緊密合作。一方面,他們將企業需求、標準、設備和師資引進校內基地;另一方面在企業建立起校外基地,依托這兩種基地開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解決實踐教學的矛盾,齊齊哈爾職業學院已建成齊齊哈爾三機床有限公司等19個校辦企業,將企業的設備、技術等拿到教學過程中,形成教學管理平臺,使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學本事,畢業后即可上崗工作。
2 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必須建立自己的體系
職業教育中,學習成績優秀學生,在面臨自己的前途時,更多的選擇是進入高等院校深造,這不僅來自己于自身對于職業教育的不自信,也是職業教育無法提供更高層次的教育所造成的。
那么將職業教育不僅僅鎖定在大專這個層次,它需要有本科、碩士生、博士生的序列,因為技術本身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不能止于某一點。
目前對職業教育的定位:是有別于學術型人才培養的另一種類型的教育,它的培養目標是實用型人才,從招生開始,它應該有一套獨立而完整的學歷體系—— 專科、本科、碩士生、博士生,乃至博士后。這一點,做得好的不僅僅是一些發達國家,我國臺灣亦是如此。而這一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外部的條件成熟,也需要職業教育本身的努力。
當前中國正處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這對職業教育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同時出現有人沒工作做和有工作沒人做是一個社會發展不健全的標志,這一點值得教育界去思考。因為社會的需求是不會因為教育而改變,但卻會因為教育而發展緩慢,這對職業教育是壓力也是動力。壓力在于,如果職業教育不能把握住國家發展的脈搏,不思進取,那么職業教育的明天即使在有國家政策支持的情況下也必將是灰暗的,甚至會造成本國教育的權威性的喪失,沒有自己的品牌,那將是國家的悲哀。
對今天的年輕人來說,職業教育所設計的教育體系,應著力體現出“發展”二字,應為職教學生甚至大學院校工作前的職業教育有所動力。這一問題不解決,職業教育對學生形成有力的吸引力將是有限的甚至是無奈的選擇,那么讓那些從職業教育體系出去的學生安于本位也只能是一廂情愿的事情,更不要說吸引更高層次的人才來加入職業教育的序列。
質量就是生命,發展就是未來,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已經頒布的今天,職業教育如何做好是一個大課題,關系到職業教育本身,也關系到社會工作群體的利益,更關系到社會發展的持續性。中國正在向“世界工廠”轉變,我們不可能永遠處在制造業生物鏈的最末端,而在這一點上,職業教育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馬樹超.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的戰略思考[EB/OL].中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2009-11-10.
[2]三大要素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N].中國青年報,200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