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在分析其網絡培訓工作現狀和問題的基礎上,來探尋高校網絡培訓效果評價的有效策略和途徑。
關鍵詞:網絡培訓 效果評價 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136-01
與傳統培訓模式相比,網絡培訓有著不可替代的巨大優勢,特別是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以下簡稱“網培中心”)舉辦的集中培訓和教師發展在線培訓課程為全國各地的高校教師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教師利用網上在線學習,獲取優質的教育資源并掌握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形成了先進的教育理念,這也彌補了多方面的不足像因師資水平、辦學條件、教育質量、教學手段等方面而導致的培訓效果和質量的差異。
在任何事物中都存在兩面性,網絡培訓雖然有著自身的優勢,但是由于網絡培訓和學習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使得很難對培訓的質量和效果進行有效的監控和評價,下面就以我院的近兩年來的網絡培訓工作為實例來探尋高校網絡培訓效果評價的有效策略和途徑。
1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網絡培訓工作的現狀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2009年,現有在校生9000多人,教職工450多名,作為一所新辦的職業院校,學院領導十分重視我院教師培訓工作,近年來加大了對培訓工作的資金投入,特別是積極配合教育部網絡培訓中心開展一系列的教師網絡培訓工作,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榮獲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稱號。
在集中培訓方面,2010年以來我院共組織了10余期集中網絡課程學習,全院共有500多人次參加了高校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專題等10多門網絡課程,共有140多名教師獲得由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頒發的“高等學校的骨干教師培訓證書”。在教師發展在線學習方面,2010年以來我院共組織270多人報名參加教師發展在線的學習,整門課程可在兩個月內學完,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師發展在線網站上輸入學習卡賬號密碼在網上隨時隨地地學習,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在網上遠程學習與專家進行交流,充分體現了教師培訓學習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2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網絡培訓效果評價存在的問題剖析
雖然我院教師網絡培訓取得一定的成績,像教師發展在線網站推出的網絡在線課程,為我院教師通過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靈活多樣的人機對話方式,從而使培訓各家自主與個性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培訓模式的不足。但是與傳統的培訓模式相比較,網絡培訓由于沒有時空的限制,所以網絡培訓的效果特別是教師參加培訓后對現實的教學和科研的指導作用卻很難衡量。
目前大多數高校教師的網絡培訓效果考核只注重了數據的統計,卻很難有效地監控培訓的過程和對培訓的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像當前我院組織教師參加的教師發展在線學習,我們可以采用后臺管理,及時的跟蹤、記錄并儲存受訓教師的學習情況,建立網絡化的學習檔案,檔案中包含了受訓教師的選課的情況、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是否已經取得證書等多組數據,我們只能根據這些統計的數據對網絡培訓的質量和效果進行評判的。雖然這種評價方式能夠從形式上反映受訓教師的階段特征,但是這種評價往往忽略了對學習過程的有效監控,評價的結果帶有片面性,缺乏可信度。
我院在每個學期初都會收集教師們的培訓需求,讓教師們根據自身的專業建設和教學需求選擇需要的網絡集中或者是在線學習課程,為其提供盡可能豐富的培訓資源,但是對受訓教師的學習情況卻不能進行及時有效地檢查和督促,如果受訓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的話,就容易出現放任自流的現象。個別受訓教師只要按照要求完成了相應的回帖量和相關作業就可以獲得相應成績,至于回帖的質量如何,作業完成的好與不好就難以監控了。而且對于教師參加培訓后對實際的教學和科研的指導作用更是沒辦法跟蹤和考核。所以,根據現有的網絡評價數據以及結果沒有辦法做到準確,全面、及時的監控反饋信息,甚至還會造成對網絡培訓質量和效果的歪曲評價,這就造成了網絡培訓的假現象。
3 探尋高校網絡培訓效果評價的有效策略和途徑
為了解決網絡培訓中效果評價方面存在的上述問題,需要網培中心、高校和教師三者共同努力、積極配合,才能有效的保障網絡培訓的效果,切實提高培訓質量。
3.1 網培中心要增大資源力度,努力提高受訓教師的后續學習能力
網培中心作為網絡課程的主要開發者和設計者,要想使網絡培訓真正發揮其潛在的功能并為受訓教師所認可,就必須充分彰顯網絡培訓的個性化功能,從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加大網絡課程資源的設計與開發力度,使網絡教育資源在兼顧不同專業分布的同時,還要能體現人性化設置,參訓者借助于這種擬人化虛擬教學環境和與學科教學密切相關的用戶界面,在學完課程后不僅能夠繼續拓展閱讀、參與討論,盡情地釋放智慧,而且還能使自己的成就感、尊重感及合作的心理需要得到極大的滿足,大大提高后續跟進學習能力。
3.2 在高校中嚴格監控網絡培訓的全過程,以此來提高網絡培訓的有效性
為了保證網絡培訓的質量,就必須嚴格網絡培訓的過程監控,提高網絡培訓評價的有效性。為此,學校要積極探索適合教師實際情況的網絡運行機制,加強對網絡培訓教與學的組織與管理,不僅要對受訓教師的學習過程、學習狀態、學習結果進行系統的全過程、全方位地進行評價,以便于及時掌控培訓信息,調整培訓內容,還要對他們的培訓表現進行縱向比較,并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他們,使受訓教師能夠借助于外在的評價及時了解自己的成長與發展過程,找準自己發展方向,并體驗參與培訓的樂趣,從而達到最佳培訓效果。
3.3 教師要積極投身到網絡培訓中去,有針對性地學習,切實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
教師在選擇參加網絡培訓課程是要以興趣為出發點,立足于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同時要轉變學習概念,從“要我學”的被動的學習狀態向“我要學”的主動學習的狀態轉變。在培訓的過程中,要認真按照課程的規定和進度去完成學習任務,培訓完成后要認真撰寫總結,結合本專業的實際認真思考如何將所學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際的教學和科研中去,切實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
參考文獻
[1] 滕飛.網絡培訓的“有效”與“失效”[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27(5):1-3.
[2] 李萌.信息化環境下高校教師培訓模式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1(20):33-34.
[3] 朱祥平.網絡培訓:實踐、困惑和創新—— 浙江省臺州學院教師網絡培訓實踐探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7(8):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