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創作中內部主觀世界和外部客觀世界相互關系的理論中一般將那種側重于對內部主觀世界的表現,通過內部主觀世界間接或直接的表現外部客觀世界的藝術理論、藝術創作統稱為表現情感藝術。
關鍵詞:油畫 創作 表現情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196-01
1 油畫表現情感
(1)油畫表現情感。
藝術創作中內部主觀世界和外部客觀世界相互關系的理論中一般將那種側重于對內部主觀世界的表現,通過內部主觀世界間接或直接的表現外部客觀世界的藝術理論、藝術創作統稱為表現情感藝術。
(2)表現情感對油畫發展產生的影響。
情感表現是畫家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情感,由不同的藝術觀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并制約藝術形式呈現多種傾向,傳統油畫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為藝術觀念的形式體現被強化,甚至被推向極端,油畫形式語言受到高度重視。例如托爾斯泰強調藝術表現情感;雕刻家羅丹強調藝術表現靈魂、思想、情感與性格。新古典主義注重油畫中物象造型的嚴謹與堅實感;浪漫主義圍繞悲劇的主題,求以色彩、筆觸因素和構圖中運動式線條創造畫中情節的緊張感;拉斐爾前派注重對畫中人物心理情緒的表達,較多畫面以青、紫、綠調子構成感傷的、靜寂的意境……忽視色彩而主要作形體自由構造的立體主義;注重色彩強烈狀態中均衡效果的野獸主義;通過色彩和筆觸的無序使用表現扭曲心理的表現主義;純粹色彩的點、線、面構成畫面的抽象主義;以及將顏料隨意甩、潑、垂滴于畫布上的抽象表現主義等都是表現情感的產物。近百年來西方現代油畫流派紛繁,相繼更替,只要以油畫工具材料為造型媒介,藝術家可以創造任意的油畫面貌。但他們的表現論和再現論有著相對應、相親和的關系。當代有影響的美學家蘇珊·朗格則強調藝術形式與情感表現的關系,提出“藝術是情感的表現符號”這個具有理論魅力的新命題。科林伍德直接宣稱“藝術是情感的表現”,對藝術的本身看的并不那么重要。弗洛伊德的表現論學說,以他的心理分析學為基礎,專門從潛意識和情感心理學的角度闡發藝術的表現過程。西方近現代種種藝術表現論反對客觀現實內容,對現代主義藝術創作產生重大影響。如象征主義、表現主義、抽象主義等等,把藝術表現情感創作推向了極致。
2 油畫創作中情感的表現
油畫不是一種實驗性科學,也不是一門簡單手工手藝,而是一門繪畫藝術。作為藝術它便包含著人的觀念、精神、品格、情感、審美等眾多主觀活動,人類心靈本身就很奇妙,不管上帝會不會發笑,思考都是無止境的。痛苦也好,愉悅也好,或悲憤頹廢或快樂振作,一切都是心靈的一種狀態,都是人類情感的表現。藝術家們也正是被這種精神心理的游戲所吸引。
3 表現情感在藝術創作中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油畫藝術在各方面的拓展已使它具有了極為豐富的樣式和藝術流派,觀念亦窮出不盡,至使它本身的純粹性受到巨大的沖擊而至異化的形態。一位畫家如何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文化指向與時代精神呢?這是很多畫家所困惑地和匱乏地。畫好油畫不太容易,一幅好的油畫作品,就像一個高級生命體一樣,具有生命所特有的情感,這種情感來自畫家自身,它又是畫家通過那些可以把某種情感暗示出來的物體表現在畫面之中。如一張白紙,一支單簧管,帶有哨片的薩克斯管等等。所以主體情感的表達是畫家藝術創作的根本任務是作品的靈魂所在。通過油畫的表現情感,向觀者傾訴感情,呼喚人們心靈的共鳴。
4 結語
往往有的藝術家在自己的創作的不同階段由于感受的不同和追求的不同,所采用的表現方法也有所側重。在他們的不同階段的作品中人們可以較為明顯地看出它們分別側重于“表現情感”還是側重于“再現原物”。被稱作“現代藝術之父”的塞尚是站在西方藝術由古典轉向現代、由“細膩真實的再現”轉向“內心世界的表現”那條水平線上的第一人。畢加索、凡高等繪畫大師都是如此。這表明不同的表現技法也深刻的體現著不同時期畫家的內心世界主觀感受的變化。
漫長的藝術史證明,客觀再現和主觀表現總是在優秀的藝術創作過程中互相依存,這都和主觀感情與表現技法的統一協調不可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