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團隊建設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高校教學團隊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近年來高等院校的教學過程進行重點性分析,從目前存在的弊端進行著筆,著重對負責人、團隊建設等內容進行了切實的解析,對于我國高等學校的教學團隊建設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 教學團隊 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239-01
創建和打造優秀的教學團隊,是實現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高等教育實現大眾化教學的重要舉措。現在擺在我們眼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建設和管理教學團隊,充分發揮教學團隊在具體的培育人才工作。研究教學過程中學術問題的教研室在近年來也在責任和權利的天枰間日益傾斜,僅作為一個管理教師的基層行政部門,伴隨著高等院??蒲泄ぷ髟诟咝=逃ㄔO中的砝碼愈來愈重,教師這一單一個體的職責形成了綜合角色扮演,致使傳統教研的研究職能已經消失殆盡。相對而來的高校系統性工程建設則失去了繼任者。因此,教學團隊便從企業的研究管理團隊上衍生而來。
1 有關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重要性
1.1 凸顯高等院校的實際辦學特點
要深化教學改革,完善機制體制,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特色辦學之路,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以此提升學校辦學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奠定學校的社會地位。而構建結構合理、技能互補、學科交叉而富有特色的教學團隊,是實現這一任務的重要途徑。
1.2 提升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
伴隨全世界科技的進步以及各學科之間深入的研究和發展,學科和學科之間也不再是單純的平行模式,在諸多學科間,普遍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學科間的滲透和組合,會使得先進知識會在一個豐富的環境下進行著大步的發展?,F如今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主要集中在先進科技的進步上面,新學科的生成和發展都會推動一個產業的產生和興起。因此,高校對于課程系統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刻不容緩,傳統單一學科體系將要被打破,代替的將是整合適應社會發展,適應經濟發展的綜合性學科,這也更順應了社會對于人才的渴求。個人的力量不足以支撐起整個教學過程,日益綜合的學科內容也使教師不能夠駕馭整個教學體系,因此,知識、實踐的相互結合是大勢所趨。教學團隊的建立恰好能夠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勢互補,強強結合,使教學實現智慧、精致、前沿等目標。
2 現階段我國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現狀及問題
2.1 教學團隊建設水平參差不齊
自我國實施“質量工程”以來,僅2007—2009三年間,教育部、財政部立項建設的國家級教學團隊分別達到100個、300個和305個,而且數量在逐年上升,質量也在穩步提升。近年來高校教學團隊的建設得到迅速發展,但是同時,教學團隊建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建設水平良莠不齊;教學團隊零建設;管理、考核明顯滯后;跨學科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明顯不利。綜上所述,由于各高校學校對教學團隊重視程度不一、發展模式各異、理論和實踐水平不同等原因,導致各教學團隊建設水平參差不齊。
2.2 教學團隊內部管理尚不明晰
科學有效的內部管理是教學團隊成功運作和順利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國高校由于受到長期以來“大一統”的管理模式的影響,已經形成了集中管理與強制服從的權力分配格局,從而導致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比例失衡,官本位意識泛化,教學、管理體制缺少足夠的柔韌性。由于受制于各級部門的組織管理,部分高校教學團隊話語權有限,在資金、人力、教學資源配置方面缺乏足夠的自主性。由于實踐經驗不充分,管理文件不健全,嚴重影響了教學團隊建設與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團隊的縱深發展。
2.3 教學團隊工作模式比較單一
僅僅依靠一所學校單個院系的師資力量不足以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滿足教學團隊創新發展的需求,必須進一步改革優化教學團隊,組建跨專業、跨學科、跨院系的教學團隊。
高校“質量工程”的實施和教學團隊的建設目前仍處在初級階段,大部分高校教學團隊的建立主要是依托于專業教研室或課題組,建設工作主要是圍繞著專業來展開,其建設平臺和工作模式具有單一性的特點,缺乏跨專業跨學科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但是,隨著“質量工程”的進一步推廣實施,教學團隊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將會等到進一步提升,教學團隊建設的相關制度也會進一步完善,從而為不同專業、不同學科之間進一步橫跨、交叉創造有利條件,以適應未來社會許多經濟、社會和科技問題多學科、多角度的解釋和闡發。
2.4 教學團隊團結協作意識不強
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注重個體教學,工作方式處于相對孤立的狀態,老師之間缺乏交流和合作。在高校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教學團隊團員以及各教學團隊之間在加強主動交流、互動、合作的同時,高校應該長期組織教學團隊進行有關教學改革的經驗交流、學習討論、觀摩學習等活動,并為教學團隊團員以及各教學團隊之間的團結協作創造條件,增強教學團隊凝聚力與向心力,為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和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3 高等學校的建設策略方針
3.1 團隊帶頭人的選拔
一個團隊需要一個核心,這個核心將作用于團隊的每個人,給予這個團隊以信心、團結、力量,是保證團隊目標實現的重要關鍵。故而團隊的帶頭人不僅僅要有深厚的學術水平、新穎的教學思路,還要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可以協調個團員間的關系,分配團員的具體工作,發揮出每個人的優勢,實現互補,帶領整個團隊取得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踐教學等多方面的改革成果。以競爭促進負責人選拔,使有能力、有素養的學科帶頭人走向臺前。
3.2 教學團隊要規模適宜,結構合理
教學團隊的規模和結構影響著這個團隊的發展。對于團隊成員的選擇,要從成員的經驗、知識、技能、教育背景、學科、專業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進行具體的優化組合,保證團隊結構的梯次性和穩定性。也要注意團隊規模的適度性,保證團隊成員能夠有充分的交流,團隊規模要適中,太大則影響團隊的合理性,太小又會影響團隊的可持續發展。教學團隊的具體規模,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以團隊的專業和目標來確定。
3.3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保障教學團隊的有序健康
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一個動力源,能夠推動教育工作的快速前進,它又是一個指揮棒,能夠使得教學團隊運行的高效性和有序性。以課堂、實驗教學,課程改革,學生素質能力以及團隊的凝聚力為主要評價內容。以學術界權重人士的意見為參考進行評價。以階段性和結果性相輔相成的措施為評價環節。以個人和集體業績結合的科學促進機制為評價導向,共創健康的教學團隊。
4 結語
21世紀信息的膨脹使高等院校教師經受了知識與能力的雙重考驗,而高校教學團隊的合理建設則能夠使教師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建設有效的教學團隊不僅能夠杜絕教學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管理混亂、教學團隊不能夠有效結合等弊端,還能夠構建出一個規模適中,結構合理,能夠實現教學精品化,評價合理化的教學團隊。為高等院校實現人才教育提供最強勢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桂華.高素質教學團隊的特質及其培育[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7(3):44.
[2]李淑芳.高校教學團隊建設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6):104.
[3]喻旭蘭,張強.高校精品課程教研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