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初,敗退臺灣的國民黨當局,常派偵察機P2V到大陸從事間諜活動。中共中央高度關注,命令空軍將其擊落。由于P2V十分先進,擊落它十分不易。一個深夜,P2V又竄到大陸東北上空,我軍發現目標后迅速靠近,多架戰機同時開火,一舉擊落了P2V偵察機。在這次激烈戰斗中,有一位叫陳松富的空軍戰士表現英勇,立下戰功,開啟了他傳奇般的空軍人生。
一
我軍第一代飛行員、屢立戰功的空軍功臣陳松富同志逝世已10周年了。對摯友的過早離去,我一直心懷悲痛,思念不已。
20世紀70年代,陳松富因病退養,被安置在四川眉山。人們知道眉山出了一位立過戰功的退役飛行員后,都尊稱他為“陳空軍”。
陳松富是四川省青神縣人,1936年出生于小南門外一戶貧寒的菜農家。1950年參軍,旋即赴朝參戰,不久被選入航校學習。飛行學員要經過嚴格政治審查、身體檢查和專業培訓等多道關口,淘汰率極高。但這位具有堅強毅力和頑強意志的年輕學員,硬是憑著一股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優異成績畢業,成為駕馭現代化戰鷹的合格飛行員,此后長期在保衛祖國領空的神圣事業中建功立業,彪炳軍史。
剛從航校畢業,陳松富就同一批年輕飛行員一起被派往抗美援朝戰場,這是我國初建的人民空軍首次面對美國王牌空軍。美國空軍實戰經驗豐富、飛機質量先進、數量占壓倒性優勢。在一次激烈的戰斗中,陳松富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大無畏精神初試身手,勇敢迎敵,首戰告捷,一舉擊落下一架美機,榮立二等功。陳松富在戰爭中經受了嚴峻考驗,逐漸成長起來。
20世紀60年代初,臺灣當局從美國獲得兩架P2V偵察機。這種偵察機最大的特點是隱蔽性強,能作全天候超低空飛行,不易被雷達發現;機上裝有高端電子偵察設備,用于竊取軍事情報。臺灣當局常派P2V到大陸沿海和內地偵察騷擾,一般是在后半夜偷偷摸摸到大陸從事間諜活動。雖然有時也被我防空部隊發現,但待我機升空后,P2V利用其超低空飛行容易躲避雷達的優勢逃得無影無蹤,使我防空部隊十分被動。此事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關注,周恩來總理要求空軍務必抓住戰機,將其擊落。
1963年4月的一個深夜, P2V又在夜幕掩護下竄到我東北某地上空。早已嚴陣以待的我防空部隊雷達及時捕捉到了目標,飛行部隊指揮員果斷地下達了出擊命令。
身為飛行中隊長的陳松富,當時正擔任戰斗值班員,他同全大隊戰友立即駕機升空,朝目標所在空域飛去。在地面雷達的指引下,我機群不久就發現了敵機,P2V在左下方離地面僅200多米的低空鬼鬼祟祟地飛行。獵物出現,不能讓它逃掉!陳松富的機組同其他機組一起迅速向目標靠近,陳松富全神貫注地緊盯P2V,穩穩地將目標鎖定在瞄準光環內。在空中指揮員的統一命令下,我多架戰鷹同時開火。炮彈的電光在夜空中化作多條橘紅色火龍,準確地擊中了敵機,引起巨大的爆炸聲。P2V像個醉漢,搖搖晃晃地拖著烈焰濃煙栽了下去。神秘莫測的P2V終于難逃厄運,機上的十幾個人連同偵察機一起摔得粉身碎骨。
這是我空軍戰史上一次重大勝利,陳松富等參戰人員受到空軍領導機關的嘉獎,所在飛行隊榮立集體二等功。
臺灣當局得知消息后一片驚恐,僅剩的一架P2V此后再也不敢觸犯大陸。
1953年國慶節時,陳松富曾駕機通過北京天安門上空,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由于戰功卓著,他還不止一次地同王海、張積慧等空軍英雄模范一起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64年某期《解放軍畫報》封面,刊登身著飛行服、英姿颯爽的陳松富照片。這是一種無言的褒獎,是黨、政府和軍隊對他所建功勛的充分肯定。
二
“陳空軍”從小就富有正義感和反抗精神。從他性格的一些外在表現,可以窺見他的意志品質、為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對朋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一顆赤誠之心。這里且講述幾件關于他的小故事。
新中國成立前,陳松富曾受偽城廂鎮鎮長邵一陶的隨從宋老六的欺負。一日,松富正在東門城墻上玩耍,遠遠望見宋老六斜佩盒子槍,跟在邵一陶身后朝城內走來。陳松富覺得懲罰壞蛋的機會來了,于是在城墻上找到了一堆牛糞,用手捧了一捧站在東門城樓上,待宋等一行走到城門下,他雙手使勁兒將牛糞向宋老六身上倒去,隨即轉身跑掉。身上沾滿牛糞的宋老六氣得破口大罵,但已追之不及,甚至還弄不清楚是何人向他頭上潑糞。
松富是個熱心人。在眉山,他除了相妻育子,安排好全家人生活外,還結交了不少普通朋友——部隊復員轉業官兵、小販、農民……朋友有難處,他盡力關照;朋友急需錢,他慷慨解囊。一位樸實厚道的漁民在最困難時,松富捐出為數不少的一筆錢,幫這位朋友添置漁船漁具。在這些平常的交往中,他從不自視高人一等,對自己曾經的輝煌閉口不談,以致不少與他相識者只知道他當過飛行員,卻不知他曾立過赫赫戰功。
松富疾惡如仇,凡是碰上壞人壞事都要管。1969年,松富回老家青神探親,適逢一位鎮長以權謀私,將自己本不符合招工條件的侄兒冒充下鄉知青招了工,頂替了另一位被生產隊推薦的下鄉知青,這位知青氣憤地向“陳空軍”哭訴。松富聽后火冒三丈,立即向縣委書記揭發??h里派人調查核實后,違紀鎮長被撤職,下鄉知青也被招了工。
松富所在部隊駐吉林省公主嶺,我所在部隊駐長春,相隔不遠,從1958年起他常常利用星期天來長春看我,交流軍中見聞,回憶故鄉親友。每次見面兩人都滿懷喜悅之情,有擺不完的龍門陣。
“文革”開始后,我被批斗、關押,與松富不通音訊。大約是1969年,松富知道許多干部日子不好過,估計我的處境也不會好,特地從公主嶺到長春來看我。那時,我雖已暫時解除隔離,但仍在被審查中。見面時,我對他說:“我的問題現在跟你談不清楚,看他們怎么定吧,等以后有了結果再詳細告訴你。他們對我盯得很緊,你以后千萬不要再來看我了,免得受影響?!彼牶蟠舐曊f:“我什么也不怕,誰還不了解你!”
此后,我倆竟然10年沒有見過面。他后來因病停飛,退養后安置在眉山。我則于1984年從東北調到成都。直到次年春,我們才終于重逢,從此每年都要相聚幾次。兩個老同學、老朋友相知相敬,可以說是情同骨肉。
誰都未曾料到,青少年時代身體十分健壯的松富,中年卻疾病纏身,健康每況愈下。先患胃穿孔、支氣管擴張,繼而得了糖尿病,最后竟患不治之癥,命運竟然如此多舛!2003年,他病逝的噩耗傳來,我痛哭不已,夜不能寐。松富的人事檔案存在眉山武裝部,管檔案的工作人員恰有事外出,有關部門無法寫悼詞,而追悼會召開在即。只有我熟悉他的情況,只好由我來寫悼詞。當天,我趕往眉山送別摯友,心中反復念叨著對松富一生的概括:
兩度戰功打出了軍威國威;
一身正氣維護著黨風民風。
松富是出自青神的英雄,他最后仍然回到自己熱愛的故土。蠶叢故里為有這個英雄兒子而增輝,家鄉人民為培育出如此杰出的人物而感到無比自豪!
(責編: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