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說明指出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高中生物是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教師要發揮實驗教學的特長,努力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在新課標的積極推動下,高中生物課更應該把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作為出發點,積極促進學生手腦并用,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更高地要求學生發掘自身的潛能。經過幾年的教學時間,筆者談談自己在生物教學上的收獲。
一、生物教學始終不能脫離新課標理念
以往的傳統教育基本上是重視結果輕視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高考僅僅限于重視知識的記憶,往往不管知識的來龍去脈,基本上淡化了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思維,學生成了機械記憶,死板學習。而新課標要求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把教學重點均衡放在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上,放在解釋生物知識來龍去脈上,讓學生直觀理解的基礎上去學習知識,掌握真理,在實踐中能夠靈活運用知識,以便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教學目標。生物教學應該把學生作為教學發展的中心,以學會為最終目的。
教師是一堂課的主導者,首先要精心設計好教材的問題。才能夠針對教材設置合理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是上好生物課的前提條件。利用一切條件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才能夠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質疑和探究,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的時候不拘泥于課本,走出課堂,去擁有更多的實踐機會,才能提高主動探索的能力,這也是新課改的一項基本要求。生物教師能夠指導學生在學習時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不斷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真正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感到學以致用。比如,學習核酸時,可以把市場上類似的保健品拿來做實驗,讓學生進行直觀的認識,并開展對此類保健品市場的調查和評價。
在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生物教學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全面發展。因此,作為生物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對學生的成長極為重要。平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性別、愛好來合理組織學習,既要在安排上讓學生有利于交流討論,又要讓學生能從他人身上取長補短,通過合作探究最大程度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以更好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共同提高。
二、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生物教學在注重學生探究學習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探究性學習是為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通過探究學習,培養動手能力,逐步提高學生認識和處理信息的潛力,才能獲取更多的新知識,才能練就更高的能力。改變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讓學生樂意主動參與學習,把學習當做一個愉快的認知過程。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參與的程度與積極性,都會直接決定每堂課的效果。努力把學生的個體學習轉化為合作探究,通過學生自己質疑、耐心探究、積極總結來實現進步。合適的探究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交往能力,讓學生積極交流、參與、傾聽,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在生物實踐課上,教師可以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利用各種實踐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做到真正參與。比如:在進行生物實驗“探究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性能”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出自己認知的方案,能夠打破常規。教師可提供各種提示,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討論,如:實驗中的原料進行常識性替換,看各種事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提高比較,才能了解白菜葉、洋蔥根尖和紅心蘿卜的不同。并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總結,形成系統的知識,完成知識的遷移。
教學中教師多進行這樣的實驗,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加深知識的印象。學生經過自己的創新想象完成的實驗,在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會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三、要遵循教學規律
在生物課時間組織上,教師要把課內和課外結合起來,打破以往課堂的死板,安排要遵循教學規律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生物教師要真正起到課堂組織者、參與者的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可以根據學習的需要靈活選擇合適的方法,比如,生物教師可以把學習課堂搬到教室外,只要能夠讓學生快樂學習,增加興趣,都是正確的教學方法。
教師要做到靈活運用教材而不機械死板按照教材去做,例如,學習“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可以借助教材并根據具體教學的需要,對其中的每個活動加以改造,這樣,學生更能夠理解和產生興趣。
四、做到因材施教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不容忽視的,生物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必須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合理的發展。這就要求生物教師在教學時需做到用寬容、激勵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所以,生物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只能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既能夠解決掉自己的缺點,又不至于掉隊,還能夠不影響整個教學進度。
教師要以一種智慧的方法來幫助那些有缺點的學生,讓他們主動認識到缺點并進行改正,在教學時可以插入有關的課外知識,用幽默的語言來吸引學生,但是不能用過激的話刺激他們,這樣會挫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生物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思想,讓自己和學生成為好朋友,用自己的真情和積極態度引發學生對學習生物的興趣,最終讓學生信任和感動,學生才能全心投入到學習中。
要大力表揚學生的優點,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因材施教,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靈活制定教學目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吃飽”“吃好”,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并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新課標需要每個生物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轉變觀念,積極探索,讓生物教學真正成為學生感興趣的學科。這就要求生物教師要有創造性,會啟發式的教學,能夠調動學生。讓學生在互動中得以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知識總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開展自主學習,培養出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