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鞏固學生課外閱讀成果,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我們應該改革閱讀評價的形式,讓學生快樂地讀;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讓學生愿意讀;舉行評價成果展示活動,讓學生盡情地讀。這樣會使學生逐漸養成閑暇時間“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關鍵詞:閑暇;閱讀;評價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學生在校時間越來越短,閑暇時間越來越多,如何讓學生的閑暇時間過得有意義?實踐證明,課外閱讀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學生閑暇時間的最好選擇。課外閱讀是一種最經常、最直接的語文實踐活動,不但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有利于學生提高認識、陶冶情操。但如果沒有相應的評價機制,那么學生閑暇時間的課外閱讀最終將成為空談。合理有效的評價,能鞏固閱讀成果,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那么,如何評價小學生閑暇時間的課外閱讀呢?
一、改革閱讀評價的形式,讓學生快樂地讀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在頭腦中樹立了強烈的課外閱讀意識,才會積極主動地閱讀書籍。因此,我們改變了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采用了活動式評價。
1.資料促讀評價。每周我們請同桌學生互查一次課外閱讀自我評價表、讀書心得、讀書記分卡等書面材料。教師每學期抽查4次,普查2次。成績在四顆星以上的作品,可以復印放進成長記錄袋。如教師在教室墻壁上懸掛一張設計精美的“踏上閱讀快車”評比臺。評比臺的底部寫有全班學生的名字,名字上一輛漂亮的卡通小車正整裝待發。車上依次畫著20個小格,教師告訴學生,讀一本好書,小車就向上行駛一格,大家可隨時將自己讀過的好書,可以是教師推薦的書目或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文章、書籍、報刊交給小組,然后由教師復查,在小方格中登記書名,記錄字數。期末累計閱讀量,評選小書迷。
2.展示激勵評價。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把一些好詞好句,獨特感受以隨筆形式記錄在本子上,這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為了鼓勵學生深入閱讀,激發更多的學生參與寫隨筆的活動,我們充分利用圖書角、黑板報、學習園地、班報等媒體,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及時展示學生課外閱讀成果。通過作品展示評價學生的閱讀成果,使學生感受成功的樂趣。
3.活動展示評價。學生在廣泛的閑暇課外閱讀中搜集奇聞軼事、生活常識、歷史傳記等,有急于告訴他人的愿望。因此我們每月開展一次閱讀活動,如讀書交流會。每學期開展2~3次具有專題性的課外閱讀活動課或閱讀經驗交流。班級內根據所讀書目的內容,定期舉行與閱讀有關的語文活動。我們先讓學生前后桌四人互評,把評價結果用星級顯示在墻上的統計表上,看誰讀的書多,誰背的詩多,誰的手抄報最漂亮。從四人中推薦一名選手參加班級比賽活動,評出優勝者,然后授予“演講小明星”“最佳創意獎”“閱讀之星”等稱號,并發給家長一張喜報,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品嘗成功的喜悅。在活動中評價學生的閑暇時間課外閱讀情況,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
二、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讓學生愿意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所以,在課外閱讀評價中,我們除了采用教師評價以外,還采用了學生自評、同組互評、教師點評、家長查評的全體參與的多元化評價。
1.學生自我評價。小學生的思維發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情感的內容不斷豐富,自我意識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逐漸學會獨立評價自己的言行。學生自我表現評價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自我表現完善的過程。對于學生的閑暇時間課外閱讀,我們采用學生課外閱讀自我評價表的方法,進行自我評價。
2.學生相互評價。在研究中我們采取多種方法,如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全班互評以及自由配對互評等。學生進行互評時,我們引導學生發現別人的優點,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別人。生生評價,我們采取每周五的課外閱讀時間評,以四人一個學習小組互評方式展開,用小卡片的記錄方式將自己小組里的伙伴這一周閑暇時間的閱讀行為如實記錄下來,提出建議或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3.家長評價。閑暇時間的課外閱讀主要是在課外,更多的時間是在家里,那么整個評價活動必須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使評價活動成為真正的“親子閱讀”,讓家長能有效地監督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采用了“家校課外閱讀聯系卡”來監督學生的閑暇閱讀。
三、舉行評價成果展示活動,讓學生盡情地讀
1.日常展示閱讀常查閱。日常展示由學生自己或同伴、教師推薦。在教室的一個角落設立展示臺,學生將自己的“采蜜本”展示給大家看。每天展示兩三本,一周下來評出“每周之星”,一學期下來,累計獲得的“每周之星”,評出“學期最佳”,頒發“閱讀之星”。
2.家長會展示樹榜樣。在期中、期末的家長會上展示每個學生的閱讀記錄本或記錄卡以及相關的材料。家長通過這樣的展示清楚地看到自己孩子閑暇時間課外閱讀成長的足跡,并根據自己的標準給孩子的閱讀記錄作評定,和孩子一起交流協商。學生也和家長一起觀看自己、同學的課外閱讀記錄,找到榜樣,明確目標,進一步提高閱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3.活動展示促閱讀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示自己課外閱讀的進步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形式。
一是圍繞學生共同閱讀的內容進行的師生讀書討論會。學生就文章內容、寫作方法各抒己見,交流感想體會,而教師則注意聆聽并給出反饋,在閱讀方法上予以指導。
二是形式多樣的讀書匯報。每月定期舉行讀書匯報活動,形式多樣。每次學生自愿報名,自己主持開展。根據匯報情況,評選故事之星、朗誦之星、表演之星等,并設立好書推薦獎、讀書用心獎、記錄創意獎等,讓學生在成果展示中遨游書海之樂。
閑暇時間課外閱讀評價機制的實施,不僅營造了良好的閑暇時間課外閱讀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閑暇時間課外閱讀的欲望,提高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水平,而且加強了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形成了教育合力,使學生逐漸養成了閑暇時間“多看書,看好書”的習慣。評價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是一種享受、一種成功、一種能力,激發了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真正使評價成了課外閱讀的馬達,讓學生徜徉書海,樂此不疲!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