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體驗,轉變之前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注重學生個性發揮,注重講授數學思想和方法,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品質和情感態度等。
關鍵詞:注重過程;數學思想;創新能力;個性發揮
隨著新課改的縱深發展,高中數學教學產生了新的課程觀,即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要讓教師、學生、教學形成一整套和諧的系統,轉變了之前只注重教材的講解和知識灌輸。這個系統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新知識,共同創設教學情境的,與教學的軟硬件環境形成一個和諧的動態循環。
一、新的課程觀與傳統教學理念比較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只是側重結果,教師總是在講授,讓學生理解,直到學會為止;而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不單單是注重結果,它還注重過程,更側重教學情境的設置,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即更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和情感態度的端正,數學的應用性更強。
二、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過程注重體驗
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既存在空間關系,又存在數量關系,而這都是數學學科研究的范疇。數學都讓學生體驗什么呢?筆者認為,要注重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工具性與基礎性,數學的思想、方法和語言都是研究其他學科的基礎,它也是開啟其他學科的一門基礎工具。生活中離不開數學,數學計算存在于產品的買賣之中,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數學,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安排生活可以提高對時間的利用率。“黃金分割”也是人類在探索數學的線段問題時發現的,而這一發現對人類探索自然美及藝術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數學自身也有很多美點,平面幾何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立體幾何的圓柱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的三倍等等,這些都對學生的思維加以鍛煉,從而更深切地體會其中之美。所有的數學公式都是極為簡潔、準確、和諧的美的體現,如(a+b)×(a-b)=a2-b2;(a+b)2=a2+2ab+b2等等。
早在我國古代的河圖洛書中就有數的方陣,易經八卦都是用數來表示的,兵法書籍中也不乏數學的運用,這說明我國的數學文化源遠流長,教師要引導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相信學生一定能夠在繼承中創新,發展我國的數學文化。
數學中蘊含了很多科學的思想,這種思想直接反映著數學學科的本質,可以說數學是集符號、函數、分類、化歸、極限和集合等思想的統一體,是學生的思維體操,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三、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更注重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數學是一門工具,而工具的掌握就是讓學生自主地運用這一學科來構建知識體系,自己通過學習、探究,發現數學知識并運用到生活中去。
傳統的數學比較注重講知識和理論,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記和練,而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的講授,還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更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知識的選擇者,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設定學習目標,自己質疑,并自己尋求答案,自己構建知識體系。當學生的主動性出來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就會更大,興趣就會更濃,教師再從旁引導,不時地幫助其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師生共同發現新知識,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質疑能力得到了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出來了,還鍛煉了其實踐能力。
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學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轉換成了交往互動、交流感情的過程。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設立教學目標,自己質疑、釋疑,發展自己的潛能,實現教與學和諧統一。師生互動會越來越頻繁,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會越來越緊密,從而促進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個性的發揮,使全體師生形成一個人際關系和諧的統一體。
四、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更注重個性發揮,更注重創新能力的發展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理,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其特有的天分,如果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使其整齊劃一,用同樣的標準要求不同的學生,那是不科學的,也忽視了對每個學生個性的發展。教育要以人為本,數學教學更要注重學生的個性,一切為了培養數學精英人才為目標,尊重、關心并引導每一個學生喜歡數學、研究數學并熱愛數學。另外,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當學生有了自信,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大增。
創新能力是學生的立身之本,教育不能沒有創新教育,新課標也格外注重對學生的創新教育。高中數學課堂上的創新是指讓學生在舊有知識的基礎上,自我探究,自我歸納,總結出新的知識,提升解題能力等。在這一方面,筆者格外注重學生一題多解能力的培養,這樣更有利于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五、新課標下數學教學更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教學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命運。教師一定要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傳授。數學思想是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規律的概括,它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可以幫助學生事半功倍地解決難題。高中常用的數學思想有化歸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函數思想、極限思想等等,這些思想在不同類型的數學題中都能發揮強大的作用,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活學活用。
數學的方法指的是教師引導學生解決數學難題的具體方法,如配方法、歸納法、換元法等等。掌握一些數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解題時更有章可循,對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難題更是有莫大的幫助。所以,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地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解讀,讓學生有的放矢地學習。
六、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注重學生品質教育、情感態度
筆者在高中數學課堂上經常給學生講一些數學家的故事,著重強調其探索數學、熱愛祖國的精神,以此來進行勵志教育, 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熱愛祖國的意識。當這個遠大的目標確立了之后,學生再學數學就會有一種使命感,從而學起來更有勁兒,遇到困難也會迎難而上,越挫越勇,這種情感態度端正了之后,對個人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另外,數學是一門極需耐心的學科,做題一定要細心、嚴謹、認真,否則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導致全題皆錯。所以,教師在教授權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其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真正地做到細心、耐心,從而學好數學。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下,教師理念一定要更新,教學過程要注重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自主地構建知識體系,師生間的關系和諧統一,注重學生個性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要注重對學生品質的教育。只要教師用心,相信一定可以教出新世紀精英人才!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