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的生物科學技術對社會生活與人類的發展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為適應時代的需要,新一輪高中生物學課程改革體現了理念新、教材新、教學模式新。這就要求高中一線教師審時度勢,更新觀念、拓寬思路,突破傳統教學固有模式的束縛,盡快步入到改革大潮之中。高中生物學新課程改革,更重視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更強調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的過程。為貫徹國家、省、市有關新課程改革生物學科教學的要求,進一步推進我區普通高中生物學新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對新課程的學習和理解,并結合一線教師和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新的教學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粗淺看法。
關鍵字:新課程標準;高中生物;教學模式
隨著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生物課程標準的頒布,我省也在2009年9月推行了新課改,實施四年來教師參加了省級網絡培訓、市級培訓、省內示范課觀摩、省外參觀學習等,新課程改革已深入人心,教師們積極探討、積極調整傳統教學策略,深入領會生物教學改革的精神,在教學中不斷改進傳統教學的固有模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的空間較為封閉、狹小,眼界限于書本,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有一定的脫節,教師不能及時地引導學生對發生在身邊的很多常見的、鮮活的生物學現象進行聯系和解釋,如為什么冰箱中的肉放置長時間后一樣可以變質?老人為什么頭發變白?爸媽都很高而孩子卻很矮等等。新課程的課堂要突破“課堂教學就是教室里上課”的傳統觀念,學生學習活動的空間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寬到生活和社會的各個領域,生物學的知識涉及到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體的健康保健、治病、農業生產、環境污染和保護等等無一不與生物學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可以激發學生到生活中尋找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有利于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方式的建立,使學習內容更具實用性,更有利于對生物學知識和方法的理解,對生物科學價值的正確認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驗,以及許多一線教師的切身感悟,筆者提出了如下教學模式,望與同仁分享。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作為指導教學活動的具體行為準則,是落實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能力,形成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有效途徑之一。所以在講授新課前,筆者都要和學生一起學習教學目標,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時間控制在3分鐘左右。
二、自主學習
為了倡導探究性學習,筆者結合教學目標,并充分考慮到學生基礎的條件下,提出了學習本節需要解決的問題,帶著問題學習就相當有了前進的方向和目標。時間大約在10-15分鐘。
如必修2中的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一)筆者提出了如下學習目標。
1.孟德爾為什么選用豌豆為實驗材料?
2.什么是自花傳粉?
3.什么是異花傳粉?
4.人工異花傳粉是怎樣操作的?
5.什么是父本?
6.什么是母本?
7.什么是相對性狀?
8.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是怎樣做的?實驗結果是什么?
9.什么是雜交?什么是自交?
10.什么是顯性性狀?
11.什么是性狀分離?
三、合作學習
為了突出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力爭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新課的學習,筆者根據學生的單科學習成績分成等級如A、B、C三個等級,同等級學生本著自愿原則分成了學習小組,小組最好控制在6人以內為宜,當自主學習完成之后進入小組討論學習時間,主要討論哪個問題還有疑問,通過小組討論基本達到共識。時間大約在5-8分鐘。
四、探究展示
下面由教師對問題進行把關,分別找學生來回答問題,盡量找不同小組的學生回答,當回答不夠準確的時候由另一組的學生進行補充,如再不完整就由教師進行補充。如遇到抽象問題時還可借助教具或多媒體進行解釋。時間大約在5分鐘左右。
五、師生共同總結
問題都準確無誤之后,師生共同梳理本節的知識點,并寫出主體板書,要知道求新不是擯棄原來的一切,傳統教學依然有它的優越性,如板書可以加深學生對本堂課知識的整體把握,所以求新不是棄舊,新舊結合達到教學最優。時間大約在5分鐘左右。
六、理論聯系實際
經過新知識的學習后,學以致用才是關鍵,課程標準也特別提到了要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所以在學完一堂課之后筆者都會提出貼近實際生活的問題,如:腌漬的魚、肉為什么不腐?不干不凈,吃了沒???雙眼皮的父母生出了單眼皮的孩子等等。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
七、小試牛刀
由于還沒有新課改的高考,筆者就找來了能夠深挖知識的典型題,讓學生當堂練習,力爭當堂學的知識當堂掌握,提升學習效果。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
八、布置作業
由于高中課程學習任務重,為了能夠利用有限的時間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所以作業一定要少而精,教師就要把關從練習中挑出好題給學生留。
以上就是筆者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和理解,以及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改進,但由于水平和能力的限制,改革又剛剛開始,要實現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切實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提高學生的生物應用能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要求我們中學生物教師轉變觀念,拓寬思路,改變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生物新課程改革中,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行動上趕上時代教育發展的步伐,同時還要大家真心地將自己的教學心得與大家共同分享,相信我們的改革之路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參考文獻:
1.鄧衛民,《論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生物教學》[D],河南大學,2007
2.母云光,《淺談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J],《讀與寫》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