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而英語是一門語言,要想學好它更離不開學生個人積極參與大量的實踐練習。所以,英語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的傳授給學生知識,教師主導課堂的教學模式,要把學生當作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愿望和積極性,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人參與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英語教學;興趣;主動;主體作用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僅僅會做題是不行的,還要有一定的交際能力,學生要學會聽、說、讀、寫,所以僅僅掌握英語的有關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親自實踐,大量練習。這就要求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說英語、用英語的環境。目前,我們正在實行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而素質教育的根本體現就是使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這就要求學生不僅需要掌握知識,更需要培養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就是在課堂上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同一個教師使用同一本教材,但不同的學生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是不一樣的。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程度不同。因此,調動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已成為教師的一項重要課題。正如時下我們教育界所流行的一句經典的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欲。”所以,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主體,而我們教師要為學生服務。
一、要求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教師要敢于把課堂還給學生,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張登芝認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是成功的教學。只研究教而不研究學,只注重教師而不重視學生,教學是不會成功的。一切成功的教學都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我們要做到學與教的最佳結合。所以,我們首選要創立一個學生愿意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那么,什么樣的教學環境是學生喜歡的呢?當然是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只有在這種課堂氛圍中學生才會不怕犯錯,敢于發言、表演,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表現出來。只有我們尊重他們,愛護他們,關心他們,課堂氣氛才能活起來。因此,我們要真正做到精講巧練,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課堂上,我們要敢于讓學生教學生。我們還可根據教材,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改編,把對話改成短文,把短文改成對話;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復述,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同時,教師要盡可能地把教學內容轉化為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情境,比如,問路、借東西、介紹同學等等,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場所,真正成為學生鍛煉聽、說、讀、寫能力與發展智力的場所。
二、要培養學生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
只有學生具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學生才會有學習的動機。有強烈學習動機的人,才會有強大的學習動力,才會克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困難和誘惑,才會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在平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學生中積極主動學習的學生來為其他學生樹立學習榜樣。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中出現的中外名人的成功實例正面引導學生如何確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并教會他們如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立短期目標。
三、以人為本,分層教學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經倡導過的因材施教到現代也不過時,其意思也是以人為本,分層施教。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因此,為了使英語教學適應于不同的學生,教師必須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和性格特點,實行分層教學。我們應支持和鼓勵學生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及時地對學生的活動做出符合實際的表揚,使他們感受成功的歡樂和自豪,從而促進英語教學,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尤其是注意對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評價,要看到他們的進步,要加大對他們的情感投入,更不要吝惜對他們的表揚。
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想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首先就要讓學生接受自己、愛自己,樂于做教師的朋友。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學生,做學生信賴、喜歡的教師,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平時,要多和學生交流,做學生的朋友,聽他們的真心話,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態和性格特點。如學生不會時,我們不要著急,要及時啟發學生;學生回答問題時,我們應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們。學生回答錯了,我們不能諷刺,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要耐心地引導這些學生,使之做出正確的回答,再予以肯定。這樣,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會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此外,我們要使他們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要讓他們知道,英語是當今的國際語言,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而英語就是信息的首要載體。對于我們來說,學會英語就等于打開了世界之窗。
五、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對于教師的教學來說,知識雖然重要,但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同樣不該忽略。教師不可能教會學生所有的知識,學生要學會終身學習。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的意義首先應該是教會學習,即讓學生知道怎么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習慣,進而獨立學習。學生也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體現自己的主體地位,從而自覺主動和科學有效地學習。所以,我們英語教師就要特別注意研究學習英語的規律特點和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
總之,教師的教法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符合學生的學法。學習是循序漸進的,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生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打好語言基礎,培養聽、說、讀、寫技能。在學習過程中,盡量利用記憶規律,利用各種感官的協調活動來提高記憶效果。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麗生,《英語新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昆明:云南大學出版
3.張登芝,《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2011.6
4.吳艷芳,《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2011.1
【責編 田彩霞】